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纪连军  孙兰英  王舜蛟 《防护林科技》2007,(Z1):100-100,105
影响山杏产量的主要因素与山杏品种、基岩母质和土壤类型、坡向及林木管理有直接关系,掌握好这“四大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提高山杏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辽宁东南部山杏产区山杏的产量和质量,尝试了山杏修剪试验,并对山杏修剪试验区与对照区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山杏不同立地类型生产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总结了晋东南地区山杏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产量,分析了影响山杏产量的立地因子,在此基础上,以单株产量为指标,提出了山杏生长的适生立地组合。同时对山杏大小年现象作了调查分析,评价了太行山区山杏发展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天然山杏多分布在海拔1100—1800米的荒山荒沙地,适应性强,对荒山绿化、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因其经济价值高,产品市场开发前景广阔。近年来人工山杏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天然山杏自然坐果率低(平均不到10%),落花落果严重(落花落果率达95%),加之管理粗放,影响天然山杏的产量、品质和农牧民收入。为此,防止过多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就成为天然山杏研究上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应用典型相关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太行山区影响山杏杏仁大小的树体因子,认为以干周大小为特征的树体因子与以仁重为特征的产量因子有比较密切的正相关。同时提出了应以山杏种子、果实及单株产量形成的生理过程为基础来研究它们与立地及树体因子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山杏资源。  相似文献   

6.
影响山杏产量主导气象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量是影响丰宁满族自治县山杏产量的主导气象因子。降雨量大,则产量高,降雨量小,则产量低。为此,提出了提高山杏产量的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影响山杏产量的因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朝阳县是山杏的重要产区,山杏资源十分丰富。提高山杏产量,对加速山杏基地建设,增加山区人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摸索影响山杏产量的因子,于2000年7月对朝阳县所辖8个乡(镇)的山杏林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找出影响山杏产量的主导因子,为该县的造林规划设计和经营好山杏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树龄和立地条件对山杏产量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阳县是山杏的重要产区,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提高山杏产量,对加速山杏基地建设,增加山区人民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摸索影响山杏产量的因素,1987年7月,我们对该县西北部的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的山杏林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找出树龄和立地条件是影响山杏产量的主导因子,为该县造林规划设计和经营好山杏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稀土微肥在天然山杏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山杏多分布在海拔1100~1800米的荒山荒沙地,适应性强,对荒山绿化、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因其经济价值高,产品市场开发前景广阔。近年来人工山杏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天然山杏自然坐果率低(平均不到10%),落花落果严重(落花落果率达95%),加之管理粗放,影响天然山杏的产量、品质和农牧民收入。为此,防止过多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就成为天然山杏研究上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通过试验研究资料分析:天然山杏自身花量大,坐果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花期微量元素肥料缺乏,易受春寒晚霜和大风干旱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药剂及其不同浓度对山杏生长量和杏仁产量的影响,2011年4~9月,在乌兰察布市上高台林场内山杏天然林喷施5种药剂进行对比观测。结果表明:1)B9推迟花期、提高成花率都高于硼酸。2)稀土1 000 ppm、防落素25 ppm坐果率最高,分别可提高12.0%、10.6%。3)药剂的喷施对山杏果实影响显著,而对枝、叶影响不明显。4)各药剂不同浓度对山杏产量影响可分为3类,第Ⅰ类显著影响共7个,第Ⅱ类影响共3个,第Ⅲ类影响不显著共5个。  相似文献   

11.
激素处理对野生观果树种坐果率和挂果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楸树盛花期喷50×10^-6赤霉素,可提高坐果率28.72%;喷PBO生长调节剂300倍液,可提高坐果率17.35%。在天目琼花盛花期喷50×10^-6赤霉素,可提高坐果率22.71%;喷PBO生长调节剂300倍液,可提高坐果率14.93%。以山杏、山梨为研究对象,在果实成熟前25d全株喷洒激素,在10×10^-6~50×10^-6范围内,随NAA和GA的增高,两个树种落果率明显下降,但均以30×10^-6~50×10^-6最为显著,落果率仅在10%以下,比对照下降了88.4%。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初选优良单株进行立地调查、性状测量、物候记载、区域试验和品质检验,决选出汉江樱桃3个优良株系,其中汉江4号樱桃树形形成快、结果早、果实粒大、早熟、皮薄、味好、产量高、抗逆性强,建议在适宜区域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加州李是目前国内外流行的一种新型高档水果。1996年在云南楚雄市作引种试验,经5年的试验证实加州李在楚雄地区适应性强,具有结果早、丰产等特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本文从嫁接苗的培育、种植技术、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美国加州李的丰产栽培技术,并对果实的采收和贮藏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硼肥促进油橄榄花芽分化,花粉萌发率提高了74.1%,花期后的坐果率增加29.6%,产量增加14.0%;施用锌肥可以降低油橄榄硬核期和油脂形成期的落果率,分别降低18.5%和12.3%,产量增加12.1%;硼锌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花粉萌发率提高了82.4%,花期后的坐果率提高了33.5%,硬核期和油脂形成期落果率分别降低了17.9%和14.8%,产量增加21.9%。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寻能促进云南三台核桃中幼树生长结实的技术措施,从而为云南核桃的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以树龄为10~15 a的三台核桃中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修剪、螺旋环剥、花前灌水这3种技术处理进行了为期2年的试验研究,调查和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的新梢发枝力、果枝率、新梢生长量、单株产量。结果表明:螺旋环剥处理,能增加母枝抽发的新梢数量,但对新梢的营养生长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使其果枝率和单株产量均有提高,其平均单株结果数可达508.3个,增产效果明显;修剪处理,增强了中幼树的发枝力,增加了母枝抽发的新梢数量,增产效果也较明显;花前灌水处理,促进了新梢的长度生长和粗度生长,促进了其营养生长,对其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增产效果不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环剥与环割处理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年生冬枣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环剥与环割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改进枣树的栽培技术和提高枣树的产量与枣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主干环剥及主枝环割适宜在盛花期即开花30%~50%时进行,可明显提高冬枣果实及花序坐果率,提高产量;环剥与环割后果实的维生素C、总酸、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环剥处理后的枣果总糖含量较环割处理高,硬度较环割处理低,果实品质更好;盛花后期即开花60%~80%进行环剥与环割,可提高枣果纵横径及单果质量,促使果实膨大,所以在栽培中可结合盛花期进行环剥、环割后,在盛花后期根据树势情况进行2次环剥、环割处理;木质化枣吊的坐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高于脱落性枣吊,说明在生产中应注意培养木质化枣吊,这是提升枣果产量及品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凤桥水蜜桃特色基地的调研,总结出了水蜜桃无公害生产采取的六大措施,对提高水蜜桃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果农收入,打响"凤桥水蜜桃"品牌起了积极作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不同花粉源对红肉型火龙果座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人工授粉技术,研究了不同花粉源对红肉型火龙果座果率、经济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花授粉处理的座果率极显著低于对照(自然授粉)及其它处理;红肉型火龙果、台湾火龙果(白肉型)、越南火龙果(白肉型)处理的果实纵横径、平均单果重、可食率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而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还原糖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试验表明红肉型火龙果自花亲合性差;用红肉型火龙果、台湾火龙果、越南火龙果花粉对红肉型火龙果授粉,能提高红肉型火龙果的产量,但对其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树龄的空心李果实外观性状及内在营养成分的观察测定,数据结果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龄李树(5、10年生)果实单果重、果实横径、Vc含量较高,但总糖相对低于高龄(20、30年生)李树;可食率、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不同树龄间的差异不显著,对不同树龄的空心李树应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