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溆浦县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适宜经济林生产。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经济林生产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来抓,突出在“五一化”上做文章,经济林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富山富民富县的重要支柱。1994年,被林业部授予“经济林生产先进县”。到1996年,经济林总面积达到5.73万多公顷,全县农村人.均O.08公顷;经济林产品年总产值达到2亿元,人均经济林收入300元。涌现出一批人均经济林收入500元的乡、千元村、万元户。一、布局科学化。科学、合理的布局是市场经济对经济林生产提出的要求。在发展经济林生产时,对…  相似文献   

2.
深秋,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乘车前往慕名已久的壶关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固村乡。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透过车窗看到两边挺立着笔直的毛白杨,好像两列整齐的卫队欢迎我们的到来。固村乡是一个以农为主靠天吃饭的穷山区。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从实际出发,大抓造林绿化,大抓经济林发展,经过近10年的努力,改变了贫困的面貌。现在的固村乡山山松柏翠,凹凹梨果香,村村树成林,致富奔小康。全乡耕地面积1.5万亩,有林面积就达3.2万亩,其中经济林占1万亩,人均达到1.1亩。全乡年产果品420万kg,年人均林果收入508元。1995年3…  相似文献   

3.
桐柏县朱庄乡位于桐柏山北麓,属深山区,全乡自然特点:八山一水一分田。偏远闭塞,落后贫穷,每年拖欠教师工资情况严重,历年分配的大中专教师,都不愿到这里任教。 九五年春,乡政府决定把学校周围已进入盛果期的经济林山坡划归各学校,乡里派一名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和管理,山坡上所有收入归学校支配。今秋时节,果子飘香,经济林木收入达88万元,除补发全乡220名教师工资外,还剩余20多万  相似文献   

4.
张凡  于文军 《国土绿化》2008,(10):60-60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宁夏固原市将“两杏一果”等林业后续产业培育做为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目前,全市共有以杏树为主的特色经济林104万亩,果品总产量47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8600万元。到2013年,全市计划新增经济林面积36万亩,总面积达到14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3亿公斤,总产值达到6亿元,使全市农民人均来自经济林的收入提高到4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云南有经济林树种200多种,现有经济林1385.8万亩,产值约6.88亿元。一些经济林木已建成基地。云南的经济林发展存在着资金短缺等六个问题。计划全省在巩固提高原有经济林基地的基础上,扩建1000万亩商品经济林基地,到2000年产值达12—15亿元。为此应采取品种改良等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村乡位于山东省郯城县西南,沂河东岸,南与江苏省邳县接壤。这里以广种银杏而闻名,被誉为全国银杏第一乡。全乡有27个行政村,7700户,31600人,粮田面积22500亩,人均0.71亩。银杏种植面积11800亩,其中银杏丰产林3000亩,银菜间作3000亩,银粮间作2000亩,银杏园3000亩,银杏苗圃800亩,银杏林网、带长54华里。初步实现了户户有银杏树,村村有银杏园,银杏林网遍布全乡的格局。目前,全乡结果银杏树达21000棵,年产于白果80万斤,收入1000多万元,人均30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35%。新村乡素有“银杏之乡”的美称。据记载,该  相似文献   

7.
人均1亩经济林、1亩竹林的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宁国县,近年来又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步伐。现全县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5.3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8.1%,经济林产品产量达3.4万吨,是“五八”规划前的四倍;经济林产品产值达1.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2%。全县农村人均经济林收入220元,依靠经济林致富达小康农户占70%以上。  相似文献   

8.
在民主改革后的40多年里,西藏自治区先后引种了苹果、梨、桃、柑桔、板栗、杏子、茶树、油桐、花椒、核桃等多种经济林品种。全区有38个县栽种经济林木,栽培面积达5万多亩,各种经济林木120万株,年产各类干、鲜果品750万公斤,年产值约5000万元。与民改前相比,栽培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9.
皮山县始终坚持把发展林果业作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远期目标大力实施,并把林果园艺业的大发展作为当年增加农牧民收入新的途径咬住不放,目前,经济林面积已经超过1.4万公顷,广大群众已从这些“摇钱树”上得到了实惠。石榴让皮亚勒玛乡脱贫了石榴主产区皮亚勒玛乡认准石榴产业,靠石榴产业脱贫致富。近年来,该乡仅靠种植石榴脱贫的就有523户,共2082人,依靠石榴致富的有351户,共1452人。目前,全乡依靠石榴产业已完全摆脱了贫困,石榴产业已成为该乡农牧民绿色银行和增收的支柱优势经济。截止2001年底,该乡已建成石榴基地1200公顷,挂果面积达667公顷。当年生产“皮亚曼”石榴800吨,石榴产值达600万元,占全乡总产值的50%。全乡人均收入1856元,其中石榴收入1026万元。2001年,该乡兰干库勒村仅石榴一项就实现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占到该村人均纯收入1880元的50%还多,在各业总收入中所占份额最高。该村的农民吾布力卡斯木依靠石榴产业搞营销,5年挣了40万元。今年,他们家花了22万元新盖了一套300多平方米的平房,房子的装修在全县也是数得上的。同村的农民胡冬白地吐送,是皮山县远近有名的富裕户。2000年,他卖石榴...  相似文献   

10.
空山乡地处四川省通江县北部,距县城106公里,是全县最边远的乡镇。该乡丰富的林地资源和独特的湿润气候是发展林业的良好条件,大面积的坡耕地也为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发展生态经济林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空山乡核桃、板栗等得到迅猛发展。2002年全乡林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其中仅核桃、板栗两项总产值达200万元,人均收入321元,中药材及其它林副产品产值100万元,人均160元。干果已成为全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使“空山核桃”、“空山板栗”形成全乡经济的支柱,空山乡按照“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国营六万林场冲破发展林业的传统框框,改变了以“原料型”发展林业的观念,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优势。林场经济总收入4581万元,分别比1991年和1992年增长84.6%和20.8%;多种经营、经济林、场办工业三项总收入3186万元,占全场总收入的69.5%,比上年提高9.5%;其中工业收入2438万元,比上年增长574%;人均年收入达到39423元,年人均利润13795元。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桑植县把经济林生产与开发利用作为林区乡镇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来抓,走“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培植龙头促发展”的发展之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县经济林木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的7.2万亩,发展到45.12万亩,实现了全县人均1亩经济林的目标,经济林产业年总产值近1.2亿元。一是基地健康迅速发展。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在五道水、八大公山、陈家河、方家村等乡镇兴办黄柏、粽叶、柑桔、茶叶、板栗等项目的示范基地,以样板引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龙头引进成效显著。县林业局等有关职能部门,通过简化办事程序,优惠规费收费、优化产业环境,提供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等手段,着力引进和培植骨干龙头企业。采取“公司 农户”的模式,由政府组织,职能部门牵头,“统一指导生产,统一销售价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销售,统一协调资源”。目前,全县长期和季节性经济林产品加工户已发展到5400多户,其中有一定规模的加工大户有346家,加工转化率由过去的15%提高到70%以上。粽叶、茶叶、黄柏、厚朴、竹制酒桶等多个品种受到国内外市场和顾客青睐,初步实现和形成了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格局。三是销售网络不断拓宽。经济林产品营销队伍活跃在全国各地,先后...  相似文献   

13.
凌云县玉洪瑶族乡,全乡12个村,有11个村居住土山地区,山地宽阔,是发展八角、杉木等经济林木的极好地方,又是“凌云白毫茶”的故乡。1986年春以来,玉洪乡党委和乡政府,在农村整党工作的推动下,根据本乡的特点,抓住八角、杉木、茶叶等三大优势为主攻方向,开展扶贫工作,建立商品生产基地,经过一年来的艰苦努力,全乡完成了全垦  相似文献   

14.
辛荑,又名望春花、玉兰花等。金寨县有相当数量的野生分布,尤以铁冲乡最广。全县年产辛荑花1万kg以上。辛荑多生于海拔200m以上的平原、丘陵山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种子有休眠特性,需低温砂藏4个月方  相似文献   

15.
辛荑,又名望春花、玉兰花等。金寨县有相当数量的野生分布,尤以铁冲乡最广。全县年产辛荑花1万kg以上。辛荑多生于海拔200m以上的平原、丘陵山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种子有休眠特性,需低温砂藏4个月方  相似文献   

16.
陇南经济林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陇南经济林发展现状陇南是甘肃省经济林建设大区,独特的区域气候,不但适宜大规模发展经济林,而且能够生产出全省及全国有名的名优特新产品。多年来的开发,陇南经济林果建设已具规模。据统计:全市经济林果面积已发展到250万亩。其中,从1996年开始,新发展了100万亩,在全市农业人口中,人均已达1亩。有100万亩进入结果期,年产各类经济林果品10万吨,产值2.6亿元,全市人均100元。其中花椒已发展到85万亩,年产量0.5万吨,,产值8000万元;核桃已发展到135万亩,年产量11.2万吨,产值6亿元;苹果已发展到25万亩,年产量4万吨,产值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信阳县邢集乡有宜林荒山5.9万亩,已绿化5.6万亩,其中用材林3.6万亩,经济林2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方庄、高堰、尖山、卞楼、周楼、罗楼6个村。特别是从1990年起,全乡广大干群战天斗地,挖山不止,完成了工程造林  相似文献   

18.
秦安县是我省重要的“花牛苹果”和各种鲜桃外销基地。经过10多年的发展,瓜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以苹果为主,桃、梨、杏、李、花椒、葡萄、草莓、设施油桃等多果并举的经济林面积已达到47.2万亩,农民人均达1亩。年产果品9600万公斤,花椒总产量176万公斤,果椒年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13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2.4%,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干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之路。1997年,秦安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林果支柱产业建设十强县,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2002年被国家林…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冬,南乐县栽植了以短枝矮化红富士为主的优质苹果树709万株,面积达10万余亩。几年来,这个县林果生产已见成效,1997年、1998年苹果连续两年获得丰收,经济效益超亿元。仅此一项,全县财政收入可增加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00元。1996年,省、市经济林现场会在南乐召开;1997年,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全国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县”  相似文献   

20.
内乡县板场乡位于伏牛山腹地的深山区,林业资源丰富。全乡1.2万多人,人均耕地0.5亩,人均宜林山坡17亩。1990年林业收入占全乡农业总产值450万元的39.5%。1988年以来,板场乡林果站以改革为契机,根据发展林业生产的需要,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林、工、商系列化服务,有力地推动了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产品优势向商品优势、商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三年来,通过服务工作的开展,林果站自身积累12.8万元,上交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