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洪海林 《湖北植保》2015,(3):50-51,60
<正>咸宁市水稻种植面积148.12千hm2,其中:早稻41.5hm2,中稻64.4hm2,晚稻42.1hm2。稻飞虱是我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2014年我市稻飞虱发生面积174.1hm2,防治面积272hm2,挽回损失3 700.20万kg,实际损失727.99万kg。稻飞虱发生特点稻飞虱常年发生特点稻飞虱的发生与水稻种植类型的关系咸宁市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咸宁市水稻种植面积14.8万hm2,其中早稻4.15万hm2,中稻6.44万hm2,晚稻4.21万hm2。稻纵卷叶螟是咸宁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2014年稻纵卷叶螟在咸宁市属偏重发生年份,发生面积9.57hm2,防治面积17.7万hm2次,挽回损失2 987万kg,实际损失576.6万kg。1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原因1.1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3.
枝江市位于宜昌东部,荆州以西,为江汉平原与丘陵山区过渡地带,2013年水稻种植面积2.8万hm2,其中早稻0.7万hm2,中稻1_3万hm2,晚稻0.8万hm2,棉花种植面积1.6万hm2,小麦种植面积1.7万hm2,油菜种植面积1.9万hm2,柑橘种植面积2.1万hm2,蔬菜种植面积1.3万hm2。2013年病虫综合平均发生程度为中等,农作物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60.1万hm2次,防治面积72.1万hm2次。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荆州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3·67万hm2左右,其中早稻7万hm2,中稻18·67万hm2,晚稻8万hm2。病虫害是妨碍水稻高产、优质的关键因素,抓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对促进荆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持农村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稻瘟病是荆州市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对水稻品质要求的提高,优质稻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由此稻瘟病也越来越严重,给本地的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1发生特点荆州市稻瘟病平均每年发生面积约6·67万hm2,占种植面积的20%左右。其发生的主要特点是:一是…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荆州市主要的粮食作物,2012年水稻种植面积39.31万hm2,其中早稻7.21万hm2,中稻24.05万hm2,晚稻8.06万hm2。近年来,由于水稻病虫害的严重发生,使得粮食产量损失越来越重,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减少用药量,降低农药残留,今年在荆州区马山镇进行了水稻种  相似文献   

6.
枝江市地处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水稻种植常年为双季,2006年早稻种植6500hm2,中稻种植面积1.27万hm2,晚稻种植面积7300hm2,稻飞虱是我市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市常年为中等偏重发生,但2006年的发生为害时期之早,发生面积之广,田间虫量之高,为害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现  相似文献   

7.
2006年宜昌市第4代稻飞虱暴发成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辖5县3市6区,东部为江汉平源,西部为三峡山区。全市水稻种植面积8.93万hm2,其中早稻0.67万hm2,中稻7.46万hm2,晚稻0.80万hm2。2006年8月上、中旬第4代稻飞虱(其中褐飞虱占97.1%)在中稻上全面暴发,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达100%,百丛虫量8 600~21 000头。其中百丛虫量超过1万头的发生面积占60%,最高的当阳市河溶镇民联村3组1块中稻田百丛虫量达26万头。发生面积广,来势猛,虫量高,为害重,是历史上最为严重的1年。虽然经过组织全面防治,“穿顶倒禾”田块仍达19.7%,稻飞虱为害造成中稻产量损失10%~30%,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灾…  相似文献   

8.
2003年灵川县晚稻稻瘿蚊、二化螟大发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阳文军 《广西植保》2004,17(1):35-36
灵川县水稻病虫观察区位于灵川县灵川镇石子岭村 ,地理位置为北纬 2 5°2 5′,东经 1 1 0°1 9′,海拔1 68.2 m,地域较平坦 ,水田面积约 30 hm2 ,旱地面积 1 7.67hm2 ,为早稻—中稻—晚稻混栽区 ,在其周围为 66.67hm2 左右的连片水稻种植区域。石子岭村2 0 0 3年早稻种植面积为 1 6.93hm2 ,占全年水稻种植面积的 40 .3% ,中稻面积为 1 2 .33hm2 ,占 2 9.3% ,晚稻面积为 1 2 .8hm2 ,占 30 .4% ,中稻种植面积占的比例较大。1 发生为害情况   2 0 0 3年晚稻期间 ,石子岭村稻瘿蚊及二化螟发生普遍而严重。 9月中旬调查晚稻稻瘿蚊发生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9.
2006年宜昌市第4代稻飞虱暴发成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辖五县三市六区,东三县为江汉平源,西六县为三峡山区.全市水稻种植面积8.93万hm2,其中早稻667 hm2,中稻7.47万hm2,晚稻8 000hm2.8月上、中旬第4代稻飞虱在中稻上全面暴发,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达100%,百蔸虫量万头以上田块占60%,为8 600~2.1万头,最高的当阳市河溶镇民联村三组一农田百蔸虫量达26万头之多.发生程度之重,面积之广,虫量之高,来势之猛,历来罕见,是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 ,由于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 ,我市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上升 ,今年已达到 2 2 .4万 hm2 ,其中早稻 7万 hm2 ,中稻 6.5万 hm2 ,晚稻 8.8万 hm2 ,占整个水稻种植面积的 70 %以上 ,因此优质稻的病虫发生特点也就是我市 2 0 0 1年水稻病虫的发生特点。但随着水稻优良品种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 ,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和规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 0 0 1年又受到百年未遇干旱的影响 ,其特点更值得研究 ,现就具体情况作如下研究分析。1 优质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1 .1 总的发生特点今年我市优质水稻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五虫三病 ,即二化螟、三化螟…  相似文献   

11.
<正>咸宁市水稻种植面积148.01千hm2,其中:早稻41.46千hm2,中稻64.43千hm2,晚稻42.12千hm2。稻飞虱是我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2014年我市稻飞虱发生面积174.13千hm2,防治面积271.93千hm2,挽回损失37 001.82千kg。1稻飞虱发生特点1.1稻飞虱常年发生特点1.1.1稻飞虱的发生与水稻种植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恩施自治州位于鄂西南山区,常年种植水稻6.67万hm3左右,近年来因种植业结构逐步调整,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9年水稻种植面积6.66万hm3,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5.71%,稻谷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24.89%,水稻主要分布于海拔1200m以下的低山、二高山地区,均属纯中稻种植区。稻纵卷叶螟是恩施州水稻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近20年来大发生的频率高达70%,2009年全州大暴发,累计发生面积是水稻种植面积的2.6倍。  相似文献   

13.
李雄立 《广西植保》2000,13(1):32-34
1  1999年稻瘟病发生概况  百色地区 1999年稻瘟病严重发生。发生面积 3.5万 hm2 ,成灾面积 4186 hm2 ,绝收面积 990 hm2 ,经防治后仍损失稻谷 1.37万 t,其中以中稻为主的德保、凌云、乐业、田林、隆林和早玉米加晚稻 (其生长发育进度与中稻基本相同 )的靖西等县尤为严重。  经统计及与前 8a ( 1991~ 1998年 ,下同 )平均值比较 ,全地区 1999年稻瘟病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2 8.5 6 %,比 8a稻瘟病发生面积的平均值多 1.8倍 ,所占水稻种植面积的比例也是最高 ;成灾面积 4186 hm2 ,占 1991~ 1999年成灾面积总和的 97.2 %;绝收面积 99…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我省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作物面积和布局变化更大,今年种植棉花30万 hm2、小麦80万hm2、油菜120万 hm2、早稻26.62万hm2、中稻133.33万hm2、晚稻53.33万hm2、玉米53.33万hm2、水果24.8万hm2、蔬菜116.67万hm2、茶12.33万hm2、桑2.4万hm2、中药材  相似文献   

15.
郧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的鄂、豫、陕三省结合地带,属中稻产区,稻田主要分布在低山丘岭及河系两岸.2006年水稻种植面积6 700hm2,稻飞虱发生面积1万hm2次,其中第3代白背飞虱发生面积4 000hm2,第4代褐色虱发生面积6 000hm2.  相似文献   

16.
稻飞虱是监利县水稻上的主要虫害,2006年特大发生,是自1975年以来最严重的1年.据统计,中晚稻飞虱累计发生面积9万hm2,是种植面积的1.4倍.防治面积38万hm2(次),挽回粮食损失5.77万t.虽经过大力防治,但中稻"穿顶"面积仍有0.45万hm2,占中稻面积的5%,晚稻零星"穿顶",全县因稻飞虱为害造成粮食损失2.5万t.分析2006年稻飞虱大发生原因,总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州市中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州地处鄂北,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级市,所辖的曾都区是全省第1个单季中稻过吨粮的县市,主要的栽培模式是中稻小麦,无早稻和晚稻。全市常年中稻种植面积为11万hm2左右,产量达90余万t,中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70%。病虫危害是我市中稻生产中的重要障碍因素。受气候、作物品种布局和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稻病虫害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二化螟成为螟害之首;纹枯病成为病害之首;穗颈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曲病几乎是连年暴发。全市每年中稻病虫害发生面积在35~40万hm2,虽经广大干群的大力防治,实际损失仍可达4~6万t。在中稻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我市为偶发性病害,一般年份发生仅局限在库区部分落河田,发生面积小,损失也非常有限.2016年6至7月我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中稻淹水面积达1.95万hm2,占种植面积83.4%,引起细菌性基腐病大发生,田间出现大量的枯心苗,严重的成片腐烂死亡,周围一片恶臭.全市中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面积767hm2,实际损失1750t.  相似文献   

19.
秭归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 600hm2,主要种植在全县12个乡镇,海拔600m以上区域,属一季中稻栽培.稻瘟病常年发生1 000 hm2左右,是我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兴国县地处赣南的北部,水稻常年种植面积有2万余hm2,水稻螟虫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以三化螟为主,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经济作物的种植,三化螟的危害逐年下降,而二化螟的危害逐年加重,二化螟1990~1999年年平均发生面积1 000 hm2,2000~2007年年平均发生面积为6 800hm2,二化螟的发生危害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对水稻的安全生产构成较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