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菜喜冷凉环境,生长适宜温度15~20℃,种子在4℃时即可发芽,发芽适宜温度18~22℃.上海市奉贤区7~9月的平均气温达30℃左右,不利于生菜种子发芽及生长发育.为此,作者开展了生菜工厂化生产低温催芽试验,以探明提高生菜种子发芽率的最佳温度.试验表明,经低温催芽,生菜种子发芽迅速且发芽率较高,16~17℃条件下催芽4...  相似文献   

2.
野生藏药独一味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子进行光照、温度、浸种时间和赤霉素处理,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15、20、25℃时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83.33%、82.67%、80.67%,25℃时发芽势最高为68%,发芽指数最大为7.92,胚根最长为1.24 cm;在光照条件下15、20、25、30、35℃的发芽率均显著高于黑暗;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经50、200、350、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萌发各指标都低于对照(蒸馏水).初步探明,独一味种子无休眠现象;适宜萌发条件为光照下,温度20~25℃,属中温萌发型,高温40℃和低温10℃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澍  郭雪  程希平  巩合德 《北方园艺》2015,(21):161-163
以云南不同品种玛咖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对玛咖种子进行处理,分析玛咖种子发芽特性,旨在提高玛咖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15~25℃温度范围内,发芽势、发芽指数、鲜重、干重均随温度提高而提高。不同温度条件下,玛咖种子的发芽率均大于90%,且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综合考虑玛咖发芽各项指标,玛咖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25℃。另外,除了干鲜重,黄色玛咖种子发芽率等各项指标均大于黑色玛咖种子。  相似文献   

4.
在5℃、10℃、15℃、20℃和25℃下,对2种榆树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萌发初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榆树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增加。白榆在25℃下,欧洲大叶榆在20℃下种子发芽率最高,发芽指数最高,5℃和10℃的榆树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较低。白榆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欧洲大叶榆的最适温度为20℃,表明榆树种子萌发最适温度范围为15~25℃。  相似文献   

5.
以香港玻璃生菜种子为试材,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ACC溶液、GA溶液和CaCl_2溶液浸种处理对香港玻璃生菜种子发芽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香港玻璃生菜发芽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μmol·L~(-1) ACC溶液、200μmol·L~(-1) GA溶液,2.5mmol·L~(-1) CaCl_2溶液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适当浓度的ACC、GA溶液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发芽整齐度和发芽率;低浓度CaC12溶液处理有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同时提高种子的活力水平,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降低,过高浓度抑制了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6.
镉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生菜种子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5、10、15mg·L~(-1))Cd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的升高,生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高于10mg·L~(-1)胁迫使生菜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而高于5mg·L~(-1)胁迫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降低。幼苗根、芽长度和鲜质量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效应,高于5mg·L~(-1) Cd胁迫使生菜幼苗根和芽的生长明显受抑。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加,幼根和幼芽中MDA含量、POD活性明显增加,SOD、APX活性则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明显增加后略有降低,而CAT活性明显降低。因此,较高浓度镉胁迫造成氧化胁迫是其抑制生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莴笋和萝卜种子的萌发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莴笋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8℃、22℃和25℃下莴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虽然不同温度处理未对萝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产生影响,但25℃、28℃和30℃下萝卜的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种子萌发.综合抗氧化酶活性来看,22℃是莴笋种子的最佳发芽温度,而25℃是萝卜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SOD和P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新疆野生蔬菜实葶葱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实葶葱种子为试材,分别设5、10、15、20、25、30℃6种不同的恒温条件处理,以0℃为对照,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实葶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芽温度为0、5、10℃时实葶葱种子不能发芽,发芽率为0%;15℃时发芽率为32.67%;在20℃温度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发芽率为75.33%;随着温度条件的升高,实葶葱种子的发芽速度减慢,发芽率呈下降趋势,25℃和30℃的发芽能力低于20℃;因此,实葶葱种子发芽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温度对不同种源玛咖种子萌发的影响,以玛咖种子为试材,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不同种源玛咖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秘鲁种源与云南种源的玛咖种子发芽特性对温度条件变化的反应基本一致,不同温度对玛咖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根长度的影响均显著。在15~35℃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25℃时云南种源玛与秘鲁种源咖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9.33%、83.75%,14.88、22.10mm和87.27%、83.44%,14.53、21.06mm,且该温度下种子发芽所需时间较短,发芽速度最快,整体发芽效果最好。因此认为25℃是玛咖种子发芽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和不同处理温度下菠菜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都可以促进菠菜种子发芽,尤以25%H_2O_2处理和搓破种皮处理对提高种子发芽率效果更明显;种子催芽最适温度为15~25℃,在此温度区间菠菜种子的发芽率较高。生产中应结合生产实际,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种子催芽。  相似文献   

11.
利用3种试验方法探讨了紫薇种子发芽特性,一是直接在温室苗床内播种,二是进行发芽温度试验,三是利用赤霉素(GA),ABT生根粉和自来水(对照)分别对紫薇种子进行12h浸种,再将浸种处理后的种子分别置于室温和15℃、20℃、25℃恒温箱内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紫薇种子发芽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发芽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25℃是紫薇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赤霉素对提高种子发芽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莴笋种子的发芽状况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莴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8℃.22℃和25℃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莴笋种子的萌发。综合种子萌发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来看,22℃是莴笋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13.
以当年采收的荸荠种子为材料,探讨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低温层积、摩擦去种皮、98 %浓硫酸浸泡、热水浸泡、不同浓度GA3和6-BA浸泡、不同贮藏方式、不同发芽温度和光照条件以及不同品种等对荸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荸荠种子4 ℃低温水藏48 d后,98 %浓硫酸浸泡10 min+40 ℃水浸泡50 min对提高荸荠种子发芽率效果最好;发芽温度以25 ℃最好,30 ℃下种子不发芽;贮藏方式以湿沙藏最好,其次是水藏;种子在部分光照条件下发芽较好,黑暗条件下发芽率较低,不同品种之间以沙洋荸荠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赤霉素浸种对两种高山杜鹃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杯杜鹃和大萼杜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及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24h对黄杯杜鹃和大萼杜鹃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杜鹃种子在15~25℃条件下发芽率极低,其中,黄杯杜鹃在15℃下发芽率略高于20℃和25℃处理,但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2种杜鹃种子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800mg/L赤霉素浸种对黄杯杜鹃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81.33%、70.33%、9.3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萌发时滞缩短,发芽持续时间明显增加。大萼杜鹃萌发的适宜赤霉素浓度为400mg/L。  相似文献   

15.
张光星  陈新娟 《园艺学报》2003,30(3):338-340
 ‘晋甘蓝4号’开花后45~55 d采收的种子,发芽率均达到98%以上;随着种子成熟度提高,其千粒质量、发芽活力及其POD酶活性、TIC值都显著上升,而EC值显著下降;40~60℃的烘干温度对种子千粒质量和发芽率等无显著影响,但50℃和60℃会使发芽活力以及POD酶活性、TIC值等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当年采收的莼菜种子为材料,运用低温、激素、热水浸泡、不同发芽温度以及光照时间等
对莼菜种子进行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4 ℃低温处理对提高莼
菜种子发芽率有较好的效果,莼菜种子4 ℃水藏后用500 mg·L-1 GA3 溶液浸泡6 h+40 ℃水浸泡50 min
对打破莼菜种子休眠有较好的作用;发芽温度以25 ℃最好,20 ℃条件下种子发芽周期较长,30 ℃条件下
种子发芽孔处易滋生白毛腐烂;种子在部分光照条件下发芽率较高,全黑暗条件下几乎不发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豇豆和萝卜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豇豆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8℃和30℃下豇豆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虽然不同温度处理未对萝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产生影响.但25℃,28℃和30℃下萝卜的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萝卜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8.
以2014年当年采收的东北刺人参种子为材料,连续4年进行种子层积催芽处理和容器播种育苗。结果表明:人工控温预处理是解除东北刺人参种子休眠的必需阶段,在此基础上进行室外埋藏自然变温处理,2年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种子发芽率达到68.0%以上;不同温度条件预处理对东北刺人参种子催芽效果有影响,主要表现为起始温度15~20℃预处理组,经过7个月的预处理后,有2.3%的种子发芽可用于播种;而起始温度20~25℃预处理后,虽然预处理后没有发芽粒,但在室外埋藏1年后,其发芽率为52.2%,高于起始温度15~20℃预处理组的45.3%;不同起始温度预处理组埋藏2年后的发芽率和总发芽率则没有差异;不同室外埋藏时间发芽种子播种苗质量差异明显,其中以室外埋藏处理1年种子的播种苗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9.
正1蒲公英的保健功效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花序为头状,花色多为黄色,果实成熟之后,形似一白色绒球,成一朵圆的蒲公英伞,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被风吹过,会分为带着一粒种子的小白伞。随风飘荡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的生命。我国有蒲公英品种近100种,蒲公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寒又耐热,地温1~2℃时即可萌发,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5℃,30℃以上发芽缓慢,叶生长最适温度为20~22℃。  相似文献   

20.
不同温度处理对萝卜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萝卜种子的发芽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而对发芽指数产生了显著性影响,25、28、30℃下的发芽指数较高,种子萌发较快.综合各项指标来看,25℃是萝卜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