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气候室迁移到筑波的林业试验场,已建造了许多新的科研设备。人工气候室就是其中之一,人工气候室的别名,叫人工气候调节器或生物环境调节器,是一种调节控制生物环境的设备,人工气候调节器主要研究对象是植物,生物环境调节器研究各种生物为目的。林业试验场的人工气候室,能够调节控制温度、湿度、光三个重要因素,是作为研究林木生长规律的设备,在筑波科研基地的环境保护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所、果树科学研究所也建造了类似的科研设备。世界上如美国、法国、德国、瑞典、荷兰、新西兰等都建造了大型的人工气候调节器,林业试验场的人工气候室同世界各国相比,可以说  相似文献   

2.
1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结构最合理、功能最完善的生物库、资源库、能源库和蓄水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降低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以森林为工作对象的林业承担着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人工气候室于30年前建成,从那时起,大多数植物研究中心就可以采用类似的设备,对影响植物生长的一些或全部比较重要的环境因素加以控制。使用人工气候室虽不可能为与生产造林树种苗木有关的研究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但人工气候室确实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设备。要正确认识植物对环境的响应,就得使用可以控制特定气候因子的设备。在森林中,许多环境因素,例如温度、光合辐照度和昼长,它们混杂在一起,因而很难区别出任何单独一种因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使用受控环境则有可能分析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同时改变一种因素的效应。如果使现有设备更加灵巧和完善将更会提高这种分析方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江河源”和“生态源”之称,是全球气候的重要“调节器”和“启动器”,对我国乃至周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回顾了西藏林业60年取得的主要成就,总结了西藏“十一五”期间林业工作的主要情况,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旨在为促进西...  相似文献   

5.
日本松树害虫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日农业科技协议林业部组派的松树害虫考察团一行四人,于1986年7月15—29日,在日本进行了为期15天松树害虫(主要是松突圆蚧)的考察。先后到东京、筑波、冲绳、京部、滋贺等地,与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座谈,参观访问了东京农业大学、琉球大学、日本农林水产省林业试验场及其所属关西支场、冲绳和滋贺县林业试验场,并在发生松  相似文献   

6.
论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湿地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降解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溱湖位于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相对发达的里下河地区,该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河湖星罗棋布。溱湖湿地占地面积为43.29km2,其中天然河湖湿地面积为10.68km2,人工湿地面积为32.61km2。溱湖湿地拥有多处滩涂,风光秀美,气候湿润,动植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7.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不仅可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木材及其林付产品,而且对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增进土壤肥力。抗御自然灾害。调节气候,防治污染,净化空气、卫生保健,美化环境,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多种效益,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被视为“人类呼吸的肺叶”“地球的肺部”,没有森林地球上的生物就难以生存,发展林业、贯彻执行“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实现大地园林化,使森林“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是我国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林业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1971)给立地所下的定义为:“一个地区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决定该地区植被类型和特性的环境条件的总称”。而在日常专业用语中,立地一词具有地理位置和某地区所特有的环境条件(生物、土壤和气候等)的双重含义。虽然如此,但是没有环  相似文献   

9.
1985年我作为日本国际事业协力团的研修员,先后在国立筑波林业试验场和关东林木育种场白石进,古越隆信等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林木育种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现将学习期间,我所了解到的日本林木育种的概况整理成文,望能对我国的林木育种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不可替代的环境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森林环境与土壤相对性研究毛静涛(延边林业学校)土壤在形成的过程中,生物、母质、气候、地形和时间是决定其性质的主要因素,通称5大因子。其中,又以生物为最活跃的因素。由于同一地区的5大因子基本相同,其发育起来的土壤的性质即是相对稳定的。但土壤形成以后,在...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近年来,我国林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林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以森林资源为依托,而森林资源与气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因此气候与林业经济之间也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分析了林业经济发展与气候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松江洒流域林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林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以及对气候影响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够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业肩负着优化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在改善生态环境、抗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林业是实现农业高产稳产、水利设施长期发挥功效、减轻自然灾害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 首先,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对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森林能有效地蓄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和江、河、湖泊的淤积。众所周知,在“75·8”水灾期间,薄山林场经营着薄山水库周围近10万亩茂密  相似文献   

15.
湿地是自然界富有较高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供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等,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相似文献   

16.
<正>西藏有着“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的美誉,是我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的“感应器”,也是维系高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周边地区生态平衡的“生态源”和“调节器”,生态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几种主要农用林业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平原地区风、沙、旱、涝、碱危害严重,发展农用林业是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山东省几种主要的农用林业模式,并对其生态、经济效益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对生态系统中的资源配置具有基础性作用。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系统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调节气候、改善水文循环、防止土壤侵蚀、吸收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林业生态建设与水资源保护是相辅相承、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增加以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结合的植被盖度是水资源保护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内在要求,大力保护与合理开发水资源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强烈呼吁,在人类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的了”,应“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林业的主要研究对象,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木材、各种林副产品以及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使命。因此,经营和管理好现有的森林资源是我们每一个林业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森林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只要利用得当便可持续再生。森林实施分类经营既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林业发展的根本趋势。自从1995年原林业部党组在全国林业…  相似文献   

20.
围绕森林、林业、林产工业的形势是极其严峻的,展望即将来临的二十一世纪,林业实验研究的任务是何等的重要。林业试验场应该加倍地努力研究技术。特别是去年十二月农林水产技术会议上制定了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农林水产基本研究目标”,承认这个目标,进而重新探讨林业科学研究方向,制定出林业试验阶段的基本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