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与防治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防治关键期,发现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快速增长期在增殖期末期,在增殖期末期开展有效的防治,可以预防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并依据这一原理编制了马尾松毛虫防治月历和防治周期历。  相似文献   

2.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松毛虫Dendrolimus sp.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实验,能准确地预测松毛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并能有效控制松毛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松毛虫Dendrolimus spp.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试验,结果证明对松毛虫成虫有诱集作用,完全可以用于对松毛虫的监测.在利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防治试验中,取得了平均85%以上的防治效果,成本远低于其他防治措施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暴发年份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来研究暴发年份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的种群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增殖期,马尾松毛虫的存活率达4.27%,种群趋势指数为7.6;在暴发初期马尾松毛虫的存活率为4.25%,种群趋势指数为4.81,增殖期易引起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剧增。这一结果表明,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关键时期在增殖期末期。  相似文献   

5.
潮安县松毛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毛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森林的一种重要害虫,分布广、繁殖快、危害严重。在自然情况下,马尾松毛虫的大发生常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但在人为干涉(防治)条件下,情况有时变得十分复杂。本文结合潮安县近30年的松毛虫发生、危害和防治情况以及与这相关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中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松毛虫的发生规律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把松毛虫长期控制在有虫不成灾水平。  相似文献   

6.
松毛虫是通山县主要森林害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笔者简介了通山县松毛虫发生与防治概况,分析了松毛虫Dendrolimus pinidiatrea连续成灾的原因,笔者在总结多年防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综合治理通山县松毛虫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Tsai et Liu)在中国西南地区为害较为严重。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WCPV)制剂的应用对控制文山松毛虫的危害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利用群落特征指数分析方法,比较了在DPWCPV和农药2种防治方式下,云南松林内昆虫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文山松毛虫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PWCPV防治松林内昆虫的物种丰富度高,天敌昆虫类群优势度高,文山松毛虫的发生量较小;而在施用化学农药防治松毛虫的松林内昆虫多样性较低,昆虫的物种数量少,文山松毛虫的发生量大。研究结果为揭示DPWCPV持续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机制提供了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8.
取食不同受害程度的马尾松对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不同受害程度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饲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研究其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取食不同受害程度松针后,幼虫的取食量、排粪量、蛹重、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指数、化蛹率、生殖力、发育历期和死亡率均有所不同,其中幼虫的取食量、排粪量、蛹重、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指数、化蛹率和生殖力以取食未受害松树(针叶损失0)的最高,重度受害(针叶损失75%)次之,轻度受害(针叶损失25%)再次,中度危害(针叶损失50%)最低,而发育历期和死亡率则相反,由此可见马尾松毛虫取食不同受害程度的松针对其种群数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生物导弹”防治云南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开发研制的“生物导弹”为材料,对云南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通过卵期施药,30天后寄生蜂对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Lajonquiere)卵平均寄生率达90.2%,对喀斯特地区云南松毛虫防治具有良好的推广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公鸡(Gallus domesticus)血红细胞DNA含量为标准,测定了我国南方几种重要松毛虫的基因组大小(或称C-值)。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基因组大小为563.36±7.26 Mb,其雌、雄2C DNA含量分别为1.175 6±0.016 4和1.128 6±0.013 4 pg;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的基因组大小为719.30±9.70 Mb,其雌、雄2C DNA含量分别为1.449 2±0.021 2和1.442 8±0.018 4 pg;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的基因组大小为586.82±8.94 Mb,其雌、雄2C DNA含量分别为1.244±0.018 2和1.156±0.018 4 pg。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思茅松毛虫基因组显著大于云南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基因组,后两者的基因组也存在显著差异,但绝对值相差较小。3种松毛虫雌雄虫的基因组大小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雌虫基因组大于雄虫。几种松毛虫基因组大小的测定,为进一步比较其分子差异、构建基因组文库和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幼虫的采集,加工方法及虫粉营养成份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对马尾松毛虫进行利用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荣兰  黄国洋 《林业科学》1989,25(5):472-476
由于化学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历史较久,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产生了抗药性,拟除虫菊酯类新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良特性,但自1981年使用以来,其杀虫效果不断降低,而用药量逐渐增加。我们自1984—1986年对全省12个县、20多个地方作了马尾松毛虫抗药性监测工作。结果表明:松毛虫对拟除虫菊酯类的抗药性与过去使用有机氯、有机磷等农药的量成正相关,合理控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用量能延缓抗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明纹柏松毛虫主要以侧柏的嫩芽和针叶为食,受害林木枝叶多枯黄,危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树木死亡。文章通过室内、室外饲养和林间观察法,观察明纹柏松毛虫Dendrolimus suffuscus illustratus Lajonquiere各虫期生活习性,总结其生活史。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用2.5%溴氰菊脂、25%灭幼脲Ⅲ号两种农药单剂以及四种混剂对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Lajonquiere)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一种最佳混剂用于林间防治云南松毛虫。试验表明:该混剂防效好,速效且副作用小:推荐使用量500g/hm^2。  相似文献   

15.
轻型飞机喷洒Bt油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运用轻型飞机喷洒Bt油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施药后第3天马尾松毛虫死亡率为73.79%,第25天死亡率达95.81%。  相似文献   

16.
油松毛虫幼虫种群动态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乃斌  屠泉洪 《林业科学》1990,26(4):322-328
本文在以6种分布型指数测定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幼虫种群静态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可将油松毛虫幼虫种群在上树过程中的水平格局和垂直格局聚为两类:即前期型和中后期型;其6种分布型指数可分为三类:即(1)m~*/m,C_A,I_δ;(2)入;(3)C,L。  相似文献   

17.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松毛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凌源市小城子地区设点布灯诱杀松毛虫Dendrolimus spp.试验,找出了最佳开灯时间,同时对不同诱捕器成本进行了对比研究,为用灯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明纹柏松毛虫主要以侧柏的嫩芽和针叶为食,受害林木枝叶多枯黄,危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树木死亡。文章通过室内、室外饲养和林间观察法,观察明纹柏松毛虫Dendrolimus suffuscus illustratus Lajonquiere各虫期生活习性,总结其生活史。  相似文献   

19.
赤峰地区油松毛虫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 iu在树干垂直方向上虫口分布百分率呈递减趋势 ,树干不同部位越冬松毛虫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山坡不同坡向之间 ,山坡与平地之间树干上越冬松毛虫死亡率也无显著差异 ,树干上越冬的松毛虫仅占越冬总虫口的 3.7% ,且保持了 98%的高死亡率 ,不足以对冬季防治松毛虫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尔柯夫链方法在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柳州地区森林的主要害虫,每年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是柳州地区森林病虫防治工作的重点。要搞好松毛虫的防治工作,必须首先抓好虫情测报,以便提前作好防治准备工作。1980年以来,我们曾应用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加权列联表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对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预报进行了探讨,试用结果准确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