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试是检验品种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的一项重要手段。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把品种区试工作做到客观、公正、准确,从而使区试工作真正体现其真实性和权威性尤其重要。笔者总结近几年承担的江西省水稻品种区试工作经验认为:承试者要提高思想认识,遵循自然客观规律、规范区试程序、科学管理就能有效地减少区试误差,更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各区试品种优势和特征特性,有效地提高水稻区试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品种区试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品种能否通过审定、劣种能否被淘汰,关系到区试审定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因此,很有必要全面提高区试质量。提高区试质量涉及的内容很多,下面是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归纳了区试实施过程中一些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品种区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品种区试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良种能否通过审定、劣种能否被淘汰,关系到区试审定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因此,很有必要全面提高区试质量。提高区试质量涉及方方面面,下面根据我市新品种区试工作实践,归纳了区试实施过程中一些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区试工作密切联系生产实际,通过区试审定了一大批优质、高产、广适新品种,为山东省粮食生产连年增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山东省"十三五"时期农作物品种区试工作的回顾,总结了农作物品种区试工作的成效,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品种区试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玉米品种区试审定工作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宏亮  赵玉山 《种子科技》2004,22(5):251-252
文章从实践出发,对玉米品种区试中试验点数量、试验地选择、时照品种设置、参试品种数量、区试收获计产以及品种审定把关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2008-2010年区试品种进行分析得出:晚熟组区试品种选育工作重点是保持产量优势、提高整精米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选育高抗病、抗病品种;早熟组选育重点应放在保持糙米率优势,降低垩白率与垩白度,增加高抗、抗性品种进入试验;晚熟组香稻控制参加试验品种数量,提高糙米率、整精米率,选择抗性好品种;早熟组香稻要保持产量增幅,提高糙米率、整精米率,选择抗性好品种。对育种者提出的建议是不要一味地追求参加试验的数量而要真正拿出产量好、品质优、抗性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品种区试常见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作物品种区试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区试审定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因此,很有必要全面提高区试质量。提高区试质量涉及方方面面内容,下面是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归纳了区试实施过程中一些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区试品种品质的特征分布能够反映未来几年推广品种的走向,了解近年小麦区试品种品质变化对我国小麦品质育种方向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以2000—2015年北部、黄淮冬麦区1001个区试品种的1589份样品为材料,按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品种分类,分析了我国近十几年育成和审定品种的品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数量逐年递增,综合品质有待提升;审定品种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中筋品种,但中强筋品种的比例有所上升。8个品质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中筋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较高,而沉淀指数、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一般;沉淀指数、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以强筋品种高于中强筋品种,又高于中筋品种,类型间有显著差异(P<0.05)。各品质指标在年度间的变异,以强筋品种最大,其次是中强筋品种,中筋品种最小。与对照品种相比,强筋品种蛋白质质量性状显著偏低。未来5~10年生产中,小麦中强筋品种会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变量理论分布对区试中b值及CV值参数的数量分类,提出了适于目前普及推广的查表计算法。在此基础上,对区试品种提出了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以量定性的评定分类体系。从而推出可排除主观随意性干扰、较为完整严密的区试汇总模式,并以范例作了运用说明。  相似文献   

10.
品种区试常见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品种区试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优种能否通过审定、劣种能否被淘汰,关系到区试审定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因此,很有必要全面提高区试质量。提高区试质量涉及多方面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归纳了区试实施过程中一些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供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品种区试是品种审定、区域布局和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依据,是新品种走向生产的桥梁,是连接科研、生产、市场的纽带。作为玉米区试承试单位和承试人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区域试验在品种管理上的重要性,在试验的全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把品种区试做得科学、公正、准确。  相似文献   

12.
高稳系数法在棉花品种区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涛  杨明超  许新文 《种子科技》2003,21(5):283-284
运用高稳系数法(HSC法)对农三师4个区试点、7个参试品种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HSC法判断区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是可行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闽清县晚稻10个区试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宜优9193的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最大,与目标品种关系最密切,建议续试;对照宜优673的关联度次之;新组合福香1优727、野香优008的加权关联度居第3、4位,与对照相近,与目标品种关系较为密切,建议续试;其余新组合加权关联度较小,与目标品种相差较远。  相似文献   

14.
王相灵  孟凡夫 《种子科技》2002,20(4):231-231
区试就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鉴定新品种 (品系 )的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 ,它是品种审定、品种合理布局和生态区划的重要科学依据。笔者承试黄淮小麦区试已有 6年 ,现对提高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质量谈几点建议 :1 选择试验地试验地应选择肥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小气候不明显的地块 ,前茬必须是同一作物。2 田间区划区划之前要认真阅读试验方案 ,使田间设计力求与方案一致。2 .1 施肥 :试验地一定要施基肥 ,如果施有机磷肥 ,一定要腐熟后并充分混合后再施。施肥时采用划方施肥 ,一般每亩地划为 10方。一块试验田最好由一人…  相似文献   

15.
侯玉香 《种子科技》2010,28(8):20-21
<正>蔬菜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评价蔬菜品种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手段,是品种审(认)定和品种推广布局的重要依据。蔬菜种类多,种子籽粒小,对生产水平要求较高,在农作物品种试验中具有其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其特殊性安排管理蔬菜品种区试,尽量减少区试误差,确保区试结果的真实性,才能为农业生产选出优良的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16.
杨晓华 《种子科技》2003,21(6):358-359
区试就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鉴定新品种(品系)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它是品种审定、品种合理布局和生态区划的重要依据,根据近几年来玉米区试中存在的问题,现对提高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质量谈几点建议。1科学合理地选择试验地试验地应选择肥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小气候不明显的地块,所在地自然条件和农业条件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前茬作物必须是同一作物。2学习方案2.1认真学习试验方案接到试验方案后要详细了解和掌握试验的目的和要求,如试验组别、参试品种数、播种期、试验设计方法、重复次数、田间管理、调查项目及室内考…  相似文献   

17.
一个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扩大种植,首先要经过有关种子机构的审定。目前我国对作物品种审定的依据是通过指定的农业单位对几个农作物新品种进行品种区域试验,根据区试中各品种产量的高低排名定位,确定其品种可否在该地区推广种植。我国现行的品种区试办法是确定一个已推广的品种为对照,与其他拟推广的几个品种在同一块田地、同一生长季节的同等面积内(包括重复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区试审定鉴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作物品种区试审定、抗病鉴定、品质分析、抗冷害等鉴定技术评价体系,为保证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审定工作顺利进行和农业增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两年随着参试品种数量的不断增加,假冒伪劣品种参加试验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做好品种区域试验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才社 《种子科技》2007,25(5):20-21
农作物品种的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推广的重要依据。多年来,笔者一直参与旬阳试点区域试验的组织实施,承担着西北、华北、西南等省区的玉米、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红苕品种的试验研究项目,现对如何做好品种区试工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廖琴 《种子科技》2003,21(6):347-349
“九五”以来,国家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品种区试规模逐年扩大,试验水平不断提高,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进展瓶利,引导着品种结构调整向提质、增产、增效方向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在继续深入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工作的同时,根据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的总体思路,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进优势农产品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