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盘山县的胡家、大荒、沙岭等农场施用硅肥效果调查,证明了施用硅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及抗逆能力;同时,分析论证了水稻施用硅肥增产、抗逆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对八一农大、许博士、秦皇岛领先科技、佳木斯三兴4种生物硅肥开展了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抗病性,但效果不显著;施用硅肥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实现增产作用。四种硅肥中,八一农大生物硅肥增产效果最明显,基肥施硅处理产达605.5 kg/667 m^2,比对照增加55.4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硅肥在寒地水稻上追施效果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寒地水稻进行不同用量追施硅肥试验,研究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肥作为追肥施用后,水稻的生育期有所缩短,提高了水稻的抗性,平均产量增加4.06%,在4个处理中,以追施硅肥旺35 kg/667 m2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5.18%。  相似文献   

4.
水稻施硅肥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的硅肥、不同施入量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硅肥,可提高整体素质,增产增收,稀林索硅肥用量50kg/667m2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硅肥对本溪地区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育期、生物学特性、产量、抗倒伏、抗病虫等方面对水稻施用硅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明显,并在抗倒伏、抗病虫、生育期提前等方面也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3个不同的硅肥施用量对7个生产上的水稻主栽品种进行了稻瘟病、生长及产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对穗颈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水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应,但存在品种间差异,其中以施用225 kg/hm2效果最好;施用硅肥防控稻瘟病安全环保,有利于绿色食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对水稻施用硅(Si)肥进行试验研究,初步探索出水稻施用硅(Si)肥最佳量,及对水稻生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Si)肥最佳量为25 kg/667 m~2,增产幅度列为第一位。硅(Si)肥一次施用可保持2 a,即降低成本,又有较好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硅肥对水稻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特选取五种不同比例的硅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硅肥可增产0.73﹪~12.55﹪,使褐变穗病情指数下降9.16﹪~21.06﹪。综合效果看,"森屿牌"硅肥300㎏/hm2做底肥效果最好,增产955.35㎏/hm2,增产率为12.55﹪,增效1 624.10元/hm2。  相似文献   

9.
水稻施用硅钙肥试验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生长发育需要多种元素,硅钙肥是水稻生育的基础,而硅肥是水稻需要的第四大元素,水稻底肥施用硅钙肥利于水稻生长发育,植株健壮,茎秆坚硬,叶片挺实,生育后期功能叶片持绿色性强,光合作用率高,增加干物质积累,利于改善穗粒性状,增强水稻抗逆性,提高产量及稻米品质。通过对水稻施用硅钙肥试验效果研究,初步得出硅钙肥最佳施用量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硅肥对水稻增产提质抗病虫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减一增"目标下的农业生产要打破常规的惯性思维,科学布局;在减少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合理施用硅肥来实现稳产增产。本文综合阐述了硅肥施用对水稻增产提质,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以及对重金属镉吸收转运的影响,使广大稻农意识到使用硅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硅肥的作用     
硅肥在农作物营养上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施用硅肥,尤其是在喜硅酸植物(如水稻)上应用,效果更好,一般可增产6%一15%。硅肥的作用一是能促进作物对氮的吸收,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试验证明:根据地力情况,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硅肥,都比单施氮肥增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配施硅肥效果更为明显,不仅能抑制作物呼吸作用,还能防止因高氟而造成的作物徒长和倒伏。二是硅肥能改善作物的磷素营养条件,促进新陈代谢。当土壤缺速效磷时,施用硅肥可使土壤中固定的磷得到活化,变成可给态。如果土壤中磷素过…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施用硅钙肥与常规施肥以及八五四农场当地硅肥做对比试验,研究硅钙肥在八五四农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硅钙肥与常规硅肥分别增产19.4、10.9 kg/667 m2,增产3.28%、1.84%,硅钙肥处理比常规硅肥增产8.5 kg/667 m2,增产1.42%。从效益分析来看,硅钙肥处理和常规硅肥处理在单位面积收益、净增效益方面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比当地常规施肥增加效益38.6元和18.7元/667 m2;硅钙肥处理比常规硅肥处理增效益19.9元/667 m2。  相似文献   

13.
在承德县三家乡进行硅钙肥不同施用量及其施用方法对水稻生育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2 a施用硅钙肥试验研究,证明了水稻施用硅钙肥,肥效持久,增产显著,效果明显。硅钙肥施用量为25~30 kg/667 m~2产量效果较好,25 kg/667 m~2为最佳施用量,水稻增产效果明显,一次施用可保持2 a,既降低成本,又有较高的收入。  相似文献   

14.
继东亚地区和我国台湾省应用硅肥获得水稻大幅度增产的成功经验后 ,我国对硅肥的研究表明 :水稻是典型的需硅作物 ,每季每公顷吸收SiO2 量约为 2 2 5~ 12 75kg ,远超过水稻对氮、磷、钾吸收量的总和。福建省中低产稻田面积大 ,土壤有效硅含量普遍较低。随着稻区推广杂交水稻、产量与复种指数的提高 ,土壤中可溶硅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硅肥 (素 )营养不足已成为限制水稻高产和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硅肥有利于作物生长、促进光合作用 ,改善群体构态 ,提高抗病能力 ,并促进其对养分 ,特别是氮、磷的利用 ,对南方大量缺硅酸性土壤 ,施用硅…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硅素是禾本科作物正常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在缺硅土壤和喜硅作物上施用硅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如东县地处沿海,由于受石灰性成立母质和长期种植水稻、三菱、棉花等喜硅的影响,土壤有效硅(SiO2,下同)含量仅有115~120mg/kg,远低于作物生长的临界值250mg/kg。早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如东县就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上陆续开展了硅肥施用效果与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一般增产幅度达8.2%~12.6%。为了进一步拓宽硅肥应用范围,1995~1996年,又在大麦上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含硅、钙、镁、锌、硼、钼、铁、铜、锰等元素的肥料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提供寒地水稻生产中所需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依据,于2017年开展相关的试验工作。通过试验可知,随基肥和分蘖肥施用中微肥都能够增加水稻产量,以分蘖肥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其产量为617.12 kg/667m~2,其对水稻糙米率和精米率无明显影响,不宜在水稻生长后期施用此肥料,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7.
硅肥对国稻6号的生理影响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生产实践表明,硅有益水稻的生长发育,施用得当增产效果明显。试验结果表明,硅肥处理后,杂交稻国稻6号基部第一节间缩短,植株茎壁厚度增加,重量/长度比值显著提高。硅肥处理延缓了灌浆期功能叶片的衰老,提高了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PSⅡ能量捕捉效率(Fv,Fo),因而顶部三叶片的光合速率显著提高。硅肥处理的增产在于有效穗数及每穗实粒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高油大豆施用硅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硅肥是一种含有二氧化硅30%的、PH值呈中性或弱碱性的热性肥料。施用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蔬莱等作物上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在高油大豆生产中倘没有施用硅肥的技术措施,所以,我们开列先河,将硅肥在高油大豆生产中应用,以探讨研究出硅肥对高油大豆产量的表现,最佳施用量与效益如何?通过在土壤肥力不同地块上施硅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高油大豆有增产、增效作用,土壤肥力不同的地块上各有其产量、效益双增的最佳硅肥施用量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通过合理设立水稻生育时期不同氮肥施用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氮肥的最佳施用比例为3∶3∶4,相比对照及其他处理,该处理的抗逆能力、生育性状、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最好,理论产量达到757.94 kg/667 m2,增产率20.8%,净增效益243.05元/667 m2。  相似文献   

20.
硅肥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沈农265和丰优2000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硅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其中有效硅240 kg/hm2使沈农265显著增产,有效硅180 kg/hm2对丰优2000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从产量构成因素上看,施用硅肥能提高每穴穗数、一次枝梗上籽粒千粒重、二次枝梗上籽粒千粒重、每穗粒数。施用硅肥能显著改善稻米品质,主要表现为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显著提高,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降低。相关分析表明,两品种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有效硅施用量呈正相关。沈农265的稻米脂肪酸含量与有效硅施用量呈正相关,食味值与有效硅施用量呈负相关。有效硅施量在0~240 kg/hm2内,两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有效硅施用量相关不显著。综合考虑各处理稻米产量和品质,以180~240 kg/hm2的有效硅施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