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lelenchusxylophilus.侵染松树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松树病害。由于松材线虫隐蔽危害,媒介昆虫羽化期长,加之病害扩散蔓延的途径多,速度快、范围大,防治工作极其困难。因而,加强对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2.
松材线虫病研究综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对松材线虫病的分布、症状、寄主种类,病原松材线虫、媒介昆虫、线虫-天牛-松树3者关系、病害传播与侵染来源以及防治对策等8个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浅谈松材线虫病监测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枯萎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所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笔者介绍了该病的危害情况、危害症状、传播途径,提出了通过清理病死树、诱木防治传媒天牛、诱捕器诱杀传媒天牛、喷药防治、树干注药防治、生物防治、病材处理等进行监测、防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是世界性检疫对象。具有为害性大、传播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号称松树的“癌症”。而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形体微  相似文献   

5.
浅谈镇江市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敏敏¥镇江市多管局浅谈镇江市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敏敏(镇江市多管局,212000)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是松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自1982年...  相似文献   

6.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侵染松树引起松树死亡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对全国范围内的松林造成严重的威胁。阐述了松材线虫发生及防控的现状,提出了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对策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基层生产单位在松材线虫的检疫和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粤东林业科技》2005,(2):42-43
我市濠江区自去年以来陆续发生松树枯死现象,经省权威机构鉴定确认为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所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马尾松、黑松、黄松、赤松、海岸松和黄山松等松属植物,在国际国内被列为重要的检疫对象。现将松材线虫病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病在中国的流行现状、防治技术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重大的检疫性森林病害。北美洲被认为是松材线虫病的原发地,亚洲是松材线虫病流行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其中中国是目前遭受松材线虫病威胁最严重的国家,病害已经在我国十多个省区造成了大面积松树死亡,现有6 000万hm~2松林正面临着松材线虫病大流行的威胁。目前在我国采取的防控技术主要是围绕3个关键环节,即病害检疫和疫情监测、疫木除治、媒介昆虫防治,此外还有一个主动防病措施,即树干注射。本文在对现有各项防控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无论是在病害尚未发生的区域还是在已经发生的区域,在防控对策上都应该把病害检疫、疫情监测、疫木除治作为病害防治的核心措施,其他如媒介昆虫化学防治、引诱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作为防控松材线虫病的辅助方法,有选择性的、有针对性地加以应用。树干注射剂可在古树名木保护或重要生态区的松树上采用。尽快培育出抗松材线虫病的乡土松种品种,是松材线虫病防控的重要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9.
镇江市于1985年发现松材线虫致病松树以来,该病迅速扩散蔓延,给当地的经济和生态造成了重大损失,成为江苏省松材线虫病发生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镇江市多个县、区为松材线虫病疫区。自从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以来,镇江市积极采取行动,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控松材线虫的方法。包括开展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加强松材线虫检疫、感病松林病死松木清理、传播媒介林间施药防治和引诱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开展营林措施防治。经过多年的防控实践,从2009年开始,镇江市各辖市、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都呈现双下降趋势,镇江市松材线虫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森林病害。本文对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生理生化响应、松树抗松材线虫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抗病反应对松材线虫定殖影响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日本树干注入剂的应用及最新进展梁细弟(浙江省林业厅森防检疫站杭州310004)松材线虫病是松树上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该病的特点是病原线虫通过传播媒介松墨天牛携带而扩散蔓延。在我国部分省市该病已成为威胁极大的森林自然灾害。树干注入剂防治松材线虫病在日本已...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病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彬 《广西林业》2007,(1):45-45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长萎蔫病,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导致松树木质部组织细胞受到破坏,水分输导受阻,呼吸作用加强,树脂分泌减少直至最后停止,蒸腾作用减弱至松树迅速死亡。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虫害,通常感病后40天左右即可造成松树枯死,3~5年可摧毁成片松树,被列为重要的危害性森林病害。  相似文献   

13.
刍议枯死松树的天空地协同监测技术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死松树及时精准监测是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基础,传统人工线路踏查难以保证全覆盖和高时效。高空间分辨率的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可以快速采集区域级地表覆盖数据,获取单木与树丛级森林资源健康状态信息,服务于枯死松树监测;地面调查是航天和航空遥感技术应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对松材线虫病疫情遥感监测必不可少的工序。枯死松树的天空地协同监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天空地遥感技术互为补充的集成运用,是提高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工作实时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保障,不仅可为精准监管森林资源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也是完善和丰富现有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体系、实现松材线虫病疫情早期发现以及疫情处置监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冯士明 《云南林业》2004,25(4):19-19
松材线虫病(Buraphelenchus sylopilus)又称松材线虫萎蔫病,是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所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该病危害的毁灭性在于:病原适生范围广,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寄主植物种类多,病害传播蔓延迅速,常常猝不及防;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被称作松树的“癌症”,为国  相似文献   

15.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国内正遭受其严重威胁。文章在分析广西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形势严峻的基础上,介绍了围绕病害检疫与疫情监测、疫木清理及管理、媒介昆虫松褐天牛防治上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以及近年来,广西在防治工作方面的亮点及取得的成效,为今后应对松材线虫病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松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而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试验表明,松材线虫病病原是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组织病理学研究看出,树脂道泌脂细胞最先受到线虫侵袭,薄壁细胞的死亡是寄主最初的组织病理学反应。松苗皮层薄壁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表现出核染色质浓缩,核变形,降解,解体等细胞凋亡。纤维素酶作为松材线虫的致病物质参与早期寄主发病过程.线虫伴生细菌产生活性毒素。管胞空穴化造成输水堵塞致使受害松树死亡。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在致病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可以认为,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和伴生细菌共同侵染引起的复合侵染病害。  相似文献   

17.
杨世先 《中国林业》2010,(16):44-44
<正>松褐天牛是松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直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防治不及时,可导致松材线虫病的蔓延。特别是江苏省南京市发现松材线虫病以后,它作为松材线虫病这种毁灭性检疫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与病原线虫相辅相成造成大量松树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8.
松材线虫是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松树病害.1994年,松材线虫病害侵入广德县,当年发病面积62.3公顷,典型病死木51株.现发病面积为59.9公顷,典型病死木11株.从2000年开始,广德县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正式纳入苏浙皖鲁松材线虫病工程治理项目,项目区有林地面积11.5万公顷,其中松树面积2.6万公顷.几年来,广德县本着"预防为主,防治并重,清除病源,严格封锁,可持续控制,积极扑灭"的原则,综合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松树枯萎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原来广泛分布于北美地区,但在原产地并未造成严重危害。1905  相似文献   

20.
《云南林业》2002,23(6):2-2
不久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并提出了在我省贯彻落实的意见。国办、省办两个《通知》的下发,为我省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除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两个《通知》的精神,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切实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除治工作。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有松树的“癌症”之称,在国内外均被列为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病一旦发生,不但防治工作耗资巨大,而且目前尚无根本有效的除治办法。我省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