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常英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155-155
仔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以排红色粪便,肠黏膜坏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此病病程短,病死率高,常给猪场造成较大的损失。2013年3月,我市某猪场发生了一起初生仔猪梭菌性肠炎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梭菌性肠炎 仔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传染病。病猪排出红褐色稀粪,或混合坏死组织碎片,猪发病急促,病程短,死亡率很高。对常发病猪场,在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及产前15天各肌肉注射仔猪梭菌性肠炎氢氧化铝菌苗,初生仔猪可从免疫母猪的初乳中获得抗体而被动免疫,对仔猪的保护力极高。在常发病猪场,给初生仔猪口服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及磺胺类药物,以及微生态制剂,可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肠毒血症.其特征是腹泻(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1998年4月,某猪场突然发生一种初生仔猪以排红色稀便、很快死亡、解剖可见肠粘膜及肠粘膜下层广泛性出血、肠内容物呈暗红色液状、肠系膜淋巴结呈深红色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调查、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为猪梭菌性肠炎.  相似文献   

4.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2005年5月平度市某猪场保育仔猪发病,经初步诊断为魏氏梭菌感染。笔者从小肠病料的内容物中分离出魏氏梭菌,并进行了提纯和生化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5.
新生仔猪红痢又名梭菌性肠炎,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这是一种古老传染病,最近几年各大猪场时有发生,造成哺乳仔猪的发病及死亡,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C型魏氏梭菌通过母猪粪便污染母猪乳头及环境,初生哺乳仔猪通过吮乳后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6.
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该病的主要是以肠坏死、血性下痢为特征,病程短,致死率高,常常造成初生仔猪整窝死亡。猪场一旦发病,不但损失巨大,而且不易清除。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仔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是初生仔猪(3日龄以内)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其特征是排出红色粪便,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和坏死;发病快,病程短,致死率高。常常造成初生仔猪整窝死亡,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8.
仔猪红痢是魏氏梭菌的外毒素所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传染病。但猪场发生此病并不多见。而我市某猪场由于管理差,于去年春季1批初生3天仔猪突然拉血痢,并迅速死亡。经现场调查,解剖病死仔猪、细菌学检查,确诊为仔猪红痢病,后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某猪场发生了一起以3日龄以内的仔猪,突然不吃母乳,不见拉稀,立即死亡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经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仔猪梭菌性肠炎。现将对该场的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仔猪多发,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血色粪便、小肠炎症变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坏死性肠炎(仔猪红痢),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一种C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的仔猪多发,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下痢、小肠炎症变化为特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养猪业趋向于集约化饲养和工厂化大规模经营。但随着猪群的扩大,饲养密度的提高,市场流通性的增强,也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旦传染病流行,将会对养猪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在传染病当中,猪梭菌性肠炎的死亡率很高。因此,加强猪梭菌性肠炎的防治,是养猪业的重要措施和根本保证。仔猪梭菌性肠炎是初生仔猪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其特  相似文献   

13.
<正>仔猪梭菌性肠炎又叫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龄内初生仔猪高度致死性的坏死性肠炎。在临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出血性下痢),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一周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在同一猪群各窝仔猪的发病率不同,发病  相似文献   

14.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主要发生于1~3日龄的新生仔猪。2009年12月我区某猪场饲养的断奶仔猪于5天内死亡36头,最多l天死亡15头,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是初生仔猪(3日龄以内)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其特征是排出红色粪便,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和坏死;发病快,病程短,致死率高。常常造成初生仔猪整窝死亡,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16.
某万头猪场1998年11月15~26日,连续发生几窝l~3日龄初生仔猪死亡.其特征是排血色稀粪,胃膨气;肠壁呈深红色坏死.各窝仔猪死亡率有所不同,最高达66.7%,最低为22.2%.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梭菌性肠炎.现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猪“猝死症”的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9月至1997年1月,在河南省许多猪场的仔猪中,散发一种病程短,死亡率高,以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猪病,剖检空肠可见黑龙江和土黄色坏死性肠炎,肠内充满血样液体和气体,肠系膜可见许多大小不一的汽泡,后经对所有送检病死猪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小动物接种,生化试验,毒素测定,血清学分型及免疫学试验,确诊为A型和C型魏氏梭菌引起民的仔猪梭菌性肠炎。  相似文献   

18.
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或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1周内的仔猪肠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高死亡率、具有传染性、小肠后段出血或坏死为特点,俗称仔猪红痢。1病例2018年11月27日上午,泾川县丰台镇某猪场主告知,该场9头仔猪持续腹泻,以水样灰色和黄白色稀粪为主,26日晚上突然死亡1头仔猪,病猪虚弱。经临床诊断,该批仔猪患仔猪红痢。  相似文献   

19.
仔猪红痢是已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所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传染病。但猪场发生此病并不多见。而我市某猪场由于管理差.于去年春季一批3日龄仔猪突然拉血痢,并迅速死亡。经现场调查.解剖病死仔猪细菌学检查.确诊为仔猪红痢病。后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覃敬东  吴汉 《养猪》2007,(1):38-38
猪梭菌性肠炎即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1~7日龄仔猪多发,无季节性,但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罗城县某个体瘦肉型猪场饲养基础母猪86头,2006年3月5日一窝共10头1日龄仔猪中有4头突然排血便,2小时内死亡,第2天剩余6头仔猪全部死亡。到3月底该猪场母猪共分娩12窝,产仔猪132头,其中10窝共112头仔猪发病,死亡39头,发病率84.8%,死亡率34.8%。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梭菌性肠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