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云 《植物医生》2006,19(6):20-20
近年来铜仁地区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枣树种植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到现在的成片种植,全区大约种植13.3hm^2,但各地枣区不同程度地受到枣疯病的危害,已成为枣树的毁灭性病害,造成枣树大量减产,甚至毁灭整片枣林。据调查,一般发病株率6%左右,重病区10%~40%。  相似文献   

2.
张庆臣 《植物医生》1995,8(6):19-20
枣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张庆臣(山东省阳谷县植保站252300)近些年来,由于病虫危害,枣树生产出现了大滑坡,据阳谷县调查,全县共计1049个自然村,80%的自然村只有几棵枣树,平均每株年产红枣不足10公斤,甚至绝产。为达到有效地防治枣树病虫...  相似文献   

3.
方香树 《植物检疫》1991,5(1):11-11
枣疯病是枣树上一种灭毁性病害。多年来在淳安主要枣产区日趋流行,使大批枣树枯死,造成青枣减产,经济严重损失。据统计,全县枣树种植面积为20967亩,约147万多株。已投产面积为4668亩,占种植面积的22.26%。几十年来,枣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因受枣疯病危害,产量一直徘徊在500~600吨之间。为了有效地控制枣疯病流行蔓延,我们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调查,摸索本县枣疯病分布  相似文献   

4.
香蕉穿孔线虫及其检测和防疫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辉 《植物检疫》2006,20(5):321-324
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是国际公认的重大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寄主范围广,对多种经济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其主要侵染植物的根部和球茎等地下组织,具有很强的适生能力,极易随着寄主植物苗木及其粘附的土壤传播,目前已传播扩散到全世界90多个国家或地区,给当地的种植业生产和贸易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近几年,该线虫随着观赏植物的引进传入中国,在温室和大棚的观赏植物上发生危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该线虫的检测和防疫控制,阻止其进一步传入、扩散和危害,是防止该线虫疫病在我国爆发成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施仕胜 《植物医生》2005,18(1):21-21
近几年来,大灰象甲(Sympiezomisas lewisi Roet)在咸安区中华猕猴桃园危害严重。果农深受其害,已成为猕猴桃园主要害虫。该虫在4~5月以成虫危害中华猕猴桃幼芽、叶片和嫩茎.苗期受害后生长受阻,甚至于造成缺苗,成株被害叶片呈椭圆形或半圆形缺刻。影响苗木正常生长,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危害长山核桃的瘿瘤蚜有4种,即警根瘤蚜、长山核桃根瘤蚜、美国南方长山核桃根瘤蚜和长山核桃栎叶根瘤蚜。以危害部位,虫瘿形状,性蚜体征和生物学特性将它们加以区分。其中警根瘤蚜已随苗木传入我国,在南京地区1a发生4代。早春阻止干母上行是比较理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陕北枣树病虫害及其发生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枣树是陕北黄河沿岸营造水土保护林的优良树种,具有很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国家已经将枣树定为退耕还林的主要经济和生态树种之一,进行大力栽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红枣生产迅猛发展,在黄河沿岸诸县脱贫致富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枣树病虫害的猖獗危害严重制约着优质丰产无公害绿色红枣产业的发展.近年对陕北枣树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和分类鉴定,明确了主要害虫15种,病害4种,并对主要病虫害发展趋势作了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8.
自70年代以来,乐陵等小枣产区,发现枣树有红蜘蛛点片危害,80年代受害面积遍及整个小枣产区。1983年以来,我们对枣树上这种害螨进行了观察研究。 经王慧芙先生鉴定,该害螨是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不但危害枣树,也是这一带农田发生的主要害螨它主要以雌成虫在土壤缝隙中越冬;来年枣  相似文献   

9.
棉蓟马危害枣树严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在晋南栽培历史悠久,是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以来,平陆、芮城县一带发生了大面积枣树只开花不结实的现象,平均减产在80%以上。我们于1990年3—6月,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试验分析,确定造成枣减产原因是由于棉蓟马的危害。 棉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又名烟蓟马,为缨翅目蓟马科昆虫,危害棉花、葱蒜、瓜类、苹果、葡萄等多种植物的叶、芽,但对枣树造成大的危害是少见的。它锉食枣花,吸食汁液,使花丝折断,柱头受损,花盘残缺,  相似文献   

10.
冬枣园绿盲蝽发生消长规律及危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静  刘玉升  刘俊展 《植物检疫》2007,21(5):319-320
冬枣园中绿盲蝽每年发生5代,1、2代为主害代,3~4月份越冬卵开始孵化,5月上旬至6月中旬为危害盛期;空间分布呈显著不均衡状态,田边地头偏多,在一天中早晚多集中于树上危害,晴天上午10:00至下午4:00多在树下或背阴处栖息,活动差;主要危害枣树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造成幼嫩组织枯萎、抑制生长和“破叶疯”。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阿克苏地区枣树叶片SPAD值(叶色值)与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之间关系,为枣树截形叶螨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2年7月5日到8月25日对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同时对枣树叶片SPAD值进行测定。研究发现,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与叶片SPAD值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为10~20头/叶时,枣树叶片SPAD值为30~40;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达到20头/叶以上时,对枣树叶片叶绿素的危害最为严重,枣树叶片SPAD值为20~30。初步摸清了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与叶片SPAD值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桉树青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研究证实桉幼林大面积发生青枯病危害,主要是由苗木和营养土带菌引起,病害与品种的抗性,苗木繁育方法、立地条件、气象因子等密切相关。采取综合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陕北黄土丘陵区梨枣的抗旱性与耐旱能力,以大规格盆栽梨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Lizao)2年生苗木为试验材料,在连续不供水情况下研究了梨枣的萎蔫到致死过程。依据干旱缺水后枣树生长衰退过程中的特征将枣树萎蔫致死分为:暂时萎蔫、初始萎蔫、表征永久萎蔫及耐旱致死四个阶段。结果表明:梨枣的初始萎蔫系数在2.017%~3.054%之间,平均为2.494%;表征永久萎蔫系数在1.199%~1.998%之间,平均为1.489%,永久萎蔫系数在1.250%~1.489%之间;耐旱致死点为1.250%,致死时间为135±11 d。试验结果证明枣树是一种十分抗旱的树种,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枣树不会出现干旱致死。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地水资源消耗,减轻枣林土壤干化,完善枣林地水分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山地枣树为研究对象,将枣树栽植在面积为6 m2,深度分别为2、3、4、5、6 m的小区内,通过枣树修剪控制树体规格及枝条数量和长度,测定土壤水分含量与枣树生长指标,测算枣树的单株生物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枣树生物量与耗水特性的关系,探索严格限定枣树生长情况下的枣林耗水特征。经过三年连续监测发现:修剪后的5 a枣树耗水深度约为3 m,与常规矮化密植山地5 a枣树相比减少1.4 m左右,枣树耗水深度显著降低。各小区土壤储水量的变化情况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相同,虽然在干旱年(2015年)各小区储水量相比2014年明显下降,各小区土壤储水量均存在亏缺现象,但2016、2017年的土壤水分通过自然降水恢复,相比2014年初始土壤储水量有提升。3 a枣树平均耗水量为520.78 mm和当地平均降雨量548.40 mm基本持平,说明林地土壤水分补充与消耗基本持平。研究表明:控制枣树生长具有调控枣林地耗水的作用,证明试验采取的修剪强度符合当地降雨条件,可以作为节水型修剪的控制指标;枣树在有限的生长空间内依靠自然降雨正常生长,试验限定枣树生长并没有降低枣树产量;与常规矮化密植山地枣树相比,试验枣树的生物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所提升。恰当的修剪可以限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提高枣树水分利用效率,对缓解当地深层土壤水分干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控制木虱为重点的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明学 《植物保护》2006,32(6):147-149
柑橘黄龙病是全株系统性发生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剂和有效的给药方法,感病后只有挖掉,以免传染,所以俗称柑橘上的癌症。根据桂林市2004年底的调查,全市危害最轻的县病株率达5%,危害最重的县病株率已达到40%~50%。目前该病和其传媒昆虫一柑橘木虱在全广西都有分布,已成为广西的优势产业-柑橘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植物检疫、种植无病苗木、清除病树、防治柑橘木虱等4条综合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措施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加了“隔离种植、加强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6.
《植物医生》2004,17(2):7
发展规模不宜继续扩张,应注重调整种植结构。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的数字显示,全国的苗木生产面积已具有较大规模,苗木存圃量大得惊人,特别是一二年生小规格苗木将占总量的1/2。这些小苗木不仅在短时间内不能出圃,而且还要移植、扩繁到3倍以上的土地面积上。大规格苗木虽然稍有空缺,但经过地区之间的调剂或降低一点使用规格,基本供  相似文献   

17.
杂草的人工防除是苗圃管理中,特别是当年播种苗圃的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劳动,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劳动强度大。再加上苗木初期生长缓慢,很难与一些杂草竞争,稍不及时就容易形成草荒,严重影响苗木生产。因此,苗圃田化学除草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苗木成本,近年来,我们在主要苗木品种上进行了化学除草试验,并总结了部分群众的苗木除草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主要杂草种类滨州市主栽苗木一般分为经济林苗木、绿化苗木和花卉苗木等3类。主要经济林苗木有无棣小枣、沾化冬枣、阳信鸭梨等…  相似文献   

18.
红栀子苗期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ills)是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的常绿小乔木,其叶、花、根、果均可供药用,也是较好的天然食用色素原材料,因此,红栀子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红栀子被列为我地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大力推广的药用植物,目前全区种植面积近十万亩,由于在苗木繁殖过程中,苗木容易受病害的危害,其在红栀子栽培的发展推广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疆南疆枣树根腐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 ill.)植物,在我国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枣树的喜光、喜温、耐寒、耐旱等栽培特点,非常适合在新疆这种气候条件特殊的地区生长。近年来,随着新疆红枣产业的迅速发展,枣树病害问题也逐渐突显。2010和2011年,新疆南疆多地枣园出现枣树根腐病,该病害主要造成枣树实生苗和多年生枣树根部腐烂,叶片黄化,植株树势衰弱,最终导致植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我区培育柑桔无病苗木的工作正方兴未艾,柑桔黄龙病的危害已在部分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而柑桔裂皮病和柑桔黄龙病一样,也是培育无病苗木时应予以脱除的病毒类病害之一。但是,柑桔裂皮病在我区大多数无病苗圃中迄今仍未能列入工作计划之中。究其原因,一是在我国,对该病的认识和开展研究的时间尚短,只是到了8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