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两广地区),每年11月初至12月份,是罗非鱼成熟的季节。由于大量的当年鱼在此时达到商品规格供应市场,致使罗非鱼市场价格下浮较大。有些渔民不得不将应上市的成鱼进行暂养,留待元旦、春节或开春后,期待鱼价有所回升对才出售一但是,罗非鱼属温水性鱼类,对水温特别敏感,若冒险过冬,难度较大。一般来说,罗非鱼的生长温度随品种不同而稍有差异。但大体上,其最适生长温度在25—35℃,生存温度在15—37℃,而致死温度在10℃以下。两广地区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边缘,冬季平均气温在15℃以上。偶有冷空气侵入,气温骤…  相似文献   

2.
淮北地区应用塑膜暖棚养猪的探索严建刚(江苏省农林厅畜牧局,210024)刘传洪(江苏省赣榆县多管局)淮北地区处于暖温带,冬季气温较低,1月份平均温度在0℃以下,最低温度达-19℃。该地区又多为经济欠发达,农户猪舍简陋,冬季寒冷,生猪生长缓慢,耗料多,...  相似文献   

3.
一例加温过高使雏鸡衰竭死亡申振锋陈海玲(江苏省东台市富安畜牧兽医站·224222冬季时节,气温较低,鸡舍应适当加温,以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但加温温度过高,导致雏鸡大群死亡,也不容忽视。我镇某养鸡户,正因加温过高,使大群雏鸡死亡,损失惨重。发病情况1...  相似文献   

4.
仔猪腹泻病多发生在冬季、初春,这一段时期因天气寒冷、气温骤变而易引起仔猪拉稀。猪只拉稀,导致脱水,轻的掉膘,重则死亡,在规模化集约化猪场应高度重视。1病因该病病原复杂,可由细菌性及病毒性病原引起,主要有:1.1仔猪黄痢该病最早发生于仔猪出生后10~12h,常全窝发病(邻窝可能不发病),大部分在3日龄以内发生,7日龄以后的很少发病。临床症状:拉黄色水样粪便,内含凝乳小片,顺肛门流下,被毛逆立,脱水,昏迷死亡。头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死亡率均高。1.2仔猪白痢该病多见于10~20日龄仔猪,一窝仔猪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工饲养繁殖的子二代白枕鹤,体质较弱,对外界不良因素抵抗力差,由于高温多雨,气温急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园共有3只白枕鹤染病,其临床症状类似于禽霍乱。为此,我们进行了临床及实验室诊断和对症治疗。现一并报告如下。1 诱因进入夏季以来,我市出现持续1周的高温多雨天气,白天气温在35~38℃之间,夜间最低气温在22℃左右,随后,有2至3日阴雨天气,最高气温降至27℃左右,夜间达到16℃,如收稿日期:1999-09-08作者简介:裴文(1966-),男(汉),黑龙江佳木斯人,工程师,东北林业大学本科…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是养鸡业夏秋间影响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我国南方各省受害更大。热应激的危害性主要表现有:鸡的热休克造成鸡的死亡,气温在39℃4小时以上,鸡即可能中暑死亡;41℃3小时死亡,43℃2小时死亡[1];产蛋量下降,气温在25~30℃之间,每升高1℃,产蛋量下降15%,蛋重减轻03克/枚[2]。此外,鸡的薄壳蛋及破壳蛋增多等。据生产经验,同一鸡种及相似的饲养管理条件,在我国南方饲养的种鸡或蛋鸡,每羽母鸡比北方的少产蛋20~40枚。Kreager(1993)报道,在鸡舍温度266℃以上时…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制孙泽祥,刘佩珠(浙江省宁波市畜牧兽医站315010)张飞龙,顾方鸿(浙江省宁波市农场养鸡分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快,发病率高。我市某肉鸡场发生本病,二个月内死亡及淘汰1.5万余羽,经济损失达30万元。...  相似文献   

8.
荷斯坦奶牛具有耐寒怕热的生物学特性,饲养乳牛的适宜温度是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7℃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夏季气温炎热,奶牛极易发生中暑(热射病或日射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引起死亡,造成损失。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夏季防暑温工作,预防乳牛中暑的发生十分重要。1发病原因1.1剧烈运动夏季气候炎热,奶牛在野外放牧或运动时间过长,头部长时间被阳光直接曝晒,引起脑部充血,使血管、运动及呼吸中枢神经发生紊乱,严重者发生昏迷倒地,引起中暑。1.2舍内通风不良夏季牛舍闷热,通风或散热不良,温…  相似文献   

9.
高温季节配种对母猪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启实  刘文琏 《养猪》1994,(4):19-20
本文研究了高温季节配种对母猪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在31℃-35.9℃配种,窝均产仔数8.34头,与1℃-30.9℃配种的6个气温组相比,分别减少了2.10、2.06、1.48、1.39、1.03和0.90头,差异均极显著(P<0.01)。气温在36℃—37.9℃配种,窝均产仔数6.46头,与1℃-35.9℃配种的7个气温组相比,分别减少了3.98、3.94、3.36、3.27、2.91、2.78和1.88头,差异均极显著(P<0.01)。母猪配种的适宜气温应在15℃以下,15℃以上配种将随着气温的升高而窝均产仔数逐渐减少,超过35℃配种,窝均产仔数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10.
洪学 《广东奶业》2010,(2):22-24
奶牛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自然条件,奶牛一般怕热不怕冷。夏季奶牛对高温、高湿,冬季对寒风比较敏感。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21℃(犊牛为10—24℃),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0~15℃(犊牛为17℃),耐受范围为-15~26%。气温低于-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