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成活率以及育成期的鸡体生长发育状况,将会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因此、养好雏鸡是决定养鸡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育雏成活率、培育出健壮的鸡苗、是现代科学育雏所追求的目标。结合几年来在鸡场工作实践、就雏鸡饲养阶段所采取的饲养管理措施作一些探讨,愿与养鸡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
陈合强 《山东家禽》2012,(10):23-26
肉种鸡饲养成败的关键是体重和均匀度的控制,育雏育成期体重控制的好坏,决定了它们最终的生产性能。体重控制的目标是保持种鸡按照体重标准曲线生长,同时要有好的均匀度,通过控制料量使鸡只达到要求的目标体重。  相似文献   

3.
选用1日龄济宁百日鸡(纯种)母鸡800只、公鸡80只,分为地面散养和传统笼养2个试验组,对不同饲养方式下济宁百日鸡生产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济宁百日鸡育雏期(0~6周龄)雏鸡的体重增长迅速,育成期(7~18周龄)笼养公鸡的体重始终高于笼养母鸡体重。在22、32、42、52四个周龄,笼养组母鸡体重均高于散养组母鸡,散养母鸡的产蛋期饲料转化比和每个鸡蛋耗料量高于笼养母鸡。在整个产蛋期,济宁百日鸡笼养组蛋重都高于散养组。综上,笼养鸡具有低耗料及高产蛋性能的特点,但是笼养鸡的死亡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4.
雏鸡进入8周龄以后,育雏结束,进入育成期,这一阶段雏鸡便可以脱温,对环境适应性增强,采食量增长,发育旺盛,鸡群的生产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期各项指标能否成功获得和开产时体重是否达到标准。在生产中,养殖户对育成鸡往往存在着错误的饲养观念,认为饲养蛋鸡在育雏期十分重要,如果这一阶段饲养不好,雏鸡极易死亡,造成较大损失。其次是产蛋期,产蛋期是见效益的时期,在饲养管理方面较育成期大幅提高。育成鸡由于适应性较强,所以成了养鸡户降低饲养成本的主要阶段,而这一时期鸡群面临转群、换料及频繁免疫等应激因素较多,育成鸡是否能够达到标准体重和适当的均匀度又关系到将来的产蛋性能,所以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也相当重要。下面,就育成鸡的主要生理特点及如何建立其良好的采食模式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一只蛋鸡的一生包括从育雏、育成,到后备期和产蛋期,而后备鸡质量的好坏、体质健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蛋鸡只对恶劣条件和各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好的后备鸡在产蛋阶段即使条件稍差也可耐受,从而能获得较好的产蛋成绩。如果后备鸡质差体弱,即使环境与营养条件再好,欲想获得较好的产蛋成绩也比较困难。一、健康后备鸡的标准要求1鸡只健康,育雏、育成期未发生过烈性传染病。2后备鸡从育雏到育成的成活率高。先进的饲养管理水平下,18周成活率达到96%~97%,即使一般标准也应达到90%以上。3鸡体发育正常,体重胫长一定要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6.
1.1.1 饲养的连续性较差。蛋鸡从育雏到产蛋,大致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3个阶段一某阶段饲养不当,就会影响鸡以后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光照     
鸡对光照模式非常敏感,尤其是蛋鸡。同样地光照强度也影响鸡的产蛋量。在育成期和产蛋期,光照模式的改进,在某些情况下,会改变蛋重、增加蛋壳厚度、减少鸡的耗料量。一、蛋鸡育雏鸡的光照模式在《world poultry》March1987刊载的一文中涉及过,在性成熟前或后10天控制光照,将会导致平均蛋重差别一克。如下表所示,达50%产蛋率日龄对产蛋量也有影响,但实际上,对总蛋重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
所谓雏鸡,通常指0~6周龄的苗鸡。雏鸡的均匀度和成活率是衡量育雏优劣的重要指标。育雏的好坏不仅影响育成鸡的发育,而且影响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发挥,现根据笔者近几年家庭饲养蛋鸡育雏的经验体会作如下总结,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蛋鸡生产中,养鸡生产者往往重视育雏期和产蛋期的管理,而忽视了育成期管理的重要性。因为育成期疾病相对较少,死淘率较低,常使生产者对育成期产生一种放心的错觉。事实并非如此,育成期的培育成功与否和产蛋阶段生产性能的发挥密切相关,即培育成功育成鸡在产蛋阶段将发挥出更好的生产性能。育成鸡培育成功的目标之一便是提高其标准体况的整齐度,那么,如何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一、采用合理的换料方式育成料取代育雏料不要机械地以周龄为界限,要看鸡的胫长、体重是否达到了本品种标准。8周龄时,如果鸡的胫长整齐度达90%、体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外樱桃谷肉种鸭在我国饲养多年,但饲养方面一直沿用国外饲养手册的技术,光照时间从整个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生产周期使用17h的恒定光照制度,这种光照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在国内从事鸭业的生产或科研人员很少进行光照制度方面的试验研究,光照制度能否也像鸡那样育雏期、育成期缩短或恒定光照,产蛋期采用增加光照,然后恒定固定不便的光照制度呢,作者也从节约用电角度进行了肉种鸭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生产过程的不同光照制度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光照方案。  相似文献   

11.
蛋鸡的饲养和管理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 1 育雏期的饲养和管理 育雏在养鸡生产中是一项非常细致而重要的工作,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而且还直接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的发挥及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育雏期的饲养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蛋鸡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蛋鸡的产蛋性能,是指蛋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高峰期及其维持时间、产蛋期死淘率等。养鸡生产实践中,常见鸡开产日龄提前或推迟、不出现产蛋高峰期或产蛋率攀升慢、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产蛋期死淘率高以及提前休产等产蛋性能下降的现象。一、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1.育成鸡合格率低。合格率是在成活率基础上的体重和均匀度的统一,有些鸡场直接用育成合格率反映育成情况。育成合格率低说明育雏育成期死亡多,育成鸡体重低,均匀度差。体重偏轻或偏重都将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产蛋性能低,而均匀度则是直接关系到产蛋高…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养鸡生产中,许多养鸡户在鸡发病后由于管理措施不当,致使蛋鸡的生产性能得不到正常发挥,病愈后产蛋率不能达到高峰或不能恢复到病前水平,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育雏、育成期管理不当正常情况下,育雏、育成期的管理对鸡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鸡体的正常发育是生产性能正常发挥的保证。没有健壮的、符合品种要求的育成鸡,就不会有较高的生产性能的发挥,所以在蛋鸡生产中,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的养鸡户只重视育雏期的管理,获得了较高的成活率,而在体重控制方面,不知体…  相似文献   

14.
所谓蛋鸡的产蛋性能,主要指蛋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高峰期及其维持时间、产蛋期死淘率等。养鸡生产实践中,常见鸡开产日龄提前或推迟,不出现产蛋高峰期或产蛋率攀升时间较长,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产蛋期死淘率高以及提前休产等产蛋性能下降等现象。要注意分清原因,采取相应对策。1原因1.1育成鸡合格率低合格率是在成活率基础上的体重和均匀度的统一,有些鸡场直接用育成合格率反映育成情况,育成合格率低说明育雏育成期死亡多,育成鸡体重低,均匀度差。体重偏轻或偏重都将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产蛋性能低。而均匀度则是直接关系到…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养鸡生产中,许多养鸡户在鸡发病后,由于管理措施不当致使蛋鸡的生产性能得不到正常发挥,病愈后产蛋率不能达到高峰,或不能恢复到病前水平,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育雏、育成期管理不当育雏、育成期的管理对鸡的生产性能影响大。正常发育是生产性能正常发挥的保证,没有健壮的、符合品种要求的育成鸡,就不能发挥较高的生产性能,所以在蛋鸡生产中,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的养鸡户只重视育雏期的管理,追求较高的成活率,但不重视体重的控制,特别是发生疾病后,不知怎样去正…  相似文献   

16.
蛋鸡只有从其出生后就开始进行精细化的饲养管理,才能够使鸡只的体成熟和性成熟发育一致。蛋鸡养殖通常会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3个阶段,一旦其中某个阶段饲养管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蛋鸡体重的增加和性器官的发育,进而降低产蛋鸡的产蛋性能。为此,本文分别介绍了蛋鸡在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3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旨在为广大蛋鸡养殖者提供一些可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韩牧 《中国家禽》2000,22(10):42-43
1现代蛋鸡生产阶段划分的新观念   过去人们习惯以鸡日龄为界限来划分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一般 0~ 6周龄为育雏期, 7~ 20周龄为育成期, 20周龄以后为产蛋期。现在则认为,应以鸡群的体重来划分各阶段,即体重达到某一阈值后 (依品种而异 )则转为下一个阶段,给予相应的饲粮和光照处理。如美国迪卡褐要求体重 650 g则为育成鸡、达 1 450 g为产蛋鸡,法国伊莎褐要求体重达 850 g为育成鸡、达 1 570 g为产蛋鸡。   以体重来划分阶段可能出现:①育雏期后延。现代蛋鸡的育雏期不止 6周,至少要有 8~ 10周,如迪卡褐至少要有 8周以…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养鸡生产中,笔者发现一些问题:许多养鸡户在鸡发病后由管理措施不当,病愈后产蛋率不能达到高峰或不能恢复到病前水平,致使蛋鸡的生产性能得不到正常发挥,下面就其原因和病后的饲养管理探讨如下:1 育雏、育成期管理不当正常情况下,育雏、育成期的管理对鸡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在蛋鸡生产中,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的养鸡户只重视育雏期的管理,获得了较高的成活率,而在体重控制方面,不知体重将会对产蛋性能产生的影响,鸡的体重达不到或超标,使生产性能不能正常发挥。特别是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育雏期是肉种鸡十分重要的饲养阶段。育雏的好坏对于雏鸡及其育成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期生产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雏鸡成活率及其均匀度是育雏效果的关键。结合公司多年来生产实践经验及公司先进的育雏方法,就规模化养鸡场提高肉种鸡育雏率的主要措施综述如下: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1育雏人员雏鸡的生理特点决定着育雏工作是一项  相似文献   

20.
1产蛋的基础(育雏、育成质量)差育雏、育成是蛋鸡生产的基础。当蛋鸡生长、发育符合本品种标准时,适时具备优良的体型(体重、骨架、肥瘦)和生理基础,才能获得高产稳产的“鸡体”条件。育雏、育成质量差,如成活率低,生长发育、开产条件不良,各期体重、胫长、均匀度达不到本品种标准,将严重影响产蛋性能,其达到高峰产蛋率的时间长,高峰产蛋率低、维持时间短,蛋重小、大小不均匀,产蛋期死淘率高。2育雏、育成质量不明确育雏、育成的质量怎样检查、评价,对于许多养鸡业主而言是较模糊的。鸡群的健康状况、体重、胫长、均匀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