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小城镇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既具有城市的特征,又具有农村的特征,它与农业、农村和农民保持着一种水乳交融的密切联系。正是由于小城镇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这种天然联系,小城镇的发展必然不可能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而成为另外一个经济体系。目前,全国共有19000多个建制镇,26000多个集镇,两相加,全国以农民为投资主体的小城镇数量已经突破了5万大关。根据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全国建制镇镇区平均只有1221.1户 。  相似文献   

2.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也迅速崛起,进入1990年以来,全国更是兴起了一股建设小城镇的热潮。到1999年,小城镇已近6万多个,建制镇已从1978年的2173个发展到目前的1.8万个,增长了7倍多。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一决策,充分肯定了小城镇建设的地位和意义,对加速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温州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光勋 《新农村》2009,(10):2-4
小城镇作为联结城市与农村的一个节点和枢纽,对于带动区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省温州市小城镇从1978年全市18个建制镇,发展到2008年的119个,在经济发达的浙南平原地带形成了一个星罗棋布的城镇集群.如今温州农村70%的人口,80%的工业产值,80%的社会商品零售额集中在这些建制镇.  相似文献   

4.
二十多年来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小城镇雨后春笋般崛起 ,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大奇观。 1 978~1 998年 ,我国城市由 452个增至668个 ,与此同时 ,小城镇的个数也不断攀升 ,近几年平均每年新增建制镇近千个。 1 998年全国建制镇总量达1 .8万个 ,城镇人口占总人数的比重提高到 30 .4%。研究表明 ,在农村人口规模大 ,经济相对落后 ,资源条件相对贫乏 ,地区差别大的中国 ,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必须以适度城市化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为基本方向 ,建设以国际性或全国性大城市为龙头 ,以区域性中小城市为骨…  相似文献   

5.
一、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重点目前,全国共有1万9千多个建制镇,2万6千多个集镇,二者相加,全国以农民为投资主体的小城镇数量已近5万个。这么大数量的小城镇,如果平均用力,共同发展,既不科学,也不可能,超出了目前的财力允许范围。按照规模和财力,可以把小城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2000多个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第二个层次是1万7千个一般建制镇;第三个层次是2万6千多个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国有农林牧渔场所在地等达到一定规模的集镇,这类形成规模较小,几乎没有什么城镇功能。目前,已经明确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6.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温州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在浙南大地崛起。从1978年全市18个建制镇,发展到2007年的119个,在平原经济发达地带形成了一个星罗棋布的城镇集群。如今温州农村70%的人口,80%的工业产值,80%的社会商品零售额集中在建制镇,从而十分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江西小城镇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4年与1991年相比,建制镇数量增加了53%,建制镇人口增长了34%。小城镇的发展,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江西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发展农村经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  相似文献   

8.
小城镇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通过小城镇建设,可以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促进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可以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张霞  孙承宗 《山东农业》2002,(11):11-12
关于小城镇的规模问题 小城镇建设,首先要根据目前状况、地理位置、发展潜力等确定科学适度的规模,才能搞好规划建设。广东省明确提出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加速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措施,将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搞好300个中心镇的建设。山东省小城镇发展目标是,争取到2010年有100个左右的中心镇驻地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的规模。 在小城镇发展的适度规模上,目前有三种提法:一是单从镇区人口角度。根据我国生 产力发展水平,研究认为,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2万人时,才能发挥对镇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只有当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时,才能对周边乡镇起到明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二是对于中心小城镇的规模,可按“三三五”(镇区居住人口3万,建城区3平方公里.辐射半径5公里)起步,逐步完善于“五五五”(镇区居住人口5万,建城区5平方公里,辐射半径5公里)。三是“半小时经济圈”论。即中心小城镇的距离大致为驱车半小  相似文献   

10.
<正>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工业发展的出路在农村,农村的出路在城市,两者的结合点就是小城镇。大力发展小城镇,对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板桥店镇党委政府,坚持规划科学化、管理严格化、参与全民化的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由于小城镇面广最大,类型较多,作为广大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等的综合中心,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无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潘永辉□张安忠一、小城镇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农村工业的迅速崛起,我国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从1979年到1994年,全国建制镇由2851个迅速增加到116万个,年均增长879个,小城镇的迅速发...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是农村工作中的两个热门话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结合多年来对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感性认识,笔者认为,虽然农业产业化解决的是农业经营的集约化问题,而小城镇建设解决的是农村发展的城市化问题,但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必须在农村改革的实践中灵活把握,或以此促彼,或以彼促此。或彼此共进,从而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4.
宁德市蕉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境内多山,地形复杂,是个沿海山区县。全区,曾、面积1664.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491.57平方公里,山地占80.7%,耕地占10,43%水域滩涂占8,35%,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82座。全区总人口40.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8.2万,占68.1%。蕉城区“既山又海”“既城市又农村”的特殊情况决定了要高度重视和发展农村经济,中药材栽培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产业,在蕉城区具有较强的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的本质是乡村城市化。城市化包括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一个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另一个是农村生产、生活质量的逐步城市化。小城镇建设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2000年我国的建制镇有1.9万多个,有2亿多人口生活在小城镇。在我国目前4亿多的市镇人口中,小城镇已撑起了“半边天”。淄博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城市化战略,是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研究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一、找准小城镇的规模定位,搞好规划建设 小城镇建设,首先要根据目前状况、地理位置、发展潜力等确定科学适度的规模,才能搞好规划建设。山东省小城镇发展目标是,争取到2010年有100个左右的中心镇驻地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的规模。  相似文献   

16.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在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城镇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协调好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小城镇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提高小城镇环境质量,是环保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而十分紧迫的课题,本文试就此进行若干探讨。1做好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性据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成长的国内生产总值至少有18%通过依靠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透支而获得,而在乡镇这个数字会更高,“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乡镇发展模式屡见不鲜。相对于大中城市,小城镇整体经济实力弱,…  相似文献   

17.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吴济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宜春地区把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抓住不放,引导和组织农民开展"造城运动",使全区小城镇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全区现有农村集镇235个,建制镇46个。一批规划比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并列为两大战略,而建设工业小区就是这两大战略的最佳结合点。吉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工业小区,带动小城镇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实践,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乡镇企业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加快小城镇发展,建设是主体工程。小城镇建设千头万绪,如何取得突破?县委、安徽省庐江县政府近几年来一直在进行着探索。1.突出重点就是采取抓重点带一般的办法。小城镇建设如果都一哄而起,一涌而上,势必形成不了优势,也体现不了特色,而且还浪费财力、人力、物力。为此,县委、县政府对全县18个建制镇、14个乡  相似文献   

20.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繁荣农村经济,因此,重视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已成为当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