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选择品种第一,根据河蟹对水草利用的优越性,确定移植水草的种类和数量,一般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浮叶和漂浮植物为辅;第二,根据河蟹的食性移植水草,可多栽培一些河蟹喜食的苦草、轮叶黑藻、细金鱼藻,其他品种水草适当少移植,起到调节互补作用,这对改善池塘水质、增加水中溶氧、提高水体透明度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春季来临,正式放养鱼种季节,池塘养鱼抓好鱼种放养管理十分重要。这个阶段的管理工作抓得好,能增强鱼类抗病力,提高成活率,健康快长,迅速增重,并相对延长生长期,实现养鱼高产高效。此期的饲养管理,对夺取全年渔业丰产、稳收有重要意义,因此应抓好"五个早"。1早放种水温升至8℃时要投入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重在250g以上。2早投饵开春时以投入水草和精饲料为主,以后水草  相似文献   

3.
(一)池塘养蟹品质差的原因 1.生长环境差.主要是池塘条件差,如淤泥较多、水草不足、水质不好等,池塘不适宜河蟹的生长发育,结果养出的河蟹品质不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太湖一号”青虾的高产高效养殖技术:主要有池塘准备,包括池塘面积、深浅、形状、塘堤防漏、排水系统及设备、消毒、加水、施肥、设置水草等;种苗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中如何正确判断并合理管理水质对于水产养殖生产至关重要。分析了在生产中常见的7种水色的形成原因及其与水质的关系,并指出了可以通过观察水色、水色变化、下风处油膜、水华状态及水体透明度变化等来判断池塘水质,通过合理施肥、加(换)水、施用水质改良剂和有益微生物等措施可对池塘水质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6.
培养优良的鱼苗种是池塘养鱼获得高产的关键一环。现将池塘养殖鲤鱼苗种技术简述如下:一、池塘条件1.注、排水和用电方便。要根据鲤鱼苗种生长发育情况和水质变化.给池塘注水.调节水的肥度.改善水质理化指标。2.池塘面积大小适当.水深适度。池塘形状最好是长方形.这样便于养殖管理和拉网捕捞。池塘面积以0.3公顷左右为好。池塘过大.管理不便.水质肥度不好调节.影响鲤鱼苗种生长;池塘过小.水温、水质变化波动较大.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水深保持1米左右.前期稍浅、后期较深为好。3.池塘堤坝牢固.土质要好.均匀渗漏水。4.池…  相似文献   

7.
1池塘条件可利用原有蟹池或龙虾池,也可利用养鱼塘加以改造。池塘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深为1.5米以上,水草覆盖率达20%。围拦网水域要求水草覆盖率35%左右,池底淤泥25厘米左右,正常水位1.5米,汛期水位为2.0米。  相似文献   

8.
在池塘养鱼中,调节和管理好水质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夏秋季节,由于温度高,同照时间长,投饵施肥量大,鱼类排泄多,鱼塘水质容易变坏,所以,这段时间,更应重视鱼塘水质的调节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池塘鱼类养殖春季主要病害水霉病、竖鳞病、赤皮病纤毛类寄生虫病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供水产养殖者参考. 1 春季池塘水质情况及越冬鱼类的特点 (1)北方地区立春后,阳光照射时间加长,低温浮游植物种类形成优势,冰下溶解氧增加,物质循环加快,在开冰前期,有的池塘溶解氧达到20 mg/L以上,由于冰层的压力,造成池塘冰下水中与大气中氧气、氮气分压不同,开冰期间,当压差超出鱼体调节能力时,有些池塘鱼类的体内、体表形成气泡或形成栓塞,造成鱼体损伤.  相似文献   

10.
1 池塘条件 可利用原有蟹池或龙虾池,也可利用养鱼塘加以改造.池塘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深为1.5米以上,水草覆盖率达20%.围拦网水域要求水草覆盖率35%左右,池底淤泥25厘米左右,正常水位1.5米,汛期水位为2.0米.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品种第一,根据河蟹对水草利用的优越性,确定移植水草的种类和数量,一般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浮叶和漂浮植物为辅;第二,根据河蟹的食性移植水草,可多栽培一些河蟹喜食的苦草、轮叶黑藻、细金鱼藻,其他品种水草适当少移植,起到调节互补作用,这对改善池塘水质、增加水中溶氧、提高水体透明度有很好的作用。(二)移植方法第一,在干涸的河湖底部将选定的苦草、轮叶黑藻等,用锹铲取底土和草根运到养蟹池内,用土埋好,春夏之交便可自动生长起来。第二,轮叶黑藻根系发达,每株长短不一,有很多茎节均能发根生长。春夏之交采集整株水草,用湿…  相似文献   

12.
(一)选定主养鱼和配养鱼品种一般在一口池塘中确定一种或两种鱼作为“主养鱼”,3~5种鱼为“配养鱼”。鱼池的投饵施肥等管理是依据主养鱼进行的。选择主养鱼的方法是:根据池塘条件:城镇郊区,村前屋后有条件引进生活污水,水质较肥的池塘,以鲢、鳙为主养鱼,并可多养鲤、鲫和罗非鱼;水质较瘦,水草丰茂的池塘,应选草食性的草鱼、团头鲂等为主养鱼;螺蚬等非常多的池塘,宜选青鱼、鲤为主养鱼;新开塘和瘦水塘,无草无肥无螺蚬,需人工投饵,应以草鱼、团头鲂为主养鱼。根据饵料来源,本着能就地廉价取材的原则,选择主养鱼。为了改变养鲢、鳙效益差的状…  相似文献   

13.
池塘养分的好坏在于水质的调节.为了防止塘水老化和鱼类发病,对水源不足、排灌不方便和池底淤泥较厚的池塘可用以下方法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14.
1池塘水质的调节 为了防止池水老化和鱼类发病,对水源不足、排灌不方便和池底淤泥较厚的池塘可用以下方法调节水质。 施用水质改良剂,每半月向池塘施洒1次,每次用量5克/立方米,当水质比较恶化、透明度低于20厘米时,用量可增至10~15克/立方米,能起到吸附、  相似文献   

15.
一、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包括淡水鱼暴发性鱼病综合防治技术,淡水名特优品种(甲鱼、鳜鱼、鳗鲡、河蟹等)病害防治技术。 二、高产优质高效渔业综合养殖技术:①淡水名特优养殖技术,包括标准化池塘改造技术,饲养管理与水质调节技术,健康管理技术。②模式化池塘养鱼高产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鱼类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在养鱼生产中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水质调节。过去,水质调节主要是在池塘的日常管理中,采用适当施肥、定期搅动塘泥、适时加注新水等常规方法进行。近年来,有些地方结合生产实际,采用了一些新的水质调节方法,现介绍如下: 1.机械调节法。主要是采用增氧机调节水质。目前使用的增氧机有叶轮式、喷水式、水车式、充气式等类型,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虽不同,但都具有  相似文献   

17.
<正>1池塘水质的调节为了防止池水老化和鱼类发病,对水源不足、排灌不方便和池底淤泥较厚的池塘可用以下方法调节水质。施用水质改良剂,每半月向池塘施洒1次,每次用量5克/立方米,当水质比较恶化、透明度低于20厘米时,用量可增至10~15克/立方米,能起到吸附、转化池水中氨态氮和有害物质的作用,以改良水质。  相似文献   

18.
1池塘准备 1.1池塘条件 养殖河蟹的池塘较适宜的面积一般在0.20—0.67hm2,池深控制在1.5—2.0m,池塘堤坝内坡坡度在1:3以上。池底最好是粘土底质,这种底质保水性能比较好。池塘底泥保留15cm左右,这样有利于种植水草和为底栖生物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临近水源且水质符合国家渔业养殖相关标准,注排水方便,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根据池塘的特点、鱼类的不同习性、不同食性选择放养模式,以及通过水质调节、饵料投喂、鱼病防治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海水池塘立体养殖技术虽已在辽东地区推广多年,但养殖发展并不平衡,尚有许多技术问题待解决和推广。为此,本文介绍了海水池塘立体养殖的技术原理;从池塘准备、苗种放养、水质调节、饵料管理、日常管理5个方面简述了海水池塘立体养殖的具体技术;从蛏床、消毒、施肥、防护网、放苗、病害6个方面提出了海水池塘立体养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