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NSI—415”保水剂在干旱区林业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途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通过对保水剂的功能、应用技术的论述,分析保水剂在干旱区林业建设中的应用方法及对不同树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保水剂对干旱区常见造林树种作用显著,可提高高生长13%-18.1%。对于梭梭、柽柳、沙枣等灌木树种,施用保水剂可将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提高14%。  相似文献   

2.
抗旱保水剂对干旱荒漠区沙棘造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5种不同类型抗旱保水剂对沙棘造林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种保水剂对沙棘造林成活率、苗木生长量、造林地土壤含水率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不同类型的产品之间差异显著.由此可见,抗旱保水剂在干旱荒漠区造林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吴海 《内蒙古林业》2004,(10):22-22
在干旱地区,水分是造林主要限制因子,如何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造林成效;本实验通过对保水剂不同剂量对比,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从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人手,进行保水剂造林试验。保水剂使用说明:“利用强吸水性树脂制成的一种超高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它能迅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保水剂处理苗木方法试验、保水剂适宜配制浓度与用量的试验、保水剂在不同立地条件的施用效果分析等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造林地应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1:300浓度保水剂浸根最适宜浓度;栽植穴内撒施10-25 g的保水剂,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呈贡县蛇山使用HD-1保水剂进行的保水性能、提高墨西哥柏树苗造林成活率试验,以及对苗水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HD-1保水剂与土壤混合使用,能使土壤结构变松,有较强的吸水保水功能。用于干旱地区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5~20%,在阳坡干旱地段使用,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32-43%。HD-1保水剂不但能提高成活率,而且还有促进树苗生长的作用。应用HD-1抗旱保苗、提高造林成活率,是一项造林新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措施对提高沙地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固体水、保水剂和覆膜措施,对提高造林成活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这些措施明显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从而不同程度提高了沙区造林成活率。其中覆膜措施效果最佳,其次为保水剂,最后是固体水措施。  相似文献   

7.
吸水保水剂在抗旱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总结了不同种类保水剂在干旱地区造林中的应用技术,并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试验证明,适用适宜的保水剂产品,选择一定的用量能有效提高土壤含水率,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8.
天水市渭北干旱山区是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但春冬两季气候干旱,常规办法造林成活率往往达不到指标要求,为了提高旱地造林成活率,在苗木栽植时应用保水剂进行造林成活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在干旱地造林时能明显的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保水剂是一类高吸水性树脂,内部含有大量结构特异的强吸水性基团,可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至上千倍的去离子水,即保水剂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本文基于在甘肃省祁连山东端华藏林场高寒半干旱生态公益林区进行的造林绿化保水剂应用研究,在不同立地条件及两种当地主要造林树种上进行的保水剂应用对比试验,总结出了较为成功的保水剂的使用方法、使用量及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盐碱地造林树种选择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宗福生 《甘肃林业科技》1997,22(1):32-33,47
该试验选择轻度,中度,高度含盐3种立地条件类型,进行红柳,沙枣,胡杨,紫穗槐,甘蒙树柳等5个树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红柳与沙枣在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均可成功,可在我区盐碱沙漠地带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干旱地区秋季造林的成败,土壤墒情好坏是决定因素,当秋季干旱无雨,在土壤含水量很低的情况下,不论采取哪种造林方法和营造何种树种,都不会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只有在土壤墒情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秋季造林才会获得理想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草炭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草炭容器 ,是有别于其它种类容器的一种育苗容器 ,是一种无公害容器。采用该种容器培育苗木 ,苗木发芽率高、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造林时无须撕掉容器 ,成活率高 ,没有缓苗期 ,经过几年的观察 ,长势很好 ,本种容器可适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石质山区育苗、造林 ,也可广泛应用于农业、蔬菜、花卉等领域育苗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解决干旱山区造林保存率低下的问题 ,在兰州市北山干旱山区的徐家山试验基地相同立地条件下 ,以侧柏作为试验树种进行卡氏、干旱造林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 ,3年生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 93%以上 ;采用卡氏造林的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发枝数、新梢生长量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 ,二者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4.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草海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生境、现状和演替规律,从恢复生态学原理出发,以水热等气候因子所决定的植被生物地带性为科学依据,提出以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与重建森林植被,以政策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恢复与重建湿地植被。  相似文献   

15.
塞罕坝困难立地造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罕坝的宜林荒山、沙荒地、瘠薄山地和石质山地等属于困难立地,土壤贫瘠,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生产成本高,造林属攻坚阶段。通过采用大穴整地,使用高规格容器苗造林,强化栽植、幼抚、客土、浇水、管护等措施,可以提高造林成效,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为塞罕坝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在滇南热带地区造林地进行林农间作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文章选择了6个热带亚热带速生造林树种,定植于景谷益智乡斗母信村造林地上,对每一树种分别采用林农间作管理和一般管理(每年进行两次砍草和铲塘)的两种方式进行幼林管理;定植后3 a时测定保存率、地径、树高、冠幅生长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林农间作方式管理造林林地平均可以提高保存率10%,加快地径生长1.98~4.30倍,加快树高生长1.89~4.51倍,使造林地提前1~3 a达到郁闭,而使造林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减少林地抚育的年限和抚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兴和县抗旱造林系列技术,为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成活难成材的问题,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采用此项抗旱造林系列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成林质量。文章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为例,为探索利用抗旱造林系列技术改善风沙区生态状况,提出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造林对铁尾矿地养分含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矿产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尾矿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对于尾矿的生态治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蓝崇钰等,1996;束文圣等,2000;郝秀珍等,2005)。铁尾矿是尾矿的一种,它是由铁矿石直接粉碎而成,其物理化学性质与普通土壤有很大不同,给生态治理带来很大困难。从  相似文献   

19.
中阳县地处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成活率低,成林难。该文在总结多年造林实践的基础上,从旱地育苗,提前整地,截干栽植,造林密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刺槐造林质量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黑龙江省宾县退耕还林区中应用保水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保水剂使4年生樟子松造林保存率平均比对照提高8个百分点,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23.8%,高生长平均比对照提高11 cm。在退耕还林重点区域应用保水剂,可有效地节省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