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G·E)决定作物在多生态环境中产量性状的稳定性,研究红花G·E互作效应对花瓣产量稳定性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用7个红花品种,4个试验点,3次重复,测定各品种花瓣产量,运用AMMI模型对红花品种的基因型、环境及G·E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基因型、环境及G·E互作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基因型占总变异的15.94%、环境效应占16.29%,G·E互作效应占47.64%,表明G·E互作效应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远大于基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主成分计算出基因型稳定性参数(Dg),顺序为‘YN1805’‘YN2057’‘YN512’‘YN495’‘YN1959’‘YN2527’‘弥渡红花’(CK)。运用AMMI模型有效地解释了红花品种产量性状的基因型、环境和G·E互作效应。根据产量、稳定性参数及AMMI模型分析结果,高产而又稳定的品种有‘YN1805’和‘YN2057’,高产而又不稳定的品种有‘YN512’和‘YN1959’,不高产也不稳产的品种有‘YN495’、‘YN2527’和‘弥渡红花’(CK)。在红花生产中,应选用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甘肃省大豆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效率,利用大豆区域试验数据,从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分析出发,对甘肃省大豆新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鉴别力进行全面评估。本研究采用AMMI模型与GGE双标图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9个大豆品种在5个试验点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中主成分值(IPCA1、IPCA2)占总变异平方和的95%;其中‘中黄318’属于高产稳产性品种,而‘陇黄3号’和‘铁丰31’虽然产量较高,但其稳定性中等,适合在特定区域栽培。在5个试验点中,凉州分辨力最强,镇原分辨力较弱。综合运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法,能够更准确直观地反映各品种生产力、稳定性和适应能力,以及在不同试验区域的分辨能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AMMI模型分析饲用燕麦干草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6)
应用AMMI模型,对17个饲用燕麦品种在西藏自治区4个试验点的稳定性、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点和品种的选择都具备代表性,AMMI模型中的IPCA 1轴和IPCA 2差异均显著,可以较好的分析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贝勒2、太阳神、甜燕麦属于高产稳定型饲用燕麦;达孜试验点分辨力最强,当雄试验点分辨力最差。海拔对燕麦的生长有一定影响,4 000 m以下海拔不是影响燕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海拔4 000 m以上,随着海拔的增加燕麦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用AMMI模型分析杂交水稻基本性状的稳定性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以近年来生产上的5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配组成45个F1, 进行3地点试验; 运用AMMI模型对产量、穗粒性状等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 各性状G×E互作均达到显著水平; 产量及大部分性状的变异以环境效应为主, 其次是基因型效应, G×E互作效应最小; 千粒重的环境效应和基因型效应相当. (2) 互作效应的构成, 即"线性作用/非  相似文献   

5.
AMMI模型对啤酒大麦品种稳定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诚  艾尼瓦尔  李兰珍  靳正中  曹连莆 《种子》2005,24(10):73-74,86
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dditive main effect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 model,简称AMMI型)是对作物区域试验中品种(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的有效方法.本文应用AMMI模型结合双标图和稳定性参数Di(j)对新疆啤酒大麦第六轮区域试验的产量数据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有关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可供育种和生产单位参考.实践证明,应用这种方法分析区域试验的资料,会对品种评价更加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6.
基于HA-GGE双标图的甘蔗试验环境评价及品种生态区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遗传力校正的GGE双标图(heritability adjusted GGE,HA-GGE),分析基因型(G)、环境(E)、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对产量变异的影响,对14个试验点的分辨力、代表性和理想指数进行分析,并对这些试验点的生态区进行划分。结果表明,甘蔗试验环境对产量变异的影响大于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互作因素中以环境×基因型的互作效应最大,基因型×年份的互作效应最小。广东遂溪(E3)和广西崇左(E6)为最理想试验环境,对筛选广适性新品种和鉴别理想品种的效率最高;福建福州(E1)、福建漳州(E2)、广东湛江(E4)、云南保山(E11)、云南临沧(E13)、云南瑞丽(E14)为理想试验环境;广西百色(E5)、广西河池(E7)、海南临高(E10)、云南开远(E12)为较理想试验环境;广西来宾(E8)、广西柳州(E9)为不太理想的试验环境。根据HA-GGE双标图分析结果,可将我国甘蔗生态区划分为3个,即以广西百色、河池、来宾和柳州为代表的华南内陆甘蔗品种生态区,以云南保山、开远、临沧、瑞丽为代表的西南高原甘蔗品种生态区,涵盖福建福州、漳州、广东湛江、遂溪、广西崇左等试点的华南沿海甘蔗品种生态区。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云南省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水平条件下的优良新品种,为该区域玉米新品种精准推广和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9个玉米品种(系)在云南省15个试点的区域试验籽粒产量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系)在云南省不同试点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综合评价参试地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均对参试品种产量产生极显著影响;综合产量、AMMI模型分析及GGE双标图结果,G3(文17-115)、G6(文15-5851)和G5(文17-5313)属较理想品种;E15(普文镇试验点)和E2(石林县试验点)是综合性较好的试点,均具有较强的区分力和代表性。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品种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两种方法优势互补,可以用来作为全面有效地评估品种和试点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8.
大粒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的AMMI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AMMI模型分析了2015-2016年国家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荚果产量数据,结果表明,品种、试验地点、品种与试验地点互作、交互效应主成分值(IPCA)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花生品种在各试验地点的稳定性和不同试验地点对品种的分辨力差异较大,开农705的稳定性参数最大(Dg=32.9718),对照品种花育33号的稳定性参数最小(Dg=11.3287);8个花生品种中高产稳产的品种是商花11号和郑农花15号,产量高而稳定性一般的品种是开农705和龙花二号,稳产但不高产的品种是花育33号;19个试验地点中山东日照和河南洛阳的分辨力强,河南漯河和安徽固镇的分辨力较差。  相似文献   

9.
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区试品种(系)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区域试验中北部冬麦区冬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以2014-2015年度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冬小麦品种(系)区域试验产量数据为资料,应用AMMI模型对小区产量的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定性最好的为农大3486、京农12-79,较好的有科遗4174、长6794、中麦93,较差的为航麦109、晋太102、众信7198;试点以天津武清、山西榆次、新疆阿拉尔、河北遵化、山西屯玉分辨力较高,河北固安、河北滦县、北京顺义、北京昌平分辨力较低。在对区域试验中品种(系)稳定性和试点的分辨力进行判定时,综合使用双标图和稳定性参数两种方法,既直观又准确。  相似文献   

10.
《种子》2020,(9)
利用AMMI模型对2017年湖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中的8个马铃薯品种,7个试验地点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参试品种的稳定性及丰产性,评价试点的鉴别力。结果表明,HB 2010 XS 6和HB 2010 XS 3属于高产稳产品种,适合在湖北省二高山以上地区推广;HB 201079-1属于产量高,但稳定性差,适合在特定区域种植的品种。各试点的鉴别力顺序为:建始巴东五峰恩施兴山竹山利川,其中对品种选择性最高的地点是建始,代表性较强、选择性最低的是利川。AMMI模型中的主成分值,共解释总互作平方和的90.15%,更有效地分析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