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美双与五氯硝基苯配施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配施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适宜比例、使用量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在玉米播种前拌种,2种药配施防效高于单荆,以1:1配施增效明显,混配拌种用药6~8g/kg,即可较好地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与危害,防效可达77.68%~85.36%。  相似文献   

2.
采用根宝种衣剂100倍、200倍对从玉米茎腐病株上分离的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的抑菌率分别为82.96%和62.78%;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的抑菌率分别为71.48%和67.78%。用根宝拌种,在人工接种Pa、Fg以及Pa+Pg的病土中,以接Pa菌的防效最好,对玉米苗期的地上部和地下部茎腐病防效分别为71.5%和75.6%,苗高增加11.18cm,根长增长1倍,对成株期的防效为79.72%。大田试验,用根宝拌种加多病宁喷雾防效达78.29%,比用多病宁拌种并喷雾的防效高39.45%,比不拌种的对照增产14.25%。  相似文献   

3.
生物农药防治玉米土传性病害药效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美国生产的BG-2、Soilgard两种生物农药和国内生产的生物型种衣剂(ZSB)对玉米茎腐病和纹枯病苗期和成株期的防治试验表明:两种生物农药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茎腐病菌在苗期引起的根腐病,其中BG-2对镰孢菌的防治效果高达55.14%;Soilgard对腐霉菌的防治效果达55.57%。BG-2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比ZSB好。田间试验表明:ZSB对纹枯病比对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好。1:40的种子包衣量为最佳。粉锈宁与ZSB混用比单独粉锈宁拌种防治茎腐病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茎基腐病是近年快速增长的小麦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小麦两熟轮作、秸秆还田较多的时候,最终导致田间小麦过早死亡或后期枯株白穗。为研究不同药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控效果,笔者通过播种时用不同种衣剂拌种、返青期不同药剂喷施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探索小麦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微肥与杀菌剂配施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ZnSO_4·7H_2O、MnSO_4与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配施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肥与杀菌剂配施,有利于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效。玉米拌种用量ZnSO_4·7H_2O6g/kg MnSO_46g/kg 50%福美双3g/kg 40%五氯硝基苯3g/kg,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效88.75%~92.17%,较微肥处理和杀菌剂处理分别增产4.77%~6.42%和6.25%~11.80%。  相似文献   

6.
<正> 一、病害防治 (1)根、茎腐病。紫花苜蓿、串叶松香草、菊苣等常有发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防治。(2)白粉病。白三叶、草木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常年秸秆还田及连作,造成小麦茎基腐病病菌有加重趋势,本文选用不同的杀菌剂进行小麦拌种,通过在小麦返青期、灌浆期、成熟期的调查,表明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超甜、糯玉米苗枯病及茎腐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苗枯病、茎腐病是近10年新上升的病害,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00年首见。两病发生与品种、气候、栽培水平等因素有关。药剂防治主要抓好拌种及苗期、抽雄期用药。  相似文献   

9.
一、大豆 1、病害防治技术 (1)大豆根腐病:应用2%菌克毒克水剂按种子重量的1%均匀拌种,堆闷阴干后播种。或应用2.5%适乐时每100公斤种子用适乐时200~400毫升,加0.6~0.9升水稀释后拌种。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保根灵生物防治玉米茎腐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根灵1号和2号是由从玉米根表和根际分离的,具有抗生作用的10个细菌菌株和具重寄生作用的一个绿木霉(T.viride)菌株复配而成的生防制剂,该制剂具稳定的防治茎腐病和增产效果。这两种制剂能明显提高植株鲜重及根系干重,减轻茎腐病造成的植株矮化现象。保根灵1号拌种能有效地防治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lum)引起的茎腐病,保根灵2号穴施能有效地防治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引起的茎腐病,并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粉锈宁能够抑制拮抗细菌的生长,绿木霉菌(Trichoderinaviride)对粉锈宁耐性较强,因此木霉菌和低剂量粉锈宁结合使用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茎腐病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至蜡熟期为显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病茎地上部第一、二节间有纵向扩展的褐色不规则病斑,剖茎检查,其内部组织腐解,维管束游离呈丝状,茎秆变软易倒。特别是雨后猛晴时,萎蔫和青枯更为明显。一、该病分为真菌性和细菌性1.真菌型茎腐病症状: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根系发病,乳熟后期  相似文献   

12.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5%~10%,严重年份可达20%~30%,个别地区可高达50%~60%,减产25%以上。该病是由多种寄生和半寄生性病原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病菌在种子或土壤肥料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为了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玉米茎腐病,现就其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简要介绍如下。一、症状玉米茎腐病为全株表现的侵染性病害。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表现症状,其症状表现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1.茎叶青枯型。发病时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呈水…  相似文献   

13.
玉米茎腐病田间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玉米种植播期、密度及施肥等对茎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移和密度的增加,茎腐病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玉米各种施肥配比中,增施钾肥防治茎腐病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茎腐病发病率逐渐下降,钾肥从40kg/hm2上升到160kg/hm2,茎腐病发病率从11.0%减少到5.3%。  相似文献   

14.
正一、防治技术要点播种期选好抗病品种,做好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重点查治玉米蓟马、耕葵粉蚧、二点委夜蛾、二代粘虫、玉米螟和棉铃虫,确保一播全苗,同时注意玉米田杂草。拔节至孕穗期,重点查治玉米褐斑病、顶腐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大小斑病及三代粘虫。抽穗到灌浆期注意防治玉米蚜虫,确保玉米丰收。二、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根据当地病虫种类,选择对路种衣剂或拌种剂。一般防治玉米粗缩病,可选用吡虫啉农药拌  相似文献   

15.
铜仁地区幼龄茶园套种花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种及种子处理选择粒大,饱满,无病虫、杂质且优质、高产的花生品种作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种子量的0.3%~0.5%),以预防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并确保苗全苗壮。  相似文献   

16.
汪明  席春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20-12521
[目的]了解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玉米田蛴螬的效果,为该制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对玉米田蟒螬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安全性.[结果]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玉米拌种后播种是防治玉米田蛴螬的较好药剂,建议每100kg种子用5%氟虫腈悬浮种表剂2 000 ~3 000 ml进行机械或人工拌种,田间蛴螬常年发生较重田块,100 kg种子可用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4 000 ml进行拌种,拌种时按100 kg种子所用药量用水2L的比例稀释,将药剂和种子拌匀放阴凉通风处稍晾后即可播种.[结论]为玉米田蛴螬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拌种播种期做好药剂拌种,预防病虫发生。每100公斤玉米种子用70%锐胜(噻虫嗪)可分散粉剂200~300克对水10倍进行拌种,或用10%吡虫啉125~150克拌种,防控玉米粗缩病和地下害虫。2.玉米3~5叶期健身栽培每亩使用碧护3克对水20升进行叶面均匀喷雾。喷施碧护可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和植株抗  相似文献   

18.
1花生根茎腐病的防治 ①重病区换种抗病品种,抓好种子选留晒藏和播前晒种工作,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②播前药剂拌种消毒。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堆闷24小时后播种(用种量为种子重量的0-3%)。③加强栽培管理。收获时彻底清洁田园,勿施用带病残体的土杂肥;因地制宜适当调节播种期;整治排灌系统,提高防涝抗旱能力。④抓好喷药预防控病。齐苗后、开花期和盛花下针期分别喷淋药剂1次,着重喷淋茎基部,  相似文献   

19.
1、玉米茎腐病.玉米茎腐病常由几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一般发生在玉米的吐丝后期,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现在暴风雨过后,或天气有大风,经过2~3天叶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状.慢性型病程进展缓慢,叶片从下向上逐渐黄枯,后期茎基部变色,腐朽,感染部腐烂,有腐嗅味,植株青枯,病部如水渍状.髓部中空,易倒伏,果穗下垂,籽粒干瘪.防治方法:(1)选育抗病品种;(2)轮作,合理密植;(3)科学施肥;(4)化学防治:施得乐1000倍喷茎基部,青枯灵或青枯停1000倍灌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茵灵)、40%施佳乐悬浮剂(嘧霉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和40%福星乳油(氟硅唑)5种杀菌剂对马兰茎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40%福星乳油40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连续喷施3次,每次间隔7d,防治马兰茎腐病效果最好,防治有效率均达到100.00%;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有效率分别为89.52%和81.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