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母牛繁殖率是发展养牛业的关健,是直接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母牛繁殖率,目前我国要求母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分别达到70%、80%、90%。我们在抓母牛繁殖工作方面,逐年有所提高,如我所一九八四年繁殖母牛45头,受配44头,受配率97.78%,受胎44头,受胎率100%,产犊32头(当年配种部份下年产犊),成活30头、犊牛成活率93.75%。比规定指标,受配率、率胎率、  相似文献   

2.
四川黄牛改良综合技术应用示范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适合我省农区养牛生产的黄牛改良综合技术,在宣汉、汉源两县选点应用杂交改良、繁殖配种、难孕母牛防治、犊牛适时断奶、杂交母牛培育和肉牛肥育等技术,在农村户养条件下,其试验结果为:参配母牛1018头次,年均受胎率达92.24%,建卡母牛260头,年度繁殖率95.05%;杂种母牛头平年产奶提高50.76%,达1749.9kg;强度肥育的杂交公牛日增重为l173g,屠宰率54.7%;农户养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我国养牛业的不断发展和养牛专业户的不断增加.提高牛繁殖受胎率已成为增加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了了解当地黄牛的繁殖情况,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们对吉林省舒兰市的3个乡镇的12984头黄牛进行了调查。调查牛中有可繁殖母牛7315头,产犊5705头.产犊率占78%。调查发现受胎率低直接影响养牛户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并给黄牛繁殖改良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采用冷冻精液给母牛输精是改良本地耕牛的重要手段。然而至今为止,冻配的受胎率还不够理想,如何提高母牛情期受胎率已成为畜牧工作者热门话题。龙镇兽医站曾福志从1972年以来,16年间输精母牛2213头,受胎1046头,受胎率是47.16%。其中1986年,1987年,1988年分别冻配50头,70头,110头,受胎率分别是54%,64%,55%。现将1986~1988年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探讨有效精子数与母牛受胎率的关系,我们于2004年3-10月对565头具有正常繁殖机能的母牛做了不同有效精子数对受胎率影响的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牛的选择选择了梨树县梨树乡、十家卜镇、喇嘛甸镇3个黄牛改良技术较好配种站点的565头可繁改良母牛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6.
提高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牛受胎率的高低,是繁殖母牛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如何提高母牛的受胎率,是所有做冷配改良工作人员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现将提高母牛受胎率的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姜国铭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1):77-77,79
1意义1.1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牛的改良作用。一头优秀公牛一生中可生产20万头份0.25mL的细管冻精并承担10万头适龄母牛的配种,其改良率提高了10倍以上。1.2显著提高母牛受胎率肉牛细管冻精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冷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母牛的受胎率可提高8%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 灵璧县共有17万农户,大家畜存栏15.8万头,其中黄牛12.7万头,占大家畜总数80.4%,能繁殖母牛5.6万头,占黄牛总数44.1%.该县黄牛属华北牛类型中的一个类群,体型小、役力弱、生长发育慢。为了改变这些缺点,从1981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冻精,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截止目前共冷配母牛40520头,近3年冷配头数连续突破万头,受胎率由1981年的42.3%提高到72.5%,已繁殖西门塔尔杂交牛2.1万头,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发育快,役用性能强,经济效益高,表现了明显的杂交优势,我县黄牛改良冷配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选择后备母牛18头,每组各6头,采用不同的日粮饲喂,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试验1组后备母牛初情月龄平均为10.3个月,第一、二情期受胎率83.3%,繁殖成活率83.3%。试验2组后备母牛初情期平均为11.1个月,第一、二情期受胎率66.7%,繁殖成活率66.7%。对照组后备母牛初情期平均为12.7个月,一、二情期受胎率50.0%,繁殖成活率50.0%。  相似文献   

10.
浅谈影响山区肉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母牛受胎率是发展高产、优质肉牛的重要基础保障,抓好饲养配套技术,提高母牛的繁殖技术,做到适时输精,推动山区肉牛冻精改良。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影响山区肉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主要因素及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牛冻精改良技术是肉牛繁殖的关键技术,既能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又可增加养殖与经济效益。在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受胎率难以提升,本文总结了提高肉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营上海牛乳场在成立的最初几年中,由于所接管的牛羣絕大部份患有結核病和布氏杆菌病,以及过去上海一般飼养乳牛在产后很迟才給予交配的習慣,因此母牛的繁殖受胎率很低。在1952年时,从284头母牛中只繁殖了146头牛犢,繁殖率为51.4%,母牛的受胎率也只有66.6%。  相似文献   

13.
使用PMSG等激素提高四川黄牛繁殖效率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母牛发情一定阶段应用PMSG,氯前列烯醇和抗PMSG血清处理,8头交牛发情率87.5%,第一情期受胎率71.4%总受胎率85.7%,得一胎孪生母牛,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该处理方法在缩短空怀期,治疗屡配不孕等方面也表现了良好作用,是提高母牛繁殖效率的有效方法,值得扩大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九年我在克山县涌泉公社蹲点搞黄牛改良工作的实践中,探索了农区的母牛发情规律和不同类型的母牛发情规律。通过调查分析发情母牛内在和外在变化的关系,找到了适时输精的技术关键环节,突破了难关,提高了受配率和受胎率,为扩大冻精配种成果,提供了技术条件。涌泉公社共有320头可繁殖母牛,全年冻配235头,受配率达73.4%,比一九七八年冻配25头提高8.2倍,经定胎确定  相似文献   

15.
我省本地水牛属沼泽型水牛,长期来习惯于自然交配繁殖后代。我们于1988年调查了三水县大塘镇的大(土布)、莲滘、横沥、永丰等四个村、共有母水牛433头,其中有繁殖能力的母牛324头,占总母牛数74.71%,而有繁殖力的公牛40头,足够给母牛配种繁殖用。但是,自然交配受胎率偏低,在有繁殖  相似文献   

16.
在凉州区东河乡的王景寨等四个村,对农户饲养条件下,以西杂牛为受体,采用冷冻性控胚胎移植303头,怀孕162头,受胎率53.47%.其中:对自然发情的西杂繁殖母牛,以首次观察到黏液带血为0天,再加5天实施冷冻性控胚胎移植,受胎率54.84%;以发情盛期为0天,第7天进行移植的受体母牛受胎率为53.11%.经显著性测定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移植初配受体母牛受胎率54.26%;移植经产受体母牛受胎率为53.11%.经显著性测定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度开始,扎鲁特组织实施草原黄牛攻关课题,全面推行黄牛冷配改良工作,本年度在全旗共布设黄牛冷配改良站(点)487处,培训技术人员1130人次;组群适龄母牛69740头,实配母牛58907头,受配率达84.5%,情期受胎率达84.7%,繁殖成活率达67.9%;冷配改良犊牛每头新增值500元,农牧民养牛户人均新增收入200元,纯经济效益达1150.854万元,达到扎鲁特旗首创、行业先进、效益显著要求,有力推动了以黄牛为主畜牧主导产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高冻配受胎率是加快肉牛改良步伐,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养牛效益的关键措施。本人从2005年开始从事黄改工作,5年来共冻配母牛4150头,情期受胎率达到85%,平均受胎率达到93.5%,取得较好的成效,现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就如何提高冻配受胎率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牛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改良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以获得最高经济效益,是推动黄牛冷配改良的关键。笔者在基层长期从事黄牛繁殖改良推广工作,认识到要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生产中必须抓好以下几点。1配前补饲,加强营养调控,确保母牛正常繁殖机能牛发情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养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繁殖母牛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易过高,也不能过低。蛋白质不足可使犊牛生长发育受阻,育成牛初情期延迟,  相似文献   

20.
冻精配种是加快黄牛改良的良好途径。受胎率问题是推广冻精配种技术成败的关键。我县从1980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颗粒对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桥子改良点1980年冻配输精127头,受胎66头,受胎率52%。1981年产杂种牛犊58头,产犊率45.7%;1981年又授配92头,经多次调查预计受胎68头、受胎率74%,情期受胎率60.87%。两年来,本人在该点搞冻配,为受胎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在技术操作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做好发情鉴定,适时输精,是确保受胎率高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