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对桑芽瘿蚊生活习性,与环境关系,田间调查方法,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初探,表明桑芽瘿蚊在黔东地区一年发生5代,且与桑园的立地环境,海拔高低,季节变化有关,主要危害芽叶,使桑树主枝明显矮化,形成丛枝,产叶量下降;采取翻土,土壤和顶梢用药综合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梨瘤蛾又名梨枝瘿蛾,俗名糖葫芦、梨疙瘩,是为害新梢较严重的害虫。在我省各梨区均有发生。据1960年在晋县河头村调查,未经修剪及防治的梨园新梢被害率达56%。尤其是幼树,由于不加防治,几乎全部被害。被害严重者,新梢木瘿连接成串,多者可达10个左右,因此严重影响新梢发育、树冠形成和产量,是我省梨树前期主要  相似文献   

3.
菊花瘿蚊生活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菊花瘿蚊是菊科植物一种重要害虫,其大规模发生严重影响我国药用菊花的产量和品质。主要研究菊花瘿蚊形态特征、年生活史、饲养条件、孵化规律和交配规律,为菊花瘿蚊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茶枝蚊瘿Asphondylia Sp尿双翅目,瘿蚊科,又称烂杆虫、茶蚊,是贵州部份茶区为害枝干的主要害虫之一。对于这一害虫,除夏怀恩老师等曾作过一些观察外,国内外报导甚少。现将我们近年的初步研究,结果整理初报于后。一、分布及为害茶枝瘿蚊在我省遵义、湄潭、黄平、镇远和凯里等茶区都有发生和危害。幼虫长期生活在茶树枝干上,取树皮及木质部,初期造成皮层与木质部分离,虫瘿与健组织交界处分离  相似文献   

5.
<正>芒果叶瘿蚊是芒果新梢期的主要害虫,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和雨季到来,芒果病虫害逐步开始发生为害。根据田间多点调查,目前芒果叶瘿蚊已开始为害,提前预防是提高防效的关键点。各地芒果种植户要密切观注此虫发生动态,在虫害发生之初,积极预防。现介绍此虫害识别方法、发生特点与防控建议。一、为害症状与虫体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柑桔花蕾蛆又称柑桔瘿蚊,花蛆、花包虫,属双翅瘿蚊科,是柑桔花期的主要害虫。幼虫为害花蕾,在花蕾子房周围取食,蕾内组织被破坏,花蕾膨大变硬变短,形如灯笼,不能开放,以致脱落。花蛆以老熟幼虫越冬,开春化蛹,来年始花期出土羽化为在虫,在虫产卵于花蕾内,卵孵化为幼虫:再度为害,造在花数减少。据我县山岔、瓦又坡等柑桔园两年内抽样调检,被害率达21~25%,严重影响柑桔产量。鉴于目前对防治花蕾蛆的时期、药剂等难以掌握,因此我们于1986年开展了柑桔花蕾蛆的防治试验,目的在于指导柑桔生产,减少损失。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南疆地区4个县(市)的枣瘿蚊防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枣瘿蚊飞防费用低,仅为人工防治的十分之一,省时、省工、省药,可节约成本近200元/hm2。红枣枣瘿蚊飞机防治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飞机防治枣瘿蚊药剂喷施量低,喷雾均匀,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东台市水稻种植面积3.09万公顷,桑园面积1万公顷,稻桑混合种植面积大。近年来,由于水稻田灰飞虱、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等害虫发生严重,药剂防治次数有所增加,所以水稻治虫与养蚕安全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具体如下:一、基本情况1.家蚕饲养东台市家蚕饲养主要以春、秋两季为主。春蚕通常在5月5日左右发种,月底饲养结束。一  相似文献   

9.
杞柳瘿蚊(Rhbdophaga salics Schrank)是沿淮地区和黄河流域的一种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虫。通过对该虫的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掌握了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沿淮地区1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柳条上的虫瘿内越冬。第一、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月和5月上旬,应作为防治的重点时期。防治试验所使用的4种药剂中,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室内毒力最高,LC50为9.1105mg/L,乐斯本的毒力最低;药后7天吡虫啉和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田间防效都能达到50%以上,是田间防治杞柳瘿蚊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杞柳瘿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杞柳瘿蚊(Rhbdophaga salics Schrank)是沿淮地区和黄河流域的一种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虫。笔者通过对该虫的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掌握了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沿淮地区1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柳条上的虫瘿内越冬。第一、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月和5月上旬,应作为防治的重点时期。防治试验所使用的四种药剂中,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室内毒力最高,LC50为9.1105 mg?L-1,乐斯本的毒力最低;药后7d吡虫啉和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田间防效都能达到50%以上,是田间防治杞柳瘿蚊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1.
芦笋木蠹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丘市芦笋栽培面积常年在3000hm^2左右.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之一。芦笋木蠹蛾自2000年为害逐年加重,2002年大发生,全市所有芦笋田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害,被害株率达20%~90%.不仅造成严重的缺株断垄.并且致使30%左右的芦笋田重新栽种或改种其他作物,严重影响了芦笋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于2002~2005年采取定点测报调查和多点防治试验等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梨茎蜂俗名折梢虫,属膜翅目茎蜂科,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梨树新梢,近年来招远市梨园受害严重。据笔者2007年4月下旬调查,梨树新梢被害率达90%以上,部分梨园新梢被害率达100%,严重影响树体成形和树冠扩大。部分幼虫还蛀人果台,影响果实发育。笔者对梨茎蜂的为害特点与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总结出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夏玉米粗缩病又叫坐坡病,受气候、环境及人为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在山东各夏玉米主产区的发生和为害越来越重。特别是2007年,我市35万亩夏玉米有近1/3不同程度受害,发病最严重的地块病株率高达95%以上。因此,探索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保持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信心和积极性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精河县新、老枸杞园主要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观测及对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了精河县主要虫害枸杞红瘿蚊、瘿螨、锈螨、木虱、蚜虫发生的气象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精河枸杞虫害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玉米粗缩病重发原因及综合防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年商丘市睢阳区玉米粗缩病每年发生面积约1500hm2左右,占该区种植面积的3%~4%,病株率一般田块为10%~20%,严重地块病株率达50%以上,严重影响了全区玉米的生产。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被称为桑蚕之都,有着几千年的养蚕文化,桑蚕业是中国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桑在饲料、食品、医药保健、畜牧、食用菌、生物能源、观光旅游、有机肥料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桑树的栽培方法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深入总结了近年来中国桑树栽培和桑园管理中的农艺措施应用现状、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桑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以期为桑树科学栽培与桑园合理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杞柳瘿蚊越冬虫源及越冬场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杞柳瘿蚊的越冬虫源和越冬场所,掌握该虫的生物学特性,为防控该虫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采摘剥查当年生被杞柳瘿蚊为害的杞柳枝头上形成的虫瘿,及将采摘的虫瘿和剥查出来的杞柳瘿蚊幼虫和蛹放置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研究其越冬情况,并调查该虫的越冬场所。结果表明:杞柳瘿蚊以幼虫和蛹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枝头上的虫瘿内越冬,越冬场所在土壤外部,越冬虫源主要来自于杞柳加工过程中残留在下脚料上的虫瘿和集中堆放的未经加工的带虫瘿柳条;其次是杞柳收割过程中散落并残留在田间的虫瘿。实际生产中,对收割后杞柳枝头上的虫瘿进行摘除并集中销毁,同时清除残留在田间的虫瘿,可有效降低杞柳瘿蚊的越冬虫源,减轻翌年杞柳瘿蚊对杞柳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定点定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南疆小海子垦区枣棉间作田和红枣单作田枣瘿蚊与截形叶螨两种害虫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小海子垦区枣瘿蚊和截形叶螨在枣棉间作田发生数量均高于红枣单作田,田间发生动态消长规律基本一致。该研究为南疆枣园害虫田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辣椒枯萎病与疫病的症状识别及无害化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辣椒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河南省社旗县农民发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2009年小辣椒收购价达17元/千克左右,亩产值达4000元左右,2010年全县种植面积预计可达到20万亩。但是,随着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小辣椒死株现象越来越严重。据调查,一般年份病株率在10%左右,严重的达30%-40%,个别地块达到60%以上。根据病理鉴定分析,导致死株的主要原因是枯萎病与疫病为害,由于这两种病害的症状尤其是成株期症状表现非常相似,防治时很容易误诊,因此,认真识别、正确防治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苏铁曲纹紫灰蝶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纹紫灰蝶(Chilades pandava.)属于鳞翅目灰蝶科食叶害虫,主要为害苏铁科植物。过去在广州、深圳等地为害严重,近lO多年来,由于苏铁类的大范围北引和作为观叶植物盆栽,再加上气候变暖,在长江流域也较多发生。一般被害率达10~20%,重的达40%以上,新抽生的羽叶被产卵率达70%,一般虫口密度为30~40头/株,多的达100头/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