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中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简介华中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的前身是农学系作物育种教研室所属的棉花育种研究组,该组成立于1953年,研究组成员4人。1979年农业部批准华中农学院成立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同时诞生。研究室的任务以...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编 ,全国 2 0多个单位 70多位资深专家、教授参加 ,历时 5年编写的《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现已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录了2 0世纪我国棉花育种的百年历程 ,是当今国内最具权威性的 ,全面和系统阐述棉花遗传育种学的专著 ;全书共 2 4章 ,分三大部。第一部分育种基础部分 ,分别为棉属的分类与进化、棉花质量性状遗传、数量性状遗传、细胞遗传、分子遗传、种质资源及棉区划分与育种目标。第二部分育种方法部分 ,分别为棉花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  相似文献   

3.
棉花抗旱盐育种途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棉花抗旱(盐)育种现状,分析了棉花抗旱(盐)的形态特征、生理机制及遗传规律,提出了常规育种与生态育种、穿梭育种、远缘杂交、生物工程及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选育棉花抗旱(盐)品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辟棉子中油分和蛋白质资源,提高棉花的经济价值,5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棉花育种工作者和营养专家就致力于棉花品质的遗传育种和利用的研究,特别是1959年美国棉花育种家麦克迈克育成世界上第一  相似文献   

5.
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棉花品种类群的划分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抗黄萎病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在棉花抗病育种的标记辅助筛选中逐渐发挥作用,但还没有得到棉花抗黄萎病基因克隆。通过转几丁质酶基因、β-1,3葡聚糖酶基因以及转葡萄糖氧化酶基因等,得到了一些抗病品种。棉花分子辅助抗病育种成效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黄萎病遗传规律的复杂性、标记和遗传图谱研究的滞后性、标记距离较远和QTL定位的不精确性以及基因上位性的存在和抗病QTL筛选与育种过程相分离等。应该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棉花遗传和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棉花全基因组开展QTL定位,从而提高棉花抗病育种的目标性。  相似文献   

6.
棉属详尽的RFLP图谱介绍张天真南京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南京210095棉花是最早开展性状遗传研究的农作物之一。但是由于染色体小、数目多、多倍体遗传特性等原因,棉花的性状遗传研究还不够深入。1994年,美国得克萨斯州AXM大学的Paterson...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简介于凤英,刘继华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l018山东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成立于1978年,隶属校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及农学系。有科研人员5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技术员1名。研究室成立前,早在50年代初期已开始有...  相似文献   

8.
美国棉花遗传育种学家珂尔(Russell J·Kohel)博士,应邀于1982年10月来华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华期间除讲学外,与我国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的学者进行了广泛交谈,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意见,现就棉花育种、种质资源方面的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江西省棉花科学研究上新台阶,以科技带动生产力,提高植棉的科技水平和积极性,确保江西省棉花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作者通过对江西省棉花生产和科研情况的调研,概述了江西省棉花产业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遗传育种、栽培和植保三个方面剖析了江西棉花科研现状与不足之处和产业科技需求,也从遗传育种、栽培和植保三个方面对江西棉花科研中长期研究方向和目标进行了展望,并对实现中长期研究目标需要政府、科研单位、企业三者如何紧密结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1990年7月13~14日,由国家计委、科委和农业部组织科研管理部门、棉花遗传育种专家13人组成验收组,对国家“七五”重点科技项目——棉花优质多抗及专用棉育种两个专题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11.
再论湖北棉花育种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九五"期间,湖北育成棉花品种12个,2个品种通过全国审定,其产量潜力、纤维品质、抗病性上都有较大的提高.纺织工业技术改造,对原棉内在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为害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加入WTO后,进口原棉和国外高技术品种的竞争,在未来的棉花育种中,急待调整育种方向,加强品质育种,选育适合湖北气候条件、兼抗多种病虫害、产量优势明显的杂交棉组合.文中提出了湖北棉花育种目标以及遗传改良的关键技术材料创新,拓宽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技术创新,重视杂种优势利用,通过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紧密结合,实现多育种目标的聚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家璋同志在全国棉花遗传育种讲习班土讲课内容的一部分,经征得作者同意,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随着棉花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奎屯垦区整体植棉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部分团场的棉花单产水平徘徊不前甚至下降,影响了垦区棉花的快速发展。就此问题并针对本团的实际情况做简要分析,供参考。1新技术的负面效应1.1作物遗传背景狭窄,抗性减弱。充分利用少数物种资源的特定基因,使新品种间基因构架单一。棉花品种也是如此。其育种手段,主要是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生物育种中所导入的单价或双价基因源,是对少数单基因抗性材料的广泛应用。常规育种也是对某个高产、优质、抗逆的骨干材料在多个品种或品系中进行杂交或回交转育应用。培育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花抗病育种进展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及种质资源抗性鉴定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3种抗病签定方法及其操作规程,时我国棉花枯、黄萎病原菌生理型的分化以及利用DNA分子标记构建指纹图谱分析枯(黄)萎病菌菌系间亲缘关系进行了综述,较全面地回顾了棉花抗病性的遗传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出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发展对策,并对深入开展棉花抗病育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掌握棉花产量组分的有关遗传规律,依据其性状遗传力的大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程度,建立合理的选择数学模式,对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加速育种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陆地棉产量组分的有关遗传参数及选择指数进行了初步研究。一、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为同一杂交组合(7214—7×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棉花》2012,(5):44
棉花突变体材料是重要的棉花种质资源,在棉花遗传、育种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棉花能够自然发生突变,但发生频率极低,而且常常被忽视而丢失,或虽然被注意到了但没有良好的采集方法而难以得到保存。我国是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疆棉区棉花育种方向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截止 2 0 0 3年年初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审定命名 1 6个早熟陆地棉品种。通过对新陆早系列品种的系谱分析 ,发现遗传基础来源较窄 ,主要集中在岱字棉和乌干达棉、原苏联塔什干 2号以及美国的贝尔斯诺。育种途径主要是常规育种方法。比较新陆早系列棉花品种内在品质与国内的差距 ,初步探讨北疆棉花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棉花》2012,(7):43
棉花突变体材料是重要的棉花种质资源,在棉花遗传、育种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棉花能够自然发生突变,但发生频率极低,而且常常被忽视而丢失,或虽然被注意到了但没有良好的采集方法而难以得到保存。我国是  相似文献   

19.
棉花突变体材料是重要的棉花种质资源,在棉花遗传、育种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棉花能够自然发生突变,但发生频率极低,而且常常被忽视而丢失,或虽然被注意到了但没有良好的采集方法而难以得到保存。我国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棉花半配合生殖和半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棉花半配合生殖的特点和原因,以及利用半配合生殖产生半倍体的棉花单倍体育种途径;关于棉花半配合生殖的遗传、陆地棉半配合材料的选育和杂合致死半配合材料(HEHP品系)的选育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利用半配合生殖的棉花单倍体育种现状;讨论了棉花半配合生殖的优缺点,并就棉花单倍体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