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采用赤霉素、硫尿、赤霉素 硫尿、高锰酸钾、生石灰五种药剂处理未萌动马铃薯种薯,从试验结果看,不同药剂不同浓度处理对出芽、幼苗、单株薯数、产量的作用,以硫脲、赤霉素 硫脲两处理比较理想,它不仅可以提高种薯萌发率、芽眼萌发率,使芽粗壮健实,增强抗性;而且马铃薯提早丰行,增加光合作用时间,增加马铃薯大、中薯块数量,达到高产的目的。在0.1%~1.0%的硫脲和0.5ml/L 0.1%~5ml/L 1%混合液范围内均可应用于马铃薯浸种催芽,打破休眠期,且浓度越大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64-67
泰山黄精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出苗缓慢,提高种子萌发率、缩短育苗时间是泰山黄精栽培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将泰山黄精果实与湿沙混合层积处理,处理温度设室外自然低温贮藏、-4℃低温冷藏和-20℃低温冷藏,然后用赤霉素浸泡,研究打破泰山黄精种子休眠的方法。自然低温贮藏、-4℃低温冷藏湿沙层积泰山黄精种子萌发率为35.61%~42.39%,-20℃低温冷藏后萌发率极低。湿沙层积处理后用赤霉素浸泡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4℃低温冷藏后用100 mg·L~(-1)赤霉素处理萌发率最高。形态学研究发现,泰山黄精种子萌发首先形成小球茎,小球茎分化出不定根和芽后休眠30~40 d,最后形成幼苗。由此推测泰山黄精种子存在二次休眠现象,即种子休眠和小球茎休眠。湿沙层积-4℃低温冷藏后的泰山黄精种子用100 mg·L~(-1)赤霉素浸泡24 h能够打破其种子休眠,显著缩短小球茎休眠时间,是提高泰山黄精种子育苗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白芨试管球茎膨大培养基配方,为白芨的离体快繁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筛选适宜白芨试管球茎膨大的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及蔗糖和活性炭浓度,确定白芨试管球茎膨大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萘乙酸(NAA)和基本培养基对白芨试管球茎膨大的影响大于6-苄氨基嘌呤(6-BA),当NAA浓度为0.1 mg/L时,试管球茎膨大的各指标值均最大;6-BA对试管球茎膨大各指标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更有利于白芨试管球茎生根和膨大。蔗糖是影响白芨试管球茎膨大的重要因素,随蔗糖浓度增加,试管球茎逐渐膨大且根生长量及植株长势渐好,当蔗糖浓度为20.0~40.0 g/L时试管球茎增殖效果较佳。培养基中添加0.5 g/L活性炭的白芨试管球茎鲜重增殖率最高,为33.4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试管球茎生根率与鲜重增殖率呈正相关,与高度增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试管球茎萌芽率与鲜重增殖率、高度增殖率和直径增殖率均呈负相关,即生根对试管球茎膨大起促进作用,而芽分化对试管球茎膨大起抑制效应。【结论】1/2MS+0.1 mg/L NAA+1.0 mg/L 6-BA+20.0 g/L蔗糖+0.5 g/L活性炭可作为白芨试管球茎膨大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魔芋试管微球茎TMB作为一种新型的魔芋组培繁育体系,对魔芋良种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意义。实验以花魔芋、白魔芋为实验材料,在对魔芋TMB包衣处理部分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对包衣处理的魔芋TMB进行了萌发及生长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包衣处理过程中包衣剂的最佳组分的最优条件组合为:Kt 0.07,GA3 0.1,NAA 0.06,褐藻酸纳7%,包衣过程中对其萌发率的影响的大小顺序为Kt浓度>NAA浓度>GA3浓度>褐藻酸浓度;包衣处理不仅可以提高TMB的萌发率,促进魔芋的生长,而且可以提高采收时子球茎的数量和大小。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对芋试管球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浓度 (0 ,0 1,0 5 ,1 0和 2 0mmol·L-1)的水杨酸 (SA)对 4个品种芋试球管茎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浓度为 0 5mmol·L-1的SA能够显著提高芋试管球茎的重量 ,并且具有调节试管球茎同期发育的作用 ;试管球茎大小分布集中 ,1 0~ 2 0 g的试管球茎占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扁秆荆三棱(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球茎休眠特性及萌发环境条件。【方法】采用培养皿法和盆钵法,研究不同储存方式对扁秆荆三棱球茎解除休眠的影响,分析不同温度、pH、盐分、土壤湿度、埋土深度对扁秆荆三棱球茎萌发的影响,测定扁秆荆三棱球茎萌发率、萌发指数及平均萌发时间。【结果】室温水储方式眠解除效果最好,30 d后萌发率高达88.89%,而-20℃干储条件解除效果最差,储存30 d后球茎未能萌发;25~30℃是扁秆荆三棱球茎萌发的适宜温度,萌发率在70%,其中30℃为最适萌发温度,之后随温度的升高抑制球茎的萌发;pH在5~9均能萌发,萌发率在71.11%~88.89%,扁秆荆三棱球茎萌发不受pH的限制;NaCl浓度在0~25 mmol/L时,萌发率在80%以上,随着浓度的增大,扁秆荆三棱球茎萌发逐渐降低,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时,球茎萌发率仅为11.11%,在高盐浓度下,扁秆荆三棱球茎仍能萌发;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其发芽率随之增大;埋土深度10 cm时发芽率最大,为82.22%,扁秆荆三棱一般处于土层10 cm。【结论】扁秆荆三棱喜温湿且耐受性强,属于棉田恶性杂草,防治难度极大。  相似文献   

7.
以沙冬青为试验材料,采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5%、10%、15%、20%、25%、30%、35%)聚乙二醇(PEG)、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300、350 mg/L)赤霉素以及赤霉素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与PEG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979 9;低浓度(5%)的PEG能提高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当PEG浓度高于10%时,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随PEG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且不同浓度的PEG胁迫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且沙冬青种子萌发率与赤霉素浓度呈单峰曲线,以200 mg/L浓度最佳。说明赤霉素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的轻微抑制效应,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够缓解和刺激干旱胁迫下的沙冬青种子萌发,未萌发的沙冬青种子复200 mg/L赤霉素后的恢复萌发率均达到40%以上。尽管200 mg/L赤霉素对解除干旱胁迫后的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促进浓度超过25%的PEG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表明在一定范围的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潜力,但PEG浓度过高会导致种子失活;结果还表明,幼苗鲜质量可作为赤霉素促进作用和沙冬青植株与干旱胁迫相抗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香酥芋试管球茎诱导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管球茎诱导是球根植物脱毒苗田间应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不同培养浓度方式和不同外植体大小对‘香酥芋'试管球茎诱导及球茎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3%的蔗糖浓度下无试管球茎形成,8%的蔗糖浓度最有利于试管成球,形成的子球数、球茎的鲜重和干重显著高于12%的蔗糖浓度.同静置培养相比,振荡培养影响培养过程中养分的吸收,而不影响培养30 d后试管球茎的鲜重、干重和干物质含量.以2~3 cm和3~5 cm的试管苗为外植体形成的子球数差异不显著,而均显著高于6~7 cm试管苗所形成的子球数.此外,随着试管苗高度增加,形成的试管球茎的鲜重和干重增加.  相似文献   

9.
以珠芽黄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K.Koch)2个量级球茎为供试材料,采用喷施不同浓度梯度生长素和赤霉素等体积混合溶液,以及光照、自然阴干、花芽分化后和分化前埋入基质中的技术手段,探究人工诱导珠芽黄魔芋开花结子的方法。结果表明,2.0 kg及以上球茎的开花率均要高于1.0~1.5 kg的球茎,最高的开花率达93.33%;2.0 kg及以上球茎在光照处理条件下,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为1∶1 200,花芽分化后埋入基质中的结子率最高,达81.11%;2.0 kg及以上球茎在自然阴干处理条件下,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为1∶800,花芽分化后埋入基质中的种子数量最多,达4 442粒,繁殖倍数将近300倍。2.0 kg及以上的球茎,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为1∶400~1∶1 200,花芽分化后埋入基质中的方法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sis花粉为材料,通过设置3种储藏温度(25℃,5℃,-20℃)探讨花粉生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硼酸、赤霉素、氯化钙单独或共同作用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松花粉储藏0 d时花粉生活力为91.77%,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3种储藏温度的花粉生活力均下降,下降速率表现为25℃5℃-20℃,说明低温能增加花粉的耐储性。单因子萌发实验显示:蔗糖的最适质量浓度为80 g·L~(-1),萌发率为82.41%;赤霉素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00 mg·L~(-1),萌发率为66.41%;硼酸的最适质量浓度为300 mg·L~(-1),萌发率为18.23%;氯化钙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00 mg·L~(-1),萌发率为56.98%。正交实验显示:4种因素的最佳组合为120 g·L~(-1)蔗糖+150 mg·L~(-1)赤霉素+100 mg·L~(-1)氯化钙+100 mg·L~(-1)硼酸,萌发率可达89.74%。  相似文献   

1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多效唑(PP_(333))、萘乙酸(NAA)、助壮素(Pix)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单独或混合处理油菜种子,研究其对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浓度在160mg/L以下时可提高发芽率.但在160 mg/L以上则随浓度提高出现抑制发芽现象;100-300mg/L的Pix、PP_(333)处理均降低发芽率,以PP_(333)处理抑制更明显;10~90mg/L NAA处理对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严重抑制根的生长:10~50mg/L的ABA处理油菜种子,不同浓度均抑制种子发芽,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50mg/L的GA_3与100mg/L的Pix等体积混合,有促进油菜种子发芽效应.  相似文献   

12.
彩色马蹄莲促成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的温度、赤霉素(以下均用GA3)浓度、光照强度以及其作用时间的不同等条件下,处理冬季和夏季处于休眠状态的彩色马蹄莲种球,结果表明,在冬季,GA3处理能促进彩色马蹄莲种球的萌芽和开花,开花率达40%以上,GA3 低温和GA3 高温 光照处理能显著提高种球开花率,其中GA3 高温 光照处理30 d的种球开花与生长效果最好。在夏季,种球的发芽率与是否用GA3处理无明显差异,但是,不用GA3处理的种球都不开花,用GA3处理的种球开花率均为100%,并且,花产量随处理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其中,以低温 GA3处理花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3.
异株荨麻(Urtica dioica)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案,系统研究了温度和稀土、温度和赤霉素对药用植物异株荨麻(Urticadioic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株荨麻种子在15~40℃恒温条件下均能发芽,但不同温度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差异显著(P<0.05),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种子萌发,适宜的温度为30~35℃,最适温度约为30℃。稀土溶液在25~500 mg/L范围内,均可有效促进种子萌发,浓度为100 mg/L时,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最高。赤霉素溶液浓度在25~600 mg/L范围内,均可促进种子萌发,最适宜浓度为400 mg/L。温度和稀土对异株荨麻种子发芽率无明显交互作用,而温度和赤霉素对促进种子发芽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各种组合中,以温度为30℃和35℃、赤霉素溶液浓度分别为400、500和600 mg/L的6个组合的交互效应对种子发芽率的提高最为显著。异株荨麻种子在中性条件下最易发芽,随着酸碱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外源ABA和GA_3对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胚根长和鲜重均显著下降,且随NaCl浓度的增加下降的幅度增大.外源ABA和GA3浸种处理均能显著缓解不同浓度NaCl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1×10-6mol/L ABA和25 mg/L GA3处理可使75 mmol/L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指数比对照分别提高81.67%和77.78%;同时外源ABA和GA3浸种处理还可不同程度地缓解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提高黄瓜幼苗子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赤霉素(GA_3)对食用仙人掌发芽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生长的冬季低温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结果表明:40~60mg/L的GA3能够明显提高食用仙人掌的发芽率、缩短其发芽时间,其中以60mg/L的GA3效果最明显,其芽数在第二、三、四级掌片中的分布比为1∶3∶1;20~100mg/L的GA3能使食用仙人掌掌片的平均重量增加11.9%~48.4%,年产量增加17.1%~81.4%,其中以80mg/L的GA3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化学药剂和吸湿-回干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GA3+Ca2+混合处理和吸湿-回干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0~80 mmol/LNaCl胁迫处理辣椒种子,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但对发芽率影响不大;NaCl浓度超过80 mmol/L,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各发芽指标值均呈下降趋势。200 mg/L GA3+20 mmol/L Ca2+混合液浸种,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辣椒种子吸湿-回干处理24 h,种子开始发芽的时间提前,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脱毒苗网室快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几种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使用对马铃薯脱毒苗扦插条生根及基础苗剪顶后腋芽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A 50 mg/L 2,4-D 1 mg/L GA33 mg/L生根液对促进脱毒苗扦插条生根的效果最好;KT与GA3混合喷雾对促进基础苗腋芽萌发生长有显著效果,KT和GA3的处理浓度分别为5 mg/L和3 mg/L时腋芽萌动率最高、生长最快,其中KT在促进腋芽萌动中起主导作用,而GA3则在伸长生长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魔芋胶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微观结构和相分离结构的影响,进而阐释魔芋胶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和保水特性的调控机制,为魔芋胶在低脂香肠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试验以添加不同比例魔芋胶-肌原纤维蛋白为模拟体系,测定模拟体系的质构和发生断裂形变时的应力应变、复合凝胶的水分分布和持水力,观察魔芋胶和肌原纤维蛋白的相分离行为以及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的微观结构。【结果】当魔芋胶的添加比例<0.8%时,随着添加比例的提高,复合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储能模量终值和发生断裂形变时的应力分别显著提高到179.21 g、1 192 Pa和9 139.37 Pa(P<0.05)。当魔芋胶添加比例≥0.8%时,随着添加比例的提高,复合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储能模量、断裂形变时的应力和应变分别显著降至83.03 g、566 Pa、4 964.07 Pa和0.64(P<0.05)。低场核磁结果显示在魔芋胶添加比例<0.8%时,复合凝胶体系不易流动水的弛豫时间和自由水所占百分比随添加比例的提高显著降低(P<0.05),而不易流动水所占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同时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蒺藜状苜蓿种子发芽对外源激素的响应。[方法]用0.1、1.0、1.5、2.0μmoL/L6-苄氨基嘌吟(6-B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萘乙酸(NAA)、乙烯利、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分别浸湿滤纸发芽床,每组50粒蒺藜状苜蓿种子进行发芽试验,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天数。[结果]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6-BA、GA3、IBA和乙烯利均能促进蒺藜状苜蓿种子的发芽,促进能力为6-BA、GA3和乙烯利强于IBA;NAA和IAA在低浓度时可抑制蒺藜状苜蓿种子发芽,但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升高而解除,ABA抑制蒺藜状苜蓿种子发芽,抑制能力为ABA〉IAA〉NAA。[结论]为阐明蒺藜状苜蓿种子休眠发芽机理与激素调控的关系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连人工栽培中种子小、休眠期长、发芽率低的问题 ,笔者用 GA3、KNO3、Ca Cl2 在室内对黄连种子浸种发芽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 ,以 GA31.4 4 m mol/ l的溶液处理黄连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对较高 ,分别为6 7.3%、4 2 .4 % ,植株生长表现好 ,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而对 KNO3、Ca Cl2 溶液处理的适宜浓度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