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优77是漳州市农科所于1991年育成的高产、高抗、低耗的早、晚兼用籼型杂交水稻中熟组合。龙海市于1994年开始制种,1995年试种,经多年来示范推广,目前种植面积超过6667hm2,全省各地都已有种植。几年来龙海市种子公司对特优77制种技术进行认真...  相似文献   

2.
新香优80春制迟夏制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慕文 《杂交水稻》2004,19(Z1):50-51
新香优80是湖南省1997年审定通过的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质稻组合.我公司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亲本,连续2 a在我市苏仙区进行春制和夏制,制种面积20 hm2,平均单产达2.63t/hm2,高产田块平均产量过4.43 t/hm2.现将其制种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Ⅱ优20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广亲和恢复系T2070配组而成的迟熟中轴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杂种优势强,适应范围广,产量高、抗性好,后期青秆黄熟,米质优。为进一步扩大示范,1996年临安市种子公司首次制种5.33hm2,平均单产3337.5kg/hm2,其中叶林元户0.207hm2,单产达3855kg/hm2,两项指标均创本市制种单产最高纪录。(-)江化2070制种的稳粒结构指标据调查,正优2O70制种单产2250~4500kg/hm’的穗粒结构如表1。单产375Okg/hm’,要求有效穗225~24O/m’,每稳134粒,结实率65%。(二)主要技术措施1.定准播种期和播…  相似文献   

4.
三系杂交晚籼金优191(金23A/191)2001年在湖南资兴春制20 hm2,平均单产3.81 t/hm2,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特优559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龙特甫A(不育系)与559(恢复系)配组而成的舢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1995年从漳州市农科所引进试种,1995~1997年早季在漳州市萝城区石亭镇试种示范17hm2,现将试种结果报导如下。一、产量表现特优559在漳州地区作早、中、晚稻种植,每公顷产量在8.5~9.ot,高者达10.st以上。1995~1997年早季在漳州市的萝城区、龙文区、龙海市、长太县等地作早、中、晚稻试种示范120hm’,一般每公顷产量8.5~9.ot’,高者达10.st以上,比对照种增产10%左右。1996年早、晚季在漳州市萝城区石亭镇新居村进行杂…  相似文献   

6.
汤健良 《杂交水稻》2004,19(Z1):49-50
新香优77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秀优质新组合,优势明显,米质优良.1995年我公司首次春制新香优77,面积0.33hm2,平均单产3.18t/hm2.现将其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K优619系温州市农科院选育的籼粳型早杂新组合,制种易获高产,1998~1999年在遂昌县制种9.98 hm2,平均单产3.05 t/hm2,其中1.6 hm2连片制种单产达4.32 t/hm2。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1前言马铃薯是粮、菜、饲兼用的高产作物,也是我省主要的春粮作物之一。在1990年以前,我省春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1.4~2.0万hm2之间,单产水平也较低;1990年种植面积第一次超过3.3万hm2,此后每年以平均10%以卜速度递增(表1)。至1997年,全省春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6.672万hm2,产量14775kg/hm2,鲜薯总产量98.75万t,实现了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都创历史的最高水平。表1浙江省近几年春马铃薯和早熟马铃薯的面积和单产2春马铃薯早熟栽培的提出及发展趋势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冬季开发农业的发展和水田优化种植结构的需要,针对…  相似文献   

9.
仙游县于1983年开始引入早杂威优35,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早稻杂优种植面积迅速增加,至1998年全县早稻杂优面积达1.03万hm2,占早稻总面积的88%。全县早稻平均单产由1984年的6.42t/hm2提高到1990年的6.93t/hm2(6a增长0.51t/hm2);但此后的增产速度就明显缓慢...  相似文献   

10.
福优77是福建省稻麦研究所选配的高抗稻瘟病,米质较好的早熟杂交水稻组合。1998年秋季,福建省种子公司委托龙海市种子公司制种20多hm2,龙海市良种场做为制种主要基地,不仅克服了福优77制种种子裂颖严重,以及黑粉病发病率高、发芽率偏低的弱点,还有667hm2取得单产300t/hm2以上的好收成,且发芽率普遍在90%以上。现将福优77秋季制种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 秋季制种是提高种子质量的关键配制福优77的不育系福伊A育性稳定,可在龙海进行秋季制种。龙海秋季制种抽穗扬花期和成熟期气温和相对湿度较…  相似文献   

11.
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8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898是用龙特浦A与武恢898配组而成的中晚釉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1994、1995年通过龙岩地区晚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1996年龙岩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参加福建晚稻区试,1998年被推荐参加全国南方中稻区试和华南晚稻区试、至1997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万hm’。一、产量表现1995年地区区试,平均产量6547.skg/hm’,对照汕优63平均产量6097.skg/hm’,增产450·okg,增7.sl%,达显著水平;1997年参加福建省晚季水稻新品种组合区试,平均产量6046.Ikg/hm’,比对照汕优桂32平均产量5346.skg/hm’增产699…  相似文献   

12.
鄂籼杂1号是湖北省荆州市种子总公司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晚稻组合,1996年3月通过湖北省审定.经过多年制种实践,产量逐步提高,1998年以来在荆州市大面积制种(每年700 hm2左右)连续获得了高产稳产,平均单产稳定在3.03 t/hm2左右,最高单产达4.72 t/hm2.总结了其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江西科源种业在江西进行了500 hm2 Y两优5867制种生产,平均单产达2.1 t/hm2,最高单产3.3 t/hm2.结合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在江西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T优5537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培清 《杂交水稻》2005,20(2):27-28
2002-2004年在福建尤溪、松溪和泰宁制种T优5537共111.6 hm2,平均单产2.95 t/hm2,最高单产4.95 t/hm2.初步掌握了新组合T优5537双亲特性及作早稻、中稻和烟后稻制种的特点,提出了高产制种的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特优77是漳州市农科所于1991年用龙特甫不育系与明恢77恢复系配制而成,1998年早季通过漳州市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2年以来,先后在云霄、龙海等地大面积种植,1998年早季漳州市推广0.67万hm2以上,龙岩市每年亦推广1300多hm2。厦门同安区也有较大面积种植,且作为早杂优组合推广。该组合在各地表现中熟、高产、稳产、较抗稻瘟病,适合闽南做早、晚稻种植。l特征特性特优77属基本营养型,做早稻栽培3月上旬播种,全生育期130d左右;晚稻7月中旬播种,全生育期115~118d。株型集散适中,分案力中等,叶片较挺直,株高90~95cm,每666…  相似文献   

16.
秭归县严坪基地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稳产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秭归县严坪基地从1997-2004年累计制种223.6 hm2,连续8 a获得优质高产稳产,平均单产4.22 t/hm2,最高单产达6.25 t/hm2.总结了该基地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稳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5—2006年在湖南澧县王家厂乡试制T优597组合0.8 hm2,平均单产3.5 t/hm2,最高单产4.1 t/hm2。针对T98A的特征特性,提出了提高母本抗倒能力、加强肥水管理及巧施“九二○”等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2016,(5):23-24
泰丰优20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2015年春、夏季利用优质高产制种新技术,在海南省乐东县和湖南省芷江县制种泰丰优208共47 hm2,平均产量3.03 t/hm2,最高单产达3.45 t/hm2。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组合五优308制种,应选择海拔较高、土质偏粘性、肥力水平较高的基地进行,在湘东地区花期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初,采用两期或三期父本方式,母本每公顷播种量52.5kg,并防止母本早衰等。研究表明,采取以上措施制种,母本结实率分别较用一期父本制种提高了6:3%和5.4%,种子裂颖粒率分别下降了7.4%和7.6%,制种产量达到4t/hm2以上,精选损耗8%左右,发芽率达85%。  相似文献   

20.
宁都县两系杂交稻秋制大面积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西宁都县1996-2007年12 a间秋制两系杂交稻早、中、迟熟组合18个共2 015.9 hm2,平均单产达3.065 t/hm2,种子99%以上达1级良种标准.介绍了该县两系杂交稻优质高产、低成本秋季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