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甘蔗害虫优势天敌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7种甘蔗害虫优势天敌的寄生捕食特点及其保护利用进行了探讨和综述。云南蔗区甘蔗害虫种类多,天敌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甘蔗害虫天敌达283种之多,其中,具有保护利用价值和研究意义的优势种主要有:寄生甘蔗螟虫Sesamia inferens Walker的赤眼蜂Thichogramma、螟黄足绒茧蜂Apanteles flavipes(Cameron)和大螟拟丛毛寄蝇Sturmiopsis in- ferens Townsend;捕食甘蔗绵蚜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的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 (Thunberg)、双带盘瓢虫Lemnia biplagiata(Swartz)、六斑月瓢虫Chilomenes sexmaculata(Fabri- cius)和绿线食蚜螟Thiallela sp.;捕食甘蔗粉蚧Saccharicoccus sacchari(Cocherell)、Dysmicoc- cus boninsis Kuwana和蔗头象虫Trochorhopalus humeralis Chevrolat Diocalandra sp.的黄足肥螋Eu- borellia pallipes Shiraki等。还有一种寄生菌-白僵菌Beauvria sp.,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可寄生蔗螟、蔗龟Exolontha serrulata(Gyllenhal)Alissonotum impressicolle Arrow、蔗头象虫、蛀茎象虫Otidognathus rubriceps Chevrolat等多种甘蔗害虫,其自然寄生率一般在10%左右,对甘蔗害虫具有一定的自然抑制作用。合理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调控作用,这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蔗田生态平衡,提高害虫综合治理水平,促进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物防治在甘蔗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甘蔗害虫及其天敌种类,指出生物防治在甘蔗害虫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性。从1981—1984年,在1140亩至11万亩多的大面积蔗田中,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使综防区甘蔗钻心虫枯心苗率压到1.57%(对照区为7.83%),生虫节率压到3.01%(对照区为10.35%),枯鞘株率压到3.48%(对照区为8.30%);蔗龟枯心苗率压到1.11%,(对照区为3.49%),甘蔗绵蚜虫百叶有蚜率压到0.017%—0.44%,比对照区降低72.91—97.48%,每亩增加有效茎763株,产量2.289斤。农药用量减少,农药成本比对照下降85.53%,劳动力下降64.95%。综防区比对照区的蜘蛛增加2.47倍;隐翅虫增加3.93倍;蠼螋蚂蚁增加3倍。蔗茎六六六含量比对照区减少34.48%—63.41%。蔗田土壤六六六含量减少56.16%—61.74%。收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实践证明:在综合防治中注意协调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关系,注意保护天敌,充分发挥自然天敌在蔗田中抑制多种害虫作用。对多种害虫可逐步达到自然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1981—1984年广东省开展甘蔗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试验、示范。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释放赤眼蜂防治蔗螟;科学用药,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天敌自然控制多种害虫的作用”。在10万亩大面积上,收到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相似文献   

4.
茶园蜘蛛的控害作用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蜘蛛是茶园害虫的重要天敌类群,具有分布广,数量大,持续时间长,捕食力与抗逆性强等特点.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大,在害虫防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对茶园蜘蛛加以保护利用,充分发挥蜘蛛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岫岩县是辽宁省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害虫的生物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研究表明,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田提供了丰富的天敌资源,对一些主要害虫具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通过补充释放天敌昆虫,对主要害虫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咸宁素有“茶叶之乡”的美称,地处鄂南.境内植被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既适合茶树生长.也有利于茶树害虫和天敌繁殖。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破坏了茶园生态平衡,削弱了茶园有益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导致化学农药越用越多、害虫越治越重的恶性循环.同时.也引起了消费者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的关注。因此.重视、保护和开发利用茶园自然天敌资源十分重要.也是害虫生态控制和综合防治的重要基础工作。为此,近年来.我们对咸宁茶区害虫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保护天敌是无公害果树栽培的一项重要内容。果园的生态环境比较稳定,果树生长长期遭受多种害虫危害,但捕杀害虫的天敌种类也很多,它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若害虫一旦失去天敌的控制,将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保护天敌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不能片面理解为不使用农药就是保护天敌的惟一措施。保护天敌的措施,首先要查明本果园害虫与天敌之间的主要种类和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云南甘蔗地下害虫猖獗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云南甘蔗地下害虫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猖獗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复杂性虫源、寄主植物、种植制度、天敌等因素有关。根据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灯光诱杀为辅,减少虫源;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持续、有效控制甘蔗地下害虫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云南甘蔗地下害虫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猖獗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复杂性虫源、寄主植物、种植制度、天敌等因素有关。根据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灯光诱杀为辅,减少虫源;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持续、有效控制甘蔗地下害虫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1982年已查出水稻害虫天敌333种,寄生性天敌189种,卵寄生天敌13种,其中赤眼蜂、黑卵蜂,啮小蜂等类群是寄生稻螟卵的主要天敌。经在玉溪、文山、红河,昆明等十三个地(州)县调查,一般稻螟赤眼蜂对螟虫卵块自然寄生率都在30%以上,有的第三代螟虫卵块寄生率高达95%。为了开发利用丰富的天敌资源,发挥卵寄生天敌控制害虫的作用,特参照省外经验,结合我省实际,1983年在螟害严重的玉溪市研和公社南广大队进行了利用卵寄生天敌保护器,发动群众采放害虫卵块,保护天敌控制螟害的试验,现将一年工作初报于下:  相似文献   

11.
棉区夏玉米田害虫及天敌群落结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997年7月8日至8月29日系统调查了夏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数量动态,并利用相对多度、丰富度、优势度、生态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了其群落结构和动态。结果表明:(1)在棉区夏玉米田共有害虫和天敌59种,其中害虫24种,天敌35种。(2)截形叶螨为优势种,其优势度指数为0.6459-0.9924。(3)8月中旬以后群落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较大,分别为0.7327-0.9378和0.5242-0.6986;但此期以前,H′与J均较小,应注意防治。(4)害虫及天敌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在空间上的同域性均强,为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害提供了依据。最后分析提出了以保护利用天敌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自然天敌的长期保护利用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然天敌对稻飞虱发生数量的控制作用是很大的。特别是在水稻生长前期,天敌的作用使得不施药田的飞虱数量大多低于对照田。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天敌的抑制作用相对下降。但是,如果自然天敌得到长期大面积的保护和利用,它们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就会大大加强,在水稻中后期亦如此。自然天敌的长期大面积保护和利用,不仅可通过增加种库中天敌的种类和多样性,进而增强天敌群落重建和发展的能力,最终提高天敌群落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而且在水稻生长前期,对低密度下稻飞虱的捕食作用,能够推延稻飞虱的发生高峰期,减轻其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3.
保护利用农田天敌的群落问题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作者在群落水平上,从5个方面探讨了保护利用农田天敌的理论基础。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以增加天敌群落种库的多样性,进而加速天敌群落的迅速重建和发展,这对控制早期迁入害虫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多样性高的天敌群落能减轻害虫发生程度,推迟害虫发生高峰的出现。群落内各子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维持了天敌群落的稳定,增强了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群落多样性是影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间作黑麦草Loliumperenne、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和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对苹果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种群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果园相比,生草果园的天敌昆虫种类明显增加,增加种类有11种之多;主要天敌昆虫的发生期提前并延长近1个月,天敌丰富度指数高于清耕果园。同时,随着种草年限的延长,对果园主要害虫如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山楂叶螨Tetranychusviennens&和小绿叶蝉Empoascaflavescens种群抑制效果达到90%UX_L,且发生高峰期不明显,苹果主要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笋用竹害虫天敌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笋用竹害虫天敌资源调查的结果,共查明天敌资源44种,经鉴定属于螳螂目1科2种,半翅目1科2种,蛇蛉目1科1种,脉翅目1科2种,鞘翅目2科9种,双翅目2科2种,膜翅目9科22种;蛛形纲蜱螨目1科1种,蜘蛛目3科3种,指出了天敌的寄主和分布。  相似文献   

16.
棉田种植诱集作物对天敌的保护及增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987—1988年在河北省邯郸地区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棉田种植油菜及高粱诱集带,棉花主要害虫发生期内捕食性天敌数量比对照田增加25—51%;当棉田施用化学农药时,诱集带对保护天敌、促使捕食性天敌数量回升的效果明显。两种诱集作物综合种植的相互衔接,对保护、增殖天敌和控制害虫作用明显优于单一种植高粱诱集带。  相似文献   

17.
红栀子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类及田间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系统调查了红栀子Gardenia iasmitmnides Ellis园中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类及其田间发生动态,发现红栀子主要害虫有咖啡透翅天蛾Cephorwdes hylas L.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ruicus Green,茶长卷叶蛾Homona magnanima Diakonoff,小灰蝶Deuabrix eryx L.;主要天敌有螟虫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Nees,草蛉Chrysopa corneaSephens,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4、5月,几种害虫的发生量呈上升趋势,6、7月咖啡透翅天蛾的发生先上升后下降;而日本龟蜡蚧的发生则稳步上升;小灰蝶和茶长卷叶蛾先下降然后上升达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8月,除小灰蝶的发生是呈上升的趋势外.另外三种主要害虫的发生呈下降的趋势。草蛉在田间稳定增长,螟虫长距茧蜂的发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赤眼蜂在7月前有一定波动,7月后稳定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