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博渊 《食用菌》2009,31(5):54-55
在我区城郊和农村,有很多集中连片向阳一面坡菜棚。近年来,菜农们更新观念,为增加收入,充分利用有限温棚,缩短歇棚时间,在棚内尝试菇菜轮作。但由于我地四季明显而短促,冬季寒冷,往往种菜耽误了菇,种菇误了菜,菇菜轮作很不理想。笔者从2004年起深入棚区,与菜、菇农多次探索、试验,总结了一套用阴阳棚同时栽培双孢菇及蔬菜的技术。一经推开,在我地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菇菜兼用日光温室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少先 《食用菌》1999,(3):26-27
利用日光温室兼种蔬菜和食用菌,是近年来园艺工作者探索的一个热点.回顾河南省豫西地区在这方面的发展情况,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也走过一段弯路,人们在认识上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已基本上由菇、菜间作转向了菇菜轮作栽培,并探索出了菇、菜兼用日光温室的适宜构造.现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河北省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栽培技术,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品质,利用河北省保定市近3年气温数据,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分析总结了大球盖菇露地栽培、林下栽培、棚室栽培3种不同栽培模式的最佳栽培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最佳栽培时间不同,露地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时间是9月中旬,...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日光温室菇菜间套作栽培模式进行的优化研究,提出了越冬茬黄瓜(或番茄)行间套种鸡腿菇(或双孢蘑菇)、丝瓜、扁豆套种草菇(或高温蘑菇)、秋冬季温室后坡堆叠式栽培平菇、黄瓜-黄背木耳-草菇轮作栽培、豇豆-鸡腿菇-鸡腿菇轮作栽培5种模式,可使日光温室生产效益提高到150%.  相似文献   

5.
崔文浩  洪金良  张婷  郑江程 《食用菌》2020,(1):45-46,57
试验比较4种小拱棚栽培羊肚菌效果。结果表明,小拱棚覆遮阳网,畦面覆黑膜栽培的羊肚菌产量、单菇质量、子实体品质等要优于其他处理,可替代钢架大棚设施,在羊肚菌-瓜菜轮作中应用,降低栽培成本。  相似文献   

6.
黄良水  徐立胜 《食用菌》2007,29(4):51-51
金针菇盖滑、柄脆、味鲜,消费市场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做大金针菇生产规模,我们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了一条金针菇室外大棚栽培模式,在规模化生产中获得成功。该方法优点是:投资少、见效快;省工、省时,操作简便;利于通风换气、升温降温快;可以菇菜、菇稻轮作,土地利用率高;场地新鲜,病虫害少。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金福菇轮作模式,是利用金针菇和金福菇适宜一高一低温度栽培的特点,将两菇轮作,在时间上正好形成一个不间断周期,充分利用栽培金针菇所搭建的菇棚及金针菇废菌糠,栽培金福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菇棚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冬暖大棚菌瓜轮作三种三收模式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东 《蔬菜》2004,(10):38-38
利用冬暖大棚进行双孢菇—洋香瓜—草菇轮作,实现一年三种三收,避免了常规菜—菌轮作前后茬在产量上的相互影响,而且废弃的双孢菇培养料还田后,大大提高地力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现将该模式简要介绍如下:一、 品种选择双孢菇品种选用2796、As2796或F56。2796系列为半气生型,较耐肥水,单菇重、个头大,出菇期长,适合鲜销或保鲜,宜土法大棚栽培;F56为杂交种,匍匐型,单菇轻、个头小、出菇密集,适合加工出口罐头,宜工厂化或山洞栽培。香瓜选用“伊丽莎白”、“西薄洛托”、“状元”等品种。草菇可选用V35、V23(…  相似文献   

9.
稻-菌-菜轮作是一种轻简高效水旱轮作模式,不仅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提高秸秆和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环境,达到生态循环种植的目的.优质稻-大球盖菇-黄瓜高效栽培模式可实现每667m2优质稻干谷350~400kg,大球盖菇3000~3500kg,黄瓜4000~4500kg,总产值达45260~52190元.该模式在保证粮...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与蔬菜轮作既能调节地力,又能减轻病虫为害,有利作物生长发育,是蔬菜粮食高产稳产,提高生产效益的优良栽培制度。稻菜轮作栽培将为蔬菜商品基地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稻菜轮作的现状 一、稻菜轮作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泸州市近郊粮食种植区实行稻、菜轮作栽培的地块逐渐增多。1987年稻、菜轮作面积400余亩,占蔬菜基地面积的5%,主要分布在五个乡,尤以邻玉乡先锋村最为成片和集中。 邻玉乡先锋村自1981年底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开始实行稻、菜轮作,近两年稻、菜轮作面积不断扩大,仅该村的三个村民组采用稻菜轮作耕…  相似文献   

11.
通过轮作小白菜、生菜和茼蒿3种叶菜,研究轮作不同叶菜对大棚高架栽培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叶菜能够降低草莓高架栽培基质的电导率、消耗氮磷钾养分,从而改善基质的理化性质;轮作叶菜未造成草莓生长、开花和结实发生显著变化;轮作小白菜和生菜每667 m2净利润分别为2 189.2、1 975.0元,从而增加了高架设施的年收益,提高了设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是近几年国内快速发展的一种草腐性食用菌,其栽培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营养健康、经济效益显著,还能提高农作物秸秆的高值利用,实现生态环保和农业增效的双赢,因此推广栽培大球盖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综合分析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模式现状,对大球盖菇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探索不同栽培模式、提高林下和露地栽培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和棚室空间利用率是实现大球盖菇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日光温室大棚栽培羊肚菌,易调控"光、温、气、湿",避免羊肚菌生长发育受不良天气条件影响,易达到高产稳产,尤其适合北方地区。分析日光温室大棚菌菜轮作模式的特点,总结提出日光温室大棚的建造及土壤处理、菌种的选择与栽培种制备、播种时间、播种方式、外源营养袋的制作与摆放、催蕾与出菇期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蔬菜间套种模式由来已久,是农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时间差的智慧结晶。冉祥春等(2004)报道了夏津县棉瓜菜套种轮作的几种优化模式,《农村科学实验》也有瓜菜套种效益高的报道。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兴起,李辉平等(2013)研究了菇菜共作方式及其对菇房环境因子的影响,即在冬春季,前面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后面是菇房,利用温室增温效应和植物释放氧气,提高菇房内气温和氧气浓度,而将食用菌释放的二氧化碳传输到  相似文献   

15.
茄子是北京郊区春夏季生产的主要果类菜之一,每年栽培面积约有三万多亩,其主要栽培方式分为春播露地早熟栽培(露地生产季节4月下旬~8月上旬)和夏播露地栽培(露地生产季节6月中旬~9月中、下旬)两种。春播露地早熟茄子一、选用品种目前郊区栽培较普遍又受市场欢迎的品种有早熟种六叶茄和中熟种七叶茄,都适宜春播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针对鄂西武陵山区烟草种植后冬闲田面积大、秸秆资源丰富等特点,充分利用大球盖菇适应性强、栽培简单的优势,选择水源充足、利水通风且没有污染的场地开展大球盖菇—烟草轮作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从茬口衔接到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总结出了一套较成熟的大球盖菇—烟草轮作栽培模式,并开展了效益分析,期望为鄂西武陵山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1 “三菇两菜”的茬口安排 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18.
榆黄蘑阳畦露地栽培,栽培期最早只能在清明之后,此时地温开始回升,有利于发菌。按此推算,出菇期最早在6月1日前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榆黄蘑露地阳畦越冬栽培试验,使出菇时间提前到4月20日前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蜗牛对露地栽培平菇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蜗牛是软体动物门柄眼目的一类软体动物,食性极杂,可为害各种蔬菜。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德牛副研究员鉴定,我市为害蔬菜的蜗牛有4种,其中以灰巴蜗牛Bradybaena ranida ranida(Benson)为优势种。近年来,随着蔗田种菇、菇菜间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成功,室外露地栽培平菇等菇类日趋扩大,并有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21,(3)
结合贵州省黔东南州地区气候特征,总结介绍大球盖菇冬闲田轻简栽培技术:菌种与基质制备、栽培季节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与杂菌防控等。大球盖菇冬闲田轻简化栽培,可实现"稻-菇"轮作,水-旱轮季,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