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在发病后期形成菌瘿,菌瘿破裂后散发大量黑粉。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黑疸,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雌穗、雄穗),受害果穗完全呈黑粉,仅剩下丝状纤维组织,故名“丝黑穗”。玉米丝黑穗病已成为影响玉米的主要病害,一般减产20%~40%,严重时个别地块甚至达到60%以上。因此,研究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规律,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对减轻病害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玉米丝轴黑粉菌侵染玉米雌穗和雄穗的一种病害,传播途径是通过土壤带菌传染,是近年来大面积发生的一种主要玉米病害.  相似文献   

3.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玉米丝轴黑粉菌侵染玉米雌穗和雄穗的一种病害,传播途径是通过土壤带菌传染,是近年来大面积发生的一种主要玉米病害。  相似文献   

4.
玉米丝黑穗病(sphacclotheca reiliana)系甘洛县玉米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它危害玉米雄穗、雌穗,使其全部变成黑粉,导致玉米整株绝收。近年来,由于菌源量累积及玉米品种抗性弱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病害在甘洛县流行成灾,已上升为制约全县玉米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为了摸清玉米丝黑穗病在甘洛县流行的原因,有效的做好防治工作,为此,笔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火焰苞、灰苞、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县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的达30%。因玉米丝黑穗病危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6.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火焰苞、灰苞、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县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的达30%.因玉米丝黑穗病危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7.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一些玉米品种的抗病性不强或致病菌的变异以及连续重茬栽培等原因,造成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而且个别年份,个别地块发生较重,病株率达30%,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该病是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一经感病,首先破坏雌穗,发病率等于损失率,给玉米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威胁着玉米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正>青饲玉米是指将果穗和茎叶都用于家畜饲料的玉米品种,具有生产周期短、种植密度大、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点。丹东地区青饲玉米生产中经常遭到病虫危害,主要病害有6种,虫害有5种,现特将其防治关键技术做一介绍。1病害防治1.1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俗称灰穗、火穗。病原菌为孢堆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菌属。典型病症是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丝黑穗病属侵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是玉米的重要病害,近年来有加重发生的趋势。由于该病的病菌是在玉米出芽时开始侵入,玉米播种后气温低,出苗慢,很容易造成该病的大面积发生危害。对发生玉米丝黑穗病的田块,要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 reiliana)主要为害玉米的雄穗(天花)和雌穗(果穗),一旦发病,通常全株没有产量。随着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丝黑穗病已呈发生蔓延的趋势。为筛选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有效药剂,我们用新疆振农种衣剂有限公司生产的20%克·福悬浮种衣剂,在伊宁县进行了田间……  相似文献   

11.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玉米丝黑穗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通常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重病地块可达60-70%。病穗全部为黑粉.由此导致的损失是非常大的。丝黑穗病多发生在低温冷凉地区,在北方地区,近年来黑穗病的普遍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那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重要病害。近几年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呈上升趋势,一旦雌穗得病,此株玉米即可绝产。春季持续低温,且土壤湿度较大,如种子在土中出苗时间拉长,势必增加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的机率,加之品种抗病性弱,导致丝黑穗病发病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主要的病害之一。本文主要以当地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情况,从玉米感染丝黑穗病的症状特征、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如何防治春玉米丝黑穗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侵害部位主要为玉米雌穗和雄穗,苗期症状表现为:秆矮,下边粗,上边细,叶子密,叶子暗,颜色绿;玉米抽雄时的症状:雄穗全部或部分小穗变成菌瘿,菌瘿破裂后,散出大量的块状黑粉,病株雌穗短小,基部膨大,多不抽花丝,苞叶提早枯黄并向一侧开裂,内部除穗轴外全部变成黑粉。2发生规律玉米丝黑穗病在早播玉米田发生重,晚春播及夏播玉米为害较轻;玉米连作时间长发病较重;沙壤地、旱地墒情好的发病轻,墒情差的发病重。玉米丝黑穗病已成为影响玉米的主要病害,一般减产20%~40%,严重时个别地块甚至达到60%以上。3防治措…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它是一种叫丝孢堆黑粉菌引起的病害,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丝黑穗病病菌还可危害高粱等禾谷类作物及杂草,防治和解决玉米丝黑穗病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丝黑穗病义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的重要病害。近几年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呈上升趋势,一旦雌穗得病,此株玉米即可绝产。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控制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首先要摸清发病原因及发生规律,然后结合当地生产实际,采取农业防治措施与化学防治技术等多项防治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方能有效控制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重要病害.近几年在我县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呈上升趋势,一旦雌穗得病,此株玉米即可绝产.今年春季持续低温,且土壤湿度较大,如种子在土中出苗时间拉长,势必增加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的机率,加之品种抗病性弱,将导致今年丝黑穗病发病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的重要病害,近儿年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呈上升趋势,一旦雌穗得病,此株玉米即可绝产. 一、症状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典型的土传病害,播种后条件适宜病菌即通过玉米的幼芽侵入,3叶期前尤其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丝黑穗病多发生在低温冷凉地区,近年来黑龙江省丝黑穗病的普遍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防治和解决玉米丝黑穗病成为当前玉米生产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