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地检疫概念在植物检疫实践中产生、演化.由于产地检疫概念误区,有时产地检疫规程程序没有完全纳入产地检疫工作,产地检疫也就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通过产地检疫概念演化、程序、作用等的分析,希望能走出产地检疫概念误区,使产地检疫走向规范,生产无检疫对象良种,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2.
四平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有耕地920万亩,是全省主要商品粮基地、玉米出口和良种繁育基地。每年提供良种3500—4000万公斤。做好种苗产地检疫工作,是保证市、省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1988年以后,我们针对制种面积大,繁种单位多,任务重,检疫人员少的特点,提出市县两级检疫站和良种繁育部门共同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五年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累计完成产地检疫面积67.75万亩,检疫合格种子19750万公斤,  相似文献   

3.
王晓亮  姜培  闫硕  冯晓东 《植物保护》2021,47(2):207-213
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分别从产地和调运环节管控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扩散风险,是我国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全面免征国内植物检疫费后,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工作任务加重,给整个植物检疫系统,特别是基层植物检疫机构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为了摸清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基本情况,本文系统收集整理了2018年全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相关数据,重点分析了各月度情况、各省(区、市)情况、不同农作物情况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总结了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现状,为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下一步工作探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省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和有关文件精神,1986年狠抓了产地检疫工作。一年来,产地检疫的组织工作不断完善,检疫范围,作物种类不断扩大和增加,繁育的种苗质量不断提高,产地检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省各地种苗产地检疫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提高扩大。开展产地检疫的县、市,由1984年的20个扩大到1986年的61个,并建立了一批小麦、棉花、水稻、玉米、桑树、大豆、苹果、柑桔、  相似文献   

5.
实施《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提高产地检疫水平方养平(浙江省永康县植检站310004)国家标准局1987年12月9日发布《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对基层植物检疫站,搞好水稻种子产地检疫提供标准依据。我市杂交水稻种子制种近几年都保持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刘培廷  康登科 《植物检疫》1994,8(5):307-308
种苗产地检疫的几点做法刘培廷,康登料(安徽省六安地区植检植保站六安市237000)1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认真实施产地检疫近十年来,我区种苗产地检疫工作,结合实际,突出以水稻、小麦、棉花、桑苗为重点,兼顾大豆、油菜、杂交西瓜等。在进行全面疫情调查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全面开展产地检疫控制病虫传播蔓延陕西省汉中地区植保植检站汉中地区位于陕西南部,主要检疫对象有毒麦、玉米干腐病、水稻白叶枯病、柑桔大实蝇、苹果吉丁虫。我区产地检疫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60年代进行了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试验示范。80年代初,水稻、小麦种子...  相似文献   

8.
《植物检疫》1994,8(2):117-118
山东省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情况山东省植保植检站抓好产地检疫是做好调运检疫的基础,如何切实做好产地检疫工作,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是我们几年来一直力争努力实现的目标。据统计,1988~1992年全省对各种农作物种苗实施产地检疫的面积达125.8万hm2,按...  相似文献   

9.
贯彻植检条例切实开展产地检疫四川省植物检疫站1贯彻种子苗木产地检疫规程,切实开展以“三杂”制种为主的制繁基地产地检疫1985年以来,国家标准局陆续发布了柑桔、马铃薯、小麦、棉花、甘薯、水稻和苹果等种苗产地检疫规程,我们结合我省实际,以杂交水稻、杂交玉...  相似文献   

10.
1 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的实施程序从1987年我县接受省植保总站及地区植保站《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试点任务以来,使我县小麦种子生产朝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为更好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现把我县具体做法简述如下。1.1 明确良种基地应消灭的检疫对象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柑桔苗圃2.名词解释:2.1.产地检疫:本规程所指产地检疫是指苗木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包括培育无检疫性病害的苗木和苗木生长期间田间检疫检验及必要的室内检验等。2.2.同品种同批号嫁接的苗木,是指  相似文献   

12.
产地检疫是植物检疫的重要一环。在作物生长期开展检疫 ,观察作物上发生的病虫害比较直观、可靠 ,一旦发现疫情可及时处理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产地检疫具有高效、经济、准确的特点。近年来 ,我省各级植物检疫机构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新做法 ,积极开展产地检疫 ,为农业生产更好地服务。本文就开展产地检疫的有关做法和今后做好此项工作的思路作一探讨。1 产地检疫的做法1 1 严格申报制度 ,协助种苗生产繁育单位选择无害基地近年 ,由于国内外农产品的频繁调运 ,不断有新检疫性病虫传入我省 ,为保障健康良种的安全生产 ,我省各级植物检…  相似文献   

13.
坚持产地检疫保护良繁基地江苏省盐城市郊区农业局1建立无病良繁基地,控制检疫性病虫传播。蔓延建立无病良种繁育基地,实现统一供种是杜绝检疫对象扩散,蔓延的有效途径。我区有近60年的植棉历史,自1968年棉花枯萎病在我区首次发现后,迅速蔓延,1983年暴发...  相似文献   

14.
加强产地检疫促进检疫工作发展王福祥,王春林,王寿伦(全国植物保护总站北京100026)1做好产地植物检疫工作是国内植物检疫的根本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国外引种和国内地区间植物、植物产品调运的数量大大增加,植物检疫工作的任务相应加重...  相似文献   

15.
汤水生 《植物检疫》1993,7(5):397-398
实施种子、苗木基地产地检疫,是整个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植物检疫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搞好植物检疫,必须坚持以产地检疫为基础,调运检疫为依据,辅之以邮包检疫、关卡检疫、市场检疫,采取分级服务,部门配合,层层把关,处处防疫等综合检疫措施,才能取得植物检疫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6.
1 产地检疫的概念及其地位在有关的书籍和文章中,产地检疫有多种表述方法。比较普遍的,有代表性的解释有“植物检疫机构对种子、苗木及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在原产地进行的检疫检查”;有的简单表述为“在植物原产地进行的检疫”;有的表述很具体“对调运的植物和植物产品在其生产期间调查是否发生有植物检疫对象,对调查未发生检疫对象的,签发产地检疫证书;调查发现有检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产地检疫是开展植物检疫工作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检疫方法,已越来越被广大植检工作者和植物及其产品的的生产者所接受。产地检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在人手少、设备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提前做好植物及其产品的检查检验;(2) 全面掌握情况,检验准确;(3)直接指导生产开展病虫、杂草的防除;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中,广泛地交换作物品种种质资源与成功地防止作物危险性病虫传播同等重要。因此,在作物种资源交换中采取一种综合性的检疫措施,达到既防止作物危险性病虫传播,又使种苗调运畅通之目的,就显得格外重要。六十年代以来,陕西省汉中地区把产地检疫措施应用于作物种苗的生产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据1981年统计,通过连年产地检疫,有效地控制了水稻白叶枯病的蔓延和为害,发病面积从1973年的14.1万亩压缩到2000余亩,每年为生产提供无病良种200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情况及人员与设备配备情况,指出了马铃薯产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检疫法规宣传不够和供种要求不同导致漏报、产地检疫执法难、执法工作存在缺位、检疫服务能力不足等,并相应提出了加强宣传、严格植物检疫应检产品登记制度、实施马铃薯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建立长期的植物检疫检查制度、强化技术培训和设施设备、加快植物检疫信息化建设等建议,以做好马铃薯产地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20.
《植物检疫》1991,5(2):143-144
1 必须改变制种基地发生检疫性病害的局面洪雅县是一个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亚县。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70%以上。1976年引进杂交水稻,为满足群众对杂交良种的需求,逐步建立了稳定的杂交稻制种繁殖基地。1984年,洪雅县植保植检站首次到制种繁殖基地进行产地检疫,未发现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细菌性条斑病,但省外补充对象水稻白叶枯病、稻粒黑粉病发病普遍。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发生面宽,危害严重。为了确保健康无病良种的生产,县植保植检站同县种子公司本着把关与服务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