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栗瘿蜂危害下不同板栗品种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栗瘿蜂危害与未受害板栗叶片和韧皮部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不同品种板栗受害后叶片中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与栗瘿蜂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抗虫品种与感虫品种间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异。对于不同品种板栗,受害板栗韧皮部与未受害板栗叶片、韧皮部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均无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燕山板栗营养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给华北地区选育优良板栗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燕山和山东板栗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被测评的各品种板栗的单粒质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糊化温度的差异极显著;其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还原性糖含量的差异不显著。通过建立各指标的线性隶属函数,根据最大隶属原则进行品质排序,确定出燕山短枝、短雄、垂枝栗1号、燕昌、遵达栗等品种为优质品种;同时发现,糊化温度和板栗品质的排名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不同时间采收的不同品种澳洲坚果果仁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性,从而为其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采收和加工提供参考依据,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3个主栽品种(桂热1号、OC、695)澳洲坚果果仁中氨基酸的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比较分析了不同品种间氨基酸的差异性、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含量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仁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的含量差异性较大,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限制性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随采摘时间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其果仁蛋白与FAO/WHO推荐模式值和全蛋白模式值的贴近度均较高。澳洲坚果果仁中氨基酸的组成合理,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均衡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广西壮族自治区内3个主栽品种中的695品种,虽为搭配品种,但其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4.
板栗花粉直感效应在坚果内在品质上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板栗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北方板栗品种"燕龙"、"燕山红栗"为父本,云南板栗品种"云富"、"云良"、"永丰1号"为母本进行授粉试验,探讨板栗花粉直感效应在板栗内在品质的表现。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在支链淀粉的含量上,由于供试北方板栗品种与云南板栗品种没有明显的区别,各授粉组合在支链淀粉含量上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含水率在同一种授粉组合中不同年份含量的不同与成熟度和气候条件有关;以"永丰1号"、"云良"和"云富"为母本,以北方板栗品种"燕山红栗"、"燕龙"为父本的授粉组合,其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在20%以上,支链淀粉含量在40%以上和直链淀粉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5.
浙江主栽板栗营养物质的品种和地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4个品种、7个产地共11个板栗样品的含水量、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组分和含量以及支、直链淀粉含量与淀粉粒形状、直径等,在所测定的指标中,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含量、脂肪含量与还原糖含量、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较显著正相关,而含水量与蛋白质、氨基酸、批肪与支、直链淀粉、还原糖、支链淀粉含量呈较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湖北板栗产业化生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湖北板栗产业化的优势1.1板栗生产历史悠久湖北省地处华中腹地,自然环境条件适宜于板栗的生产和繁殖,种植板栗历史悠久,是全国板栗主产区之一。全省各县(市)均有板栗栽培,集中分布在大别山区、大洪山区和秦巴山区,其中罗田、麻城、随州、京山等地板栗在全国都享有盛名。湖北还有很强的品种优势,经过长期选育,已形成数十个板栗无性系品种,其中良种有:浅刺大板栗、深刺大板栗、大果中迟栗、中果中迟栗、羊毛栗、六月暴、红光油栗、乌壳栗、桂花香、九月寨、薄壳大油栗、中果早栗、油栗、红毛早、青毛早、白毛早、闭口红、浅刺早…  相似文献   

7.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利用野生板栗的果实作为食物。在世界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栗属中,除中国板栗外,还有日本栗、欧洲栗和美洲栗。板栗在我国分布地域广泛,目前有20多个省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最佳授粉时期,解决板栗空苞率高的问题,对‘早板栗’和‘早大栗’2个板栗品种进行套袋隔离和人工辅助授粉试验。结果表明:早板栗,早大栗2个品种从花粉萌发至花粉管生长到达胚珠均需要1个月左右;早大栗胚珠5月初开始发育,经过1个月的发育在5月底可形成成熟的八核胚囊,早板栗整个雌配子体发育过程比早大栗晚4~7 d;早大栗5月4日~5月14日之间柱头接受花粉的能力均较强,早板栗5月9日~5月14日前后有接受花粉的能力。结合花粉管生长速度、有效授粉时期和雌配子体发育情况确定品种早大栗的最佳授粉时期应在5月4日~5月14日,品种早板栗的最佳授粉时期应在5月9日~5月14日。  相似文献   

9.
云南板栗花粉形态、萌发率和果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云南板栗品种为试验材料,从其花粉形态特性,萌发率和通过相互授粉试验来研究果实直感效应.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板栗花粉粒的形态大小在不同品种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云栗15号的花粉粒比云栗42号大,其在同一品种雌株上授粉所结果实亦比云栗42号的大;从板栗花粉萌发率上的结果上看.云栗42号的萌发率比云粟15号的要高,其球苞内坚果数亦比云栗15号多.板栗果实大小的直感效应受到授粉组合的亲和力、花粉粒大小和萌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栗疫病(Cryphonectriaparasitica)是为害栗属植物的主要病害。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态和生理学上分析,认为除了气候因子外,栽培因子中不同的立地条件、间作物种类及其耕作方式和栗树生长状况在引起栗疫病发生为害方面存在差异。板栗的抗病性在品种之间亦存在差异。针对一些板栗地产区的自然条件,就如何预防栗疫病发生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尹淑艳  孙绪艮 《林业科学》2002,38(4):105-110
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 (Jacobi) ,观察其在未受害板栗、麻栎、栓皮栎和槲树叶片及受害板栗、麻栎叶片上的生长发育状况 ,并测定了这些植物叶片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 ,危害槲树者 ,其发育历期最长 ,雌成螨寿命最短 ,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 ;危害板栗、麻栎、栓皮栎者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 ,但危害板栗者幼螨期明显缩短 ;叶片受该螨危害后 ,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减少 ,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的含量增加。与板栗、麻栎、栓皮栎相比 ,槲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最低 ,单宁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授粉树与花粉活力对板栗结实率和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怀柔区3个板栗主栽品种为授粉母树,采用9个不同种源的良种作为父本,进行授粉试验,研究授粉树与花粉活力对板栗结实率和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陵明珠和石丰是燕山红粟的最佳授粉树;遵玉和紫珀是怀九的最佳授粉树;紫珀和东陵明珠是怀黄的最佳授粉树;花粉活力在盛花期时最高,对任何品种而言,盛花期都是最佳的授粉期。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2次结实板栗2次花原基形成与分化的进程,同时对其叶片中的N、P、糖营养周期变化动态规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第1次花原基形成基本与一般中国栗品种类似,而第2次混合花原基形成及分化虽同样要经历4个过程,但时间相对较短,且其混合花原基形成的极限时间为5月底至6月初,试验研究结果同时表明,2次结实板栗树体营养周期可分为休眠期、营养消耗1期、营养积累1期、营养消耗2期、营养平衡期、营养积累2期共76  相似文献   

14.
板栗生长与土壤养分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对土壤养分与板栗株产和徒长枝生长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有机质、水解氮、还效磷和速效钾4个土壤养分因子对板栗株产和徒长枝的生长有着显著和根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以速效磷对产量影响最为显著,水解氮对徒长枝生长影响最为显著。其作用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既有正作用,又有负作用,且4种土壤养分因子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4种土壤养分因子对板栗  相似文献   

15.
板栗野生砧木嫁接建园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别山区北坡利用板栗野生砧木嫁接建园,引进省内主产区的11个品种和当地主栽的2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施行的插皮舌接、夏季摘心、改土增肥、综合措施防治剪枝象甲等系列丰产配套技术均显成效,嫁接5年后便进入丰产期,6~10年生年株产达2.4okg,单产1500Kg/hm2,其中二新早等7个品种平均株产达3.3kg,单产2000kg/hm2,达到了丰产指标,为野生板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安徽广德山区板栗品种调查,该区有优良品种8个,较优良品种8个,5个劣质品种,对各品种的主要性状作了描述,列出了优良品种检索表,并阐明了各个品种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板栗加工现状及剩余物利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板栗是我国传统的农副产品,我国板栗年总产量达46.98万t,占世界板栗总产量的60%,板栗产量增加,板栗制品日益丰富,笔者从板栗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板栗制品加工的现状、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板栗剩余物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对板栗加工业发展的思路及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浙南闽北锥栗品种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锥栗主产区浙南闽北为重点,开展锥栗种质资源调查,共选出了23个农家品种。按其果实大小选出了乌壳长芒、黄榛、温洋红、大尖嘴、处署红、长芒仔6个大果型品种,蔓榛、红紫榛、白露仔、薄壳仔、财榛、麦塞仔、穗榛、猪屎榛8个中果型品种,油栗、嫁接毛榛、毛榛、光生栗等9个小果型品种。并分析了不同品种锥栗的蛋白质、糖分、淀粉、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农家品种问其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板栗是诸暨市主要的经济林树种,栽培面积达5262.0hm^2。产值超过1200万元。通过对诸暨市板栗生产,贮藏,加工,销售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诸暨市板栗产业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