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对河南省洛阳市某猪场一起猪伪狂犬病的诊治,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猪伪狂犬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以期为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猪伪狂犬病的发病原因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制定科学的防疫程序是防控猪场猪伪狂犬病的主要方法.只有全方位普及疫苗知识,提升疫苗接种率、发现发病采取紧急接种、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等方法才可以彻底防治猪伪狂大病.笔者将浅析富村镇一猪场猪伪狂犬病的诊治及综合防控措施如下,供同仁及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摸清本区域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免疫和感染现状,本实验室对2014年3月~2015年12月上海浦东地区各乡镇规模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共采集10 078份血清和43份组织样品,经ELISA和荧光PCR检测,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抗体平均阳性率91.27%,感染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4.92%。对2014年和2015年5个规模猪场不同生长阶段的猪进行感染抗体的跟踪检测,显示2015年感染抗体比2014年明显上升,处于哺乳仔猪、保育猪阶段的比处于肥育猪、母猪阶段的上升明显。对这5个猪场43份临床发病猪的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有2个猪场的3份组织样品检测出猪伪狂犬病毒核酸阳性。本区域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免疫和感染现状的调查表明,我区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情况良好,但病毒感染仍较普遍,也存在临床发病情况。本调查基本掌握了我区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和感染情况,为科学评估我区猪伪狂犬病的防控现状和下一步制定本病的净化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当前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发生比较频繁,使猪群的死亡率骤然增加,给养猪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笔者对某规模化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的育成猪进行了诊断和防治,提出了预防和控制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可引起仔猪大量发病死亡,母猪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育肥猪生长发育缓慢,经济损失惨重。为净化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试验采用综合性的净化措施,除淘汰病猪及临床症状猪、加强饲养管理等技术措施外,采用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加强免疫,结合野毒抗体监测,成功的根除了伪狂犬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养猪》2021,(2)
猪伪狂犬病,又称Aujeszky氏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文章通过对河南周口某猪场一起肥育猪伪狂犬病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调查、病理剖检和相关的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猪伪狂犬病。伪狂犬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为此猪场做好伪狂犬病的防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对山东省某养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进行诊断,采用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分离、PCR鉴定及血清中和试验诊断,确诊病原为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株。根据确诊结果,按照猪伪狂犬病治疗措施操作,猪场发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猪伪狂犬病是危害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尤其对怀孕母猪和仔猪危害严重。为减少伪狂犬病在规模猪场的发生,降低发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笔者总结了1起仔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因调查、剖检病变、诊断以及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猪场普遍存在,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文介绍了猪伪狂犬病的病原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笔者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部分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实施伪狂犬病净化过程中存在认识不到位,技术措施不完善,落实不严格的情况.因此对猪场实施猪伪狂犬病净化应具有五项的基本条件、重点净化技术措施、配套技术措施和净化控制关键点作阐述分析,以便共同做好养猪场猪伪狂犬病净.  相似文献   

11.
张洪科 《当代畜牧》2014,(36):15-16
我国中小型猪场普遍存在猪伪狂犬病,笔者介绍了猪伪狂犬病对中小型猪场的危害和中小型猪场伪狂犬病难以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中小型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猪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猪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以对养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一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发生PR的发病过程,在诊断和问询中发现,PR在该养猪场中的发生比较普遍,即猪场原来的种猪属于猪伪狂犬病野毒gE阳性免疫稳定场,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发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加强生物安全、对猪群进行紧急接种,并采取综合措施快速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引起猪的繁殖障碍和以神经症状为主的两周龄以内仔猪的大批死亡。据有关报道,该病在我国猪场广泛存在,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调查了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猪伪狂犬病仍然是我国规模化猪场的重要疫病之一,该病的发生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部分猪场开始实施伪狂犬病的净化,但疫苗接种仍是预防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主要措施。因此,本文对当前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以期为伪狂犬病的防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规模化养猪场对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得当,使得该病在部分养殖场得到彻底的净化,但规模化猪场向外引种频繁,若将带毒种猪引进猪场,而猪场内猪群未免疫接种伪狂犬病疫苗,极易导致伪狂犬病在猪场短时间爆发,给该猪场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2019年3月初,某规模化猪场暴发疑似猪伪狂犬病,通过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最终判定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遂如 《养猪》2013,(1):105-107
2011年之前,我国猪群中除少数种猪群携带伪狂犬病野毒,呈现gE抗体阳性之外,临床上发病很少见,很多种猪场均为伪狂犬病阴性猪场.但从2011年以来,华北、华中、华东及东北等部分地区的猪场先后发生猪伪狂犬病流行;2012年又在河北、河南、湖北及山东等地区的一些猪场发生暴发流行,而且发病猪群都接种过伪狂犬病疫苗,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就当前如何防控猪伪狂犬病的发生与流行,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养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掌握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减少伪狂犬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规模化猪场应当采取的有效防疫措施。方法:采用ELISA法对某规模化猪场7~12月份的经产母猪和后备猪进行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该猪场的伪狂犬病阳性率为21.26%,是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结论:该猪场在检测出伪狂犬病抗体呈阳性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而控制了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继元 《中国猪业》2013,8(8):47-48
2012年至今,山东省潍坊地区的猪场相继出现猪伪狂犬病。本文对猪伪狂犬病传统的免疫程序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并从猪场管理角度介绍了该病的防控措施,为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大兴和顺义区2个使用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Bartha株基因缺失疫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为期3年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跟踪监测,并进行猪场的临床状况和组织样品的PCR检测,结果显示,北京市2011—2012年间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猪场发生了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提示,应对该状况加以重视,对其发病原因需进行进一步的病毒分离和毒株分子遗传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1流行现状2012年春,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许多猪场暴发猪伪狂犬病疫情,并从猪场送检病料中分离、鉴定出猪伪狂犬病致病毒株。如今,该疫情已蔓延至南方各省,部分猪场在进行伪狂犬病g E抗体检测时,发现其阳性率升高,有的甚至接近100%。具体情况如下。1.1大部分发病场猪群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临床症状,g E抗体阳性率接近100%;部分猪场仅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