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斑侧褶蛙蝌蚪栖息地和饲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斑侧褶蛙产卵、蝌蚪水中生活时期多与稻田相关,稻田是蛙类的最佳栖息地。蛙类从卵到幼蛙成活率约3%,很低。影响繁殖成活率因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水源挖沙农药捞鱼水质天敌。人工饲养蛙卵,放归田间,实验数据支持这一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技术与市场》2001,(11):34-34
1.生活习性 泰国虎纹蛙为水陆两栖动物,喜欢群居,不怕人,适合高密度养殖,其貌如本地田鸡(中国虎纹蛙),体重可达350克,蝌蚪为肉食性,自然条件下,以浮游生物为食,人工饲养可投喂含动物蛋白为主的配合饲料,成蛙食陆生昆虫,可投喂配合饲料。 2.蛙苗的繁殖 2.1种蛙的选择。选体表光滑,皮肤富有粘液,体格强壮,无病无伤,生长发育良好的蛙作为种蛙。母蛙要求达250克。 2.2种蛙抱对、产卵与受精。水温上升到20C时,雄蛙开始浮于水面鸣叫并追逐雌蛙,最后雄蛙跳到雌蛙背上,前肢搂紧雌蛙腋下,两泄殖孔相互靠近。…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经济动物。林蛙油是我国名贵药材,蛙肉细嫩,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但是,当前农村养殖林蛙,大部分采用半人工养殖,其缺点是蛙回收率低。章介绍了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场地选择;种蛙选择;蛙卵采集;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变态期的管理;幼、成蛙的饲养管理;冬眠和越冬管理;林蛙的敌害;林蛙的病害;活饵料繁殖法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蛙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价值的经济动物之一。其林蛙油是我国名贵药材,蛙肉细嫩,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但是,当前农村养殖林蛙,大部分采用半人工养殖,其缺点是蛙回收率低。该介绍了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场地选择;种蛙选择;蛙卵采集;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变态期的管理;幼、成蛙的饲养管理;冬眠和越冬管理;林蛙的敌害;林蛙的病害;活饵料繁殖法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价值的经济动物之一。其林蛙油是我国名贵药材,蛙肉细嫩,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但是,当前农村养殖林蛙,大部分采用半人工养殖,其缺点是蛙回收率低。该介绍了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场地选择;种蛙选择;蛙卵采集;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变态期的管理;幼、成蛙的饲养管理;冬眠和越冬管理;林蛙的敌害;林蛙的病害;活饵料繁殖法等。  相似文献   

6.
广州动物园1997年设计建造了一座仿生生态蛙蟾馆,经过近5年的驯养实践,饲养蛙蟾30余种,均能自然繁殖或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7.
棘胸蛙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与越南北部山区的大型蛙类,其对水质、地质、气候等环境因子的要求较高,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物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蛙类。由于栖息地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为过度捕杀,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人工养殖棘胸蛙是缓解其野外生存压力、满足市场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棘胸蛙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成蛙驯养、种蛙繁殖、孵化与蝌蚪饲养、生态因子、疾病防控等几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概述,旨在为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养殖标准与养殖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护和发展桓仁林蛙(Rana huanrenensis )这一珍稀的物种资源,作者进行了野外实地观察,发现桓仁林蛙4月下旬配对产卵,有极强的产卵区域地.卵产在河卵石上,为林蛙属所独有,性行为也与其它林蛙有所不同.蝌蚪发育成幼蛙需要60d左右,活动范围较窄,适宜生存在水质无污染、清澈透底的河流中,河流周围多以灌木丛为主,9月下旬在产卵区域附近入蛰.  相似文献   

9.
蛤什蚂是林区珍贵的两栖动物。几年来,我们利用林区的自然条件,对蛤什蚂进行了人工养殖,取得了成功。现将主要技术环节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蛤什蚂的生物学特性和活动规律蛤什蚂是两栖动物。一年之中,它有五个月时间生活在森林中,其摄取食物、生长发育基本上在森林中完成的;有六个多月时间生活在水中,如产卵、繁殖及冬眠。成蛙在春天出河进入沟溏稳水泡中配对繁殖。如果此时温度在5℃(最佳温度10—11℃)左右,5—12小时即可产卵。产卵多在午夜零点到早八点之间;高峰出现在早晨六、七点。产卵同时雄蛙也  相似文献   

10.
水蛭的医用价值被广泛受到关注。水蛭体内含有多种药用成分。以水蛭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已投入大量生产。仅国内每年就需上千吨,日本等国也从我国大量进口,但由于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以及人们对野生水蛭的掠夺性捕取,造成了货源奇缺,有价无货,价格连年攀升,人工养殖有利可图。 山东省沂水县道托乡刘家上庄村村民刘元堂利用闲置的沟渠、池塘养殖水蛭,每年纯收入三万元以上。据刘元堂介绍,水蛭生活于坑塘里,生命力极强、繁殖也快。水蛭易饲养管理、食性广,主食螺类等无脊椎动物。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液,每周喂一次即可。种蛭以早春放养为佳,一亩水面投20千克左右的种蛭。种蛙以金钱蛭为最好。水饺雌雄同体、异体授精。种蛙5月初开始产卵,每条种蛙一次可繁殖60条~80条幼蛙。幼蛙于6月大量出现。幼蛙生长迅速,约经9个月即成商品蛙。亩产干蛙240公斤~320公斤,除去人工、承包费,亩可收益三万余元。当年饲养当年受益。 人工养殖水蛙,规模可大可小,几乎不需要投资,管理也简单,效益甚高。国内开展人工养殖才刚刚起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联系人:王宪起 单位:山东省沂水县道托乡中心小学 邮编:276400养殖水蛭奔小康  相似文献   

11.
桑天牛补充营养与为害杨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天牛成虫补充营养与产卵的关系,探讨杨树工业用材林受桑天牛幼虫为害较重的原因,结果表明,桑天牛成虫必须补充桑科植物营养,才能产卵繁殖后代;桑天牛成虫嗜食桑科植物,但却喜欢在杨树枝条上产卵,这就造成了树杨易受幼虫蛀害。  相似文献   

12.
2011年2月~2012年7月,对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的海南锯腿树蛙(Rhacophorus hainanus)种群分布进行了调查,用野外观察与室内饲养的方法对其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南锯腿树蛙分布在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海拔800m以上的溪流边或是季节性水潭附近;该蛙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特点;繁殖季节为每年的3月至6月,繁殖地为季节性水潭,繁殖包括鸣叫求偶、抱对、产卵三个过程,每次产卵量为126±77枚,蛙卵约7d孵化为蝌蚪,57d蝌蚪变态成为幼蛙。该蛙唇齿式为I:4+4/1+1:II,与云南部分蝌蚪标本以及越南采集的蝌蚪标本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当前棘胸蛙人工养殖过程中相关问题以及贵州山区产业化过程中难点和重点的剖析,总结了多年养殖试验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积累和体会,提出了养殖场地选择与构建、环境调控、亲蛙来源与管理、产卵与孵化、蝌蚪变态期调控、幼蛙培育等关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旨在为贵州山区棘胸蛙养殖的农户、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日前江津市天然棘腹蛙养殖场经过4年与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展开了广泛的合作,积极探索开发四面山野生棘腹蛙资源。现已基本掌握了四面山野生棘腹蛙的人工驯养繁殖和高密度养殖等技术,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并适应当地林区生态条件的繁育技术体系。在商品化养殖、产品加工和贮运以及产业链的延伸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截至2004年底。  相似文献   

15.
牛蛙(Rana catesbeiana)的幼蛙、成蛙都嗜食活的饵料。但人工养殖大量的牛蛙所需的食料量大,自然界繁殖的小动物往往供不应求,尤其每当秋冬季节来临,昆虫进入了冬眠期,只有采取人工繁殖蚯蚓、蝇蛆、小鱼虾、泥鳅和饲养柞蚕等才能解决牛蛙饲料来源。现将这几种动物的饲养、繁殖方法作一简略介绍,以供各地饲养牛蛙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繁殖适宜水温为22℃-23℃,自然产卵孵化繁育需充分利用光、热与饵料资源,必须采取人工增温,强化培育,使罗非鱼提早产卵孵化出苗。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1.菌蚊 危害银耳的主要是小菌蚊,小菌蚊集结穴口,咬食银耳芽孢和幼耳,使芽孢变黑,幼耳霉烂;并在穴口产卵,变成白色蛹虫,蛹虫钻进穴口咬食菌丝,造成不出耳。菌蚊多为环境垃圾。因菌渣胡乱堆放引起。它繁殖快,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资建勋  蔡智 《中国林业》2011,(16):42-42
近日,两名湖南省林业厅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专家专程来到湖南省桃源县九溪乡村民向治中的蛙田里,为其指导生态养蛙技术。据悉,向治中的养蛙项目.是桃源县重点推荐的桃源首家生态养蛙项目,目前养殖规模达12亩,采取人工养殖蚯蚓和诱蛾灯为青蛙提供食源。通过专家现场鉴定,其养殖规模和养殖技术已基本成熟,省林业厅将为其颁发桃源首家青蛙《重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人工种群开展繁殖研究是减轻野生种群压力,有效保护小熊猫的措施之一。为探索提高人工条件下小熊猫的繁殖水平,自2002年起云南森林自然中心在小熊猫现存的分布区云南省泸水县姚家坪开展人工条件下的繁殖实验。初步结果显示,在分布区人工条件下,小熊猫的产仔率及幼仔成活率明显提升,这可能与饲喂充足的新鲜竹叶有关。约60%的小熊猫在6月产仔,超过60%的小熊猫每胎产2仔。  相似文献   

20.
罗非鱼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2℃~23℃。一般在5月中旬以后自然产卵,为抢季节,充分利用光、热与饵料资源,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可采取人工增温的方法,强化培育,提前春繁,使罗非鱼在4月中旬就产卵孵苗,以利速长高产。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