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干旱地区面积很大,三北地区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这一类型.这类地区有林地少,荒山荒地多,干旱、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因此,这些地区造林更显重要,但又有相当大的困难,造林成活率往往较低.怎样才能提高北方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是大家  相似文献   

2.
杨树扦插造林“三步成林”法,即是利用杨树插穗作为造林苗木,经过3年时间过程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其扦插造林应选择河流故道、两岸、水浇沙滩地等适宜的造林地。  相似文献   

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通过造林成活率、造林后第1~3 a新鞭长、第2~3 a出笋数和竹笋平均地径等指标对不同立地类型毛环竹造林成效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沙滩地营造毛环竹林应采用粘性较大的黄心土改良土壤质地;毛环竹在山地造林最好选择山谷和中下坡,不宜选择在上坡;土壤质地为重壤土和粘土的山地不宜营造毛环竹林.  相似文献   

4.
<正> 孝感市现有荒沙滩30000亩,其中宜林荒沙地25000亩,沙滩造林树种原有杨树、枫树、刺槐、马尾松、池杉等。1975年开始引种国外松,表现良好。1985年省林业厅组织进行了引种栽培鉴定,被评为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推广应用这一成果,我们对孝感市沙滩国外松造林进行了考察。重点考察了国营陆山林场、王店镇侯吕村。现将考察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民勤宜林沙滩(荒)地进行黑果枸杞宜林沙滩(荒)地机械沟穴覆膜集雨造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民勤宜林沙滩(荒)地机械沟穴覆膜集雨栽植模式具有集雨保墒和增温效果,成活率高,生长量大,可显著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其技术简便、易于操作、工效高,很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省干热河谷地区是造林最困难的地区之一,为提高这类地区的造林成活率,需采用容器苗造林。容器苗造林的关键设备是育苗容器。干热地区的育苗容器要求体轻、质坚、育苗时能透水透气,移栽时又可随苗入士,具有一定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传统使用的育苗容器达一、二十种,但合乎此种要求  相似文献   

7.
邢台县丘陵浅山宜林面积约30万亩,海拔高度多在500米以下。这类地区,许多世代光秃无林,水土流失严重。以往造林由于树种选择不当,因而造林成活低,一度挫伤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邢台地区林业站与邢台贾乡林业站选择姚平大队进行侧柏造林,几年来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8.
不同立地类型毛环竹造林成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红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34-136,139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通过造林成活率、造林后第1~3 a新鞭长、第2~3 a出笋数和竹笋平均地径等指标对不同立地类型毛环竹造林成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沙滩地营造毛环竹林应采用粘性较大的黄心土改良土壤质地,毛环竹在山地造林最好选择山谷和中下坡,不宜选择在上坡,土壤质地为重壤土和粘土的山地不宜营造毛环竹林。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是一个干旱少雨的省份,绝大多数造林属干旱地造林,因此干旱是影响其造林成活率的最主要因素。保水剂是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这类物质含有大量结构特异的强吸水基团,它的最大吸水力高达每平方厘米13~14公斤,可吸收自身重量的数百倍至上千倍的纯水,并且这些被吸收的水分不能用一般的物理方法排挤出来,所以它又具有很强的保水性。它适合在降水稀少、雨水分布不均匀的地区以及缺少灌溉水源的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0.
在栗钙土地区,表土层浅、钙积层厚且离地表较近的土壤,群众称之为白干土.这种土在内蒙古地区分布较广,仅突泉县就有一百多万亩.白干土坚硬致密,通气不良,保水性差,肥力低,碱性偏重,不适于树木生长,特别是树木根系难于穿透,因而在这些地区造林往往失败,或形成“小老树”.要使在白干土地区造林成功,必须在改良土壤上下功夫.在目前人工整地造林为主的情况下,提出如下两种造林方法,供各地在造林实践中试用.一、平地、岗地、缓坡地高垄台造林方法.在平地、岗地、缓坡地堆高60  相似文献   

11.
造林生产实践中,造林地和造林树种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对这种相关关系加以研究和利用,就是我们说的适地适树问题。要适地适树地进行造林,必须根据各类土地资源,采用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适宜的树种。这是提高造林的成果,做到集约经营,使林木速生丰产,发展林业建设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因此,我们要认真探讨和注意造林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造林地段与造林树种的关系。一、造林地区与造林树种的关系造林地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大气候条件和地貌方面,其它如坡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全疆平原地区造林 11.83万公顷 ,造林需苗量为 2 4 579.4 3万株 ,可供造林苗木总量为4 3 0 6 7.4万株 ,供需相抵净余苗量为 184 6 9.97万株。从各地州市上报的苗木余缺情况看 ,2 0 0 2年我区平原地区造林绿化苗木供应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就全疆平原整个地区而言 ,2 0 0 2年我区平原地区造林苗木供给总量的余额较大 ,全疆累计剩余苗木2 0 2 6 4.4 9万株 ,缺苗 1794 .52万株 ,余缺相抵净余苗量达 184 6 9.97万株。(2 )就地区而言 ,在 13个地州市中 ,有 12个地州市造林苗木总量有余 ,仅吐鲁番地区造林苗木总量不足 ,其中余苗量大的地州…  相似文献   

13.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复杂严酷,土壤瘠薄,气候干旱、少雨,蒸散量远远大于年降水量.本文结合多年的造林工作经验,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总结,采取适地适树、科学整地、壮苗、定植、覆膜、遮阳、集水、补水等一系列措施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取得有效的抗旱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造林地区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退耕还林治理技术思路.针对退耕还林超坡耕地、一般坡耕地及沙化土地,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适地适树选择造林苗木、采取多种造林方式,造林效果好,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尹必孚 《山西林业》2023,(S2):64-65
同朔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但樟子松是一个优良适生树种。从造林地类型与立地条件、造林地整地、造林模式、苗木栽植、幼林抚育等方面介绍了同朔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6.
应用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对不同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竹子组培苗造林与普通苗造林对成林时间、生物量、胸径、地径、高度等生长指标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竹子组培苗造林成活率高、成林时间早、立竹分化小,生物量大于传统育苗造林.  相似文献   

17.
自1959年飞机播种云南松造林成功之后,二十多年来,用于飞播造林的树种不断有所增加.目前我省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除云南松外,还有马尾松、油松、华山松、漆树等.但是,这些树种的宜播地区均不能过高.海拔2800公米上至今尚无适宜的飞播造林树种.为了发掘新的飞播树种、扩大飞播造林地区、加快我省高山地区的绿化造林.我们从1974年起开展了高海拔地区飞播造林的研究.试验表明,高山松适于飞播造林,是川西南和滇西北地区,海拔2400—3500米范围内飞机播种造林的良好树种.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容器苗较裸根苗速生、抗逆性强 ,故造林成活率高。林口林业局用大棚培育落叶松容器苗在阳坡、陡坡和岩石裸露地难造林地块进行造林试验 ,成活率高达90 %以上 ,解决了这类地块的造林问题。详细介绍了大棚温室设置方式与容器苗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9.
植物的地上部分生长与根系部分生长是一个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土壤含水率的高低决定了植物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范围.通过对土壤含水率与植物根系的调查,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树种根系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该地区造林地水分管理及干旱、半干旱植被恢复区的造林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半干旱地区整地与造林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西半干旱地区造林地采取雨前整地 ,改善土壤小气候 ,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造林苗木根系生长空间以及间接影响土壤养分状况和加强造林地的空气对流等 ,进而达到提高半干旱地区针叶树的造林成活率 ,促进幼树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