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桐梓县努力抓好这项工作,创造了易地扶贫搬迁的"花园典型"。文章以贵州省桐梓县为例,介绍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推动桐梓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正2个贫困乡镇、34个贫困村、69270人脱贫出列,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200元标准,21224户脱贫对象全部享受1项以上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帮扶……一串串数字展现出会泽县2016年脱贫攻坚取得的辉煌成就。去年,该县紧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新思路,强化措施,重点在易地搬迁、产业发展、教育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圆好群众安居、致富、就业三个"脱贫梦"。易地搬迁圆"安居梦"。该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  相似文献   

3.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扶贫最有效的方式之一.2010年以来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巨大的成效,本文总结了2010年以来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在基本做法和实施方式方面的一些新的变化,并多方面分析并评价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成效,最后对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基本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是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通过搬迁的方式让贫困人口提高生计能力,获得发展的一种脱贫手段。它是精准扶贫中解决贫困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在新时代蓝田县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困难,笔者认为当下应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拓宽农户就业机会、提高政策执行力、做好目标农户思想工作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针对易地搬迁扶贫后续发展取得的成效进行简述,从易地搬迁扶贫后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解决搬迁人员后续发展就业问题、实现公共设施和服务均等化、提升搬迁人员自主脱贫能力等解决对策,目的在于有效解决易地搬迁扶贫后续发展问题,从而确保搬迁后人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消除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边远山区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和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易地扶贫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总结了2004年以来定西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认真分析了全市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助推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定西市如何更好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更有效地助推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五个一批"之一,也是最主要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现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由"搬得出"向"稳得住"以及可持续发展转移。本文通过选取云南省7个典型安置区作为调查样本,采取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搬迁农户收入来源与结构、养老、社区文化与管理等方面开展调查,深度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当前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和移民后续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更好的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易地扶贫搬迁实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通知明确,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按规定取得的住房建设补助资金、拆旧复垦奖励资金等与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的货币化补偿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免征个人  相似文献   

10.
<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易地扶贫搬迁实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意见》明确,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按规定取得的住房建设补助资金、拆旧复垦奖励资金等与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的货币化补偿  相似文献   

11.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确定的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重要一环。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成败,与精准扶贫的成败息息相关,更关系到精准扶贫地区社会整体的稳定与发展。围绕易地搬迁人口社会融入的真实状态、现实困境和迷惑以及思考,针对该问题对云南省会泽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了实地调查访谈,并结合调查实际和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漳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一号工程""首位工作"来抓,在全国妇联和省市有关单位的倾力帮扶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该县按照"1+19+4"精准扶贫方案,深化落实"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五个一批"工作和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紧盯68个贫困村、11484户、5.14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从全面推进阶段进入到集中总攻阶段,坚持推进脱贫攻坚与巩固脱贫成果成为河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基于河南省脱贫攻坚实践,全面总结了河南省在实施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深入剖析贫困户自主脱贫能动性不足、金融扶贫信用风险比较高、易地搬迁的移民就业负担重、产业扶贫持续性脆弱和健康扶贫的预防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甘肃省广河县把易地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举措,以该县三甲集康家村易地搬迁为重点,综合考虑基础配套、公共服务、产业培育、技能培训、群众增收等多种因素,积极探索易地搬迁与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扶贫新路子,努力让贫困群众下山入川奔小康,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和一致好评。聚力规划选址,确保搬迁群众"挪穷窝"在搬迁选址上,改变以往低成本选址的模式,紧贴全镇中心区域,在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条件便利的川区"黄金地段",对山  相似文献   

15.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举措,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如何有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确保搬迁对象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这对贫困山区来说,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忻城县在十年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并就存在的困难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为贫困山区做好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有益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为帮助西藏地区群众早日摆脱贫困,自治区政府把推进扶贫开发作为强基惠民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已在西藏部分地区取得显著成效。以昌都市卡若区沙贡乡为例,在实地调研了该乡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其贫困状况、贫困发生原因,从发展产业、生态补偿、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教育、社保兜底与医疗救助等方面总结了沙贡乡的精准扶贫措施。最后,从建立动态跟踪管理评价机制、巩固完善强基惠民措施、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和开展思想教育增强主动脱贫意识方面提出了巩固脱贫成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把扶贫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新高度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新理念,而易地扶贫搬迁成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影响移民生计可持续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强调指出提升搬迁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性,提出应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搬迁农户思想文化素质、建立健全组织动员机制,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建立合理多元扶贫融资机制等方面去提升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标志性指标,异地搬迁是解决农村贫困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凯里市异地扶贫搬迁主要成效与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异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政策概览     
《农民文摘》2020,(1):4-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2020年六大民生看点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这次会议提出了诸多民生举措。1.脱贫攻坚: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会议指出,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抓牢责任落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写—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抓牢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重点攻克"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力量解决好剩余贫困人口、贫困县的脱贫问题,确保全部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所有贫困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加大产业就业扶贫、生态补偿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