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星吉丁虫在柑桔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危害柑桔的吉丁虫进行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街州柑桔上为害的吉丁虫与山杜英上为害的吉丁虫为同一种。该虫在衙州1a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侵入木质部筑蛹室休眠越冬或以低龄幼虫在韧皮部越冬。木质部休眠越冬幼虫4月底至5月化蛹,1代成虫主要集中在6月上旬至中旬,是主高峰;8月底、9月出现2代成虫,是次高峰。7月是1代幼虫为害高峰,9月后多有生活史重叠。该虫危害柑桔枝干,蛀食其韧皮部,初为害时部分枝干会出现流胶,后期造成树皮爆裂,皮层缺损或枝枯。提出了采取营林措施、检疫措施、人工、生物、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2014-2015年对陇县核桃小吉丁虫为害症状、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核桃小吉丁虫在陇县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木部越冬,越冬幼虫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中旬至7月下旬幼虫孵化后,直接蛀入皮层为害,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危害最严重,幼虫为害至9月上旬,10月初在被害枝条内筑虫室,开始越冬。幼虫多在大树的2~3a生枝条上为害,形成黑褐色洼陷、螺旋形虫道、半月牙形通气孔等症状,致使核桃树生长势减弱、长成小老树、产量降低,甚至树体死亡;可采取合理规划、适地适树,剪除虫枝,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树木抗虫能力、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防治。  相似文献   

3.
柳缘吉丁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缘吉丁以幼虫钻蛀幼龄柳树主干及中龄柳树枝梢。据六十年代初期在济南市调查,被害株率94.7%,死亡株率90.2%,连续两年形成毁灭性灾害。该虫在济南年生1代,成虫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在36℃时最为活跃;幼虫危害盛期为6月中旬末至8月中旬,8月下旬老熟幼虫在木质部边材蛀道内开始越冬。防治措施:加强苗木查疫;清除虫源木;选用苗木化较高的苗木;树干涂白预防成虫产卵:割虫斑刷石硫合剂及释放管氏肿腿蜂消灭幼虫等。  相似文献   

4.
板栗兴透翅蛾Synanthedon castanovora Yang et Wang(N.S)sp.n.幼虫为害板栗,在树干或侧枝上形成虫斑,导致虫斑上部枯萎、树皮干裂,严重时栗树大枝或整株枯死。该虫一年2代,以幼虫在受害树的树皮裂缝内越冬。  相似文献   

5.
1998年以来,河北省唐山凤凰山公园东侧道路上的合欢受吉丁虫不同程度的危害,受害树木达30%,于8月间剥开其中3棵死树皮检查,在20cm×5cm的死皮下,吉丁虫幼虫数量达2~5头,对此路北区绿化处采取以下措施,使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1于5月中旬成虫羽化前树干涂白(高度达1.2~1.3m,防止成虫产卵于老皮缝中;26月上中旬,在成虫羽化盛期喷施80%敌敌畏乳油或50%甲胺磷1000倍液;36月下旬幼虫孵化盛期,在树根四周埋呋喃丹颗粒,深度达须根部,(用量:胸径1cm树埋呋喃丹33g左右)或埋铁灭克,深度相同;48月间,对于死树皮内的吉丁虫幼虫,采用1寸铁钉沿树皮向下钉…  相似文献   

6.
中黑筒天牛OberainclusaPascoe喜危害榆树嫩梢 ,近年在莱西市蔓延危害 ,枝梢被害率达 67% ,致使树木 1~ 2年生被害枝条枯死风折 ,严重地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为摸清其生活习性、生活史和发生规律 ,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现总结如下。1 生活史该虫在青岛 1年 1代 ,以老熟幼虫在 1年生或 2年生枝条内越冬 ,翌年 4月出蛰活动 ,5月下旬成虫羽化。补充营养 3~ 8天后 ,于 6月上旬开始产卵 ,卵期 10天左右 ,6月中旬孵化幼虫 ,危害至 9月下旬 ,在枝条虫道内越冬。见生活史表。表 1 中黑筒天牛生活史表    1 998…  相似文献   

7.
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萧氏松茎象是危害松林的危险性害虫,蛀食湿地松、火炬松和马尾松中幼林基、根部的韧皮。 1994年 5月在我市坪石乡大辅村首次发现,在野外定株套笼观察到其生物学特性后,对该虫进行了综合防治。   一、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   萧氏松茎象属鞘翅目象甲科松茎象属,完全变态昆虫,两年一代,以幼虫或成虫越冬。   幼虫: 5月中旬卵孵出幼虫后,仅三天就能蛀食寄主树干韧皮层, 6月中旬到 9月下旬取食量大,并形成一条通道,虫体可在通道内自由转弯,横向或纵向蛀食,粪便随松脂沿虫道流出树皮外成团泥状, 10月上旬至 11月上旬逐渐停止…  相似文献   

8.
十斑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主要危害杨树、柳树的木质部,分布在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干旱地区。是较严重的蛀干害虫,从小树到大树都能危害,以幼树被害严重。被害后从虫洞口向外流出橙色透明树液,树液流经处,皮层坏死,有的形成腐烂病。根茎是吉丁虫幼虫的重点危害区,严重时木质部内虫道连绵、虫粪盘结,越靠近基部虫洞越多,枝叉分节处受害也很严重,幼虫啃食面积可达50O平方厘米,尽管外表树皮完整,但内部被啃食的地方可达根茎表面的40%,使水分和营养中断,造成植株死亡。十斑吉丁虫是杨树的致命性蛀干害虫,它关系着杨树是否能在额济纳旗生存。六年生以下的  相似文献   

9.
云斑天牛(Batocera hoisfielde)隶属鞘翅目天牛科,我国黄河流域以南诸多省区有分布,能危害多种阔叶树及果树。该虫在皖浙山核桃产区的危害株率达90%以上,是山核桃主要的蛀干害虫。1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山核桃产区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蛀道内或蛹室中越冬。5月上旬始见越冬成虫咬羽化孔飞出,6月中旬为成虫活动盛期,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10月底后幼虫进入越冬期。第二年3月~7月为幼虫危害盛期,7月底8月初幼虫老熟,开始作蛹室化蛹,蛹期约30天,9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并在蛹室中越冬。成虫多在19~23时咬出羽化孔爬出并在次日12时前爬上树冠,啃食嫩梢嫩树皮(补充营养)。成虫补充营养后到死亡前均能进行交尾。交尾相对集中在19~23时并多在树干下部。雌雄成虫均可交尾多次。每雌携卵量约40粒。卵分批成熟,分批生产。卵多产于胸径15cm以下树干4m以下树干上。产卵时头朝下咬近一圆形中央有一小孔的刻槽,将卵产于刻槽上方,每槽产卵1粒,然后用分泌液粘木屑盖住孔口。卵期约2周。初孵化幼虫在韧皮部附近蛀食,被害部分树皮变黑,纵向涨裂,流液,并可见细蛀屑。约经3~4周蛀入木质部并向上蛀食...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7日讯:据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5日电,中国西北角新疆天山脚下,生长着一片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欧亚面积最大、最密集的原始野生果林。然而,被"外来生物"小吉丁虫啃食近20年后,如今这片珍稀野果林仅剩下不足三成。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它通过钻注果树枝干的皮层形成蛀道,阻碍树液流通,最终导致果树皮层干裂变色、形成坏死伤疤直至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11.
核桃小吉丁虫生物学特征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小吉丁虫是核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陕西商州区调查,有虫株率高达20-30%、严重的高达70%以上,主要危害核桃的枝条。幼虫蛀入1-3年生枝干皮层。枝条受害后,常表现枯梢,树冠变小,产量下降,甚至整株死亡。采用林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外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塞罕坝地区白毛树皮象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对该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白毛树皮象喜食采伐迹地新鲜伐根和落叶松幼树,在塞罕坝地区该虫2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伐根皮层内做蛹室越冬,成虫在枯枝落叶层越冬。每头成虫产卵量平均在110粒左右,1年中该虫以成虫危害两季,危害盛期分别为6月下旬和9月下旬。隔年造林、机犁沟整地、营造针阔混交林等营林措施能有效减少白毛树皮象的危害;400倍液绿色威雷喷雾防治虫口减退率可达95%,其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点尾尺蛾(Euctenurapteryx nigrocciliaria),是粗榧科(Cephalotaxaceae)植物的一种毁灭性害虫。2015-2016年对陕西省太白林业局、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点尾尺蛾发生情况调查研究,点尾尺蛾在太白林区中山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的叶背、树皮裂缝及附近杂草上越冬。该虫在中山地带山坡、沟谷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有虫株率为79.4%~96.4%,虫口密度60~207头·株-1。受害最重的是陕西省太白林业局苏家沟林场王家沟管护站。该虫每年5月下旬始发,至9月下旬成虫产卵结束。本文针对点尾尺蛾的发生危害程度提出了点尾尺蛾的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尺蠖是落叶松的主要食叶害虫,在五台山地区一年发生一代。该幼虫期共5龄,危害期35~42天,以卵在当年的球果鳞片和树皮缝间越冬.卵期长达230~240天.郁闭度为0.6~0.8,15~20年生落叶松林,虫口密度在20头/株以下时,不需要防治,虫口密度在200头/株以上时,需进行防治。7月上旬,在林地内可见20%的幼虫患病死亡。用溴氰菊酯25000倍液和速灭杀丁15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6.35%、95.9%。我们于1989年~1990年先后在五台山林场对该虫生物习性进行了研究,并做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该虫在五台山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当年的球果鳞片和树皮缝间越冬,次年4月下旬末5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幼虫呈聚集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进行取食落叶松针叶,三龄后食量增大,幼虫危害期35~42天。幼虫期共五龄,第一龄历时5~8日,二龄4~6日,三龄4~5日,四龄6~7日,五龄13~15日。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就停止取食,开始吐丝下垂,进入预蛹期,经一周左右,下地爬行片刻,钻入土中,做一个长圆形土茧,于6月下旬末7月上旬就开始化蛹。化蛹一般在树根部周围1.5米范围内,土层深度不超过65厘米,蛹期长达65~86天。7月中旬成虫羽化,成虫羽化时多在早上。雌虫足长,善于爬行,羽化后即爬行上树.  相似文献   

15.
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Eichhoff),异名茶材小蠹或茶枝小蠹,多年来一直危害昆明市翠湖公园的主要行道树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近年来危害加剧,导致主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该小蠹在昆明地区1 a发生2或3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坑道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2月开始活动,3月进行交配并产卵于坑道中;4月可见幼虫,幼虫取食坑道中培育的菌丝体,经过5个龄期发育成蛹;6月中旬是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期,9月下旬是第2代幼虫发生高峰期;7—9月是成虫出现高峰期。该小蠹虫态重叠现象十分严重,几乎全年可见各种虫态。不同世代之间也有重叠。  相似文献   

16.
芳香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科 ,在河北主要为害柳树、榆树 ,其次为害杨树、国槐等 ,以幼虫钻蛀树木枝干 ,常造成枯梢或整株死亡。1 生活史芳香木蠹蛾 2a发生 1代 ,第 1年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 ,第 2年幼虫离开树干在土壤内越冬 ,第 3年春天化蛹 ,4月下旬至 6月中旬为成虫羽化期 ,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将卵产于树干分叉处 ,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伤口及旧蛀孔处。卵单产或堆产 ,卵期 15~ 2 0d。初孵幼虫群集蛀食韧皮部和形成层 ,随后蛀入木质部 ,被害处排出白色或赤色木屑。一直为害到 9月下旬 ,开始在虫道的末端越冬。第 2年 4月上旬幼虫常…  相似文献   

17.
核桃长足象(Alcidodes juglans Chao)在贵州1年1代,成虫在树皮粗缝、草丛、土壤表层越冬。第二年4月中旬开始上树补充营养、交配、产卵,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下旬始见羽化成虫,11月初成虫越冬。4月底喷施乐果、大功臣2次,保果效果达72.7%,11月喷施白僵菌,保果效果62.0%,长期施用白僵菌可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一、蛀干害虫板栗透翅蛾以幼虫纵向钻蛀板栗枝干皮层,在嫁接伤口处则多横向蛀食,以主干下部受害为重,造成树势衰弱,大枝枯萎甚至整株枯死.一年1代,以2龄幼虫在老枝皮内越冬.次年3月上旬越冬幼虫活动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为猖獗危害期.  相似文献   

19.
柳十八斑叶甲(Chrysomela saliciooraxFairm)在河北承德1 a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内、土缝或树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上树危害,至6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并在树上危害到10月下旬下树越冬。每年7月上中旬为该虫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20.
<正>云斑天牛是一种蛀干害虫,为害核桃、板栗、栎、桑、杨、柳及多种果树。在我省太行山区,,对核桃树为害严重,常造成树势衰弱或死亡。例如平山县北古月村20亩核桃树,因此虫为害,1982年死去15%,1983年全部死亡。 该虫2—3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和幼虫在树干内越冬,5月成虫出现,6,7月交尾产卵,卵多产于主干上。产卵时,先在树皮咬一倒月牙形产卵孔,将卵产于皮层。幼虫开始在皮层为害,逐渐深入木质部蛀成纵向隧道。幼虫老熟后在虫道顶部作蛹室化蛹,羽化为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