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猪水肿病又名大肠杆菌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症,是断乳仔猪(断乳后1~2周)常见多发病,呈地方性流行,病死率高(约9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以4~5月份和9~10月份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65例,治愈48例,治愈率为73.8%。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 福建省福清市某养猪场饲养二元(长大、大长)杂交母猪200多头,以出售15 kg体重仔猪为经营模式.于2008年12月中旬发现15~20日龄乳猪(该场21~23日龄断乳)陆续发病1周后.7~10日龄乳猪也开始发病.发病率达80%左右.病死率几乎100%,并同时出现部分妊娠母猪流产、顺产母猪产死胎增多现象,断乳后仔猪也会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3.
猪水肿病又名浮肿病、肠毒血病.有的国家称肠水肿病、胃水肿,也有的称为断乳应激综合症、红眼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不久的10~25 kg的仔猪,大猪及繁殖母猪临床也常见发病的病例.其特征为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病,是断乳仔猪的常见多发病,断乳后1-2周龄多发,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发病多,特别是气候骤变,阴雨季节和饲养条件突变时较易发病。  相似文献   

5.
1仔猪腹泻的发病规律 初生2~3天的仔猪因对环境条件的突变不适应或受不良品质初乳的影响出现水样便.10~12天因补料不当,胃肠适应功能不足引起的饲料抗原过敏或饲料中营养抑制因子影响排稀便或粥样便;出生20天左右由产毒型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乳白色或灰白色稀便或软便;断乳后7天内断乳应激和断乳后限饲不当引起的稀便或粥样便.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 惠安县黄塘镇松溪村某小型个体养殖户发现其养殖场15头20日龄断乳仔猪突然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体温40.5~41℃,发病前1~2 d有轻度腹泻、喜卧等症状,发病后1d内死亡3头.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水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水肿病又名大肠杆菌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症,是断乳仔猪(断乳后1~2星期)常见多发病,呈地方性流行,病死率高(约9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8.
<正>猪水肿病又名大肠杆菌病毒血症,是断乳仔猪常见多发病,断乳后1~2周龄多发,发病率较低,呈地方性流行,病死率高.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出现局部水肿或全身瘫痪为特征的一种症侯。笔者2004~2006年诊疗64例,治愈48例,治愈率75%。1发病原因引起本病的病源是一种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  相似文献   

9.
仔兔断乳的时间,各国的做法不一,法国主张在出生21天后断乳,英国提倡21~24天断乳,德国则在仔兔出生25天后断乳,我国则习惯于30~40日龄断乳.  相似文献   

10.
猪水肿病又名大肠杆菌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症.是断乳仔猪(断乳后1~2周)常见多发病,呈地方性流行,病死率高(约90%)。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是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近几个月来,山东省淄川区一些养猪场相继发生仔猪水肿病,由于该病发病突然,且致死率很高,易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在临床的早期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