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秦捷  王聪 《吉林农业》2010,(5):24-24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营养平衡的食物。我国是大豆原产地,大豆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是我国播种面积超过6660公顷的五大作物之一。高油大豆种植是解决大豆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力推广高油大豆种植可以促进大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其原产地便是我国,大豆在我国的种植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因此,我国的大豆种植技术比较成熟。在大豆的种植中,要注意化肥的应用,特别是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本文以平昌县福申乡白乐村李胜昌、李桂昌的大豆种植情况的考察为依据,来阐述大豆种植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以及一些注意事项,以期为广大研究大豆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大豆发展及中国大豆产业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中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可行性,利用公布的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全球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及中国种植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1996-2004年,美国、阿根廷和巴西转基因大豆种植率分别从2%、1.7%和0增至85%、98%和22%。2)美国和阿根廷转基因大豆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种植转基因大豆可使杂草管理便利化和高效率。3)可能存在问题是:提高单产和增加利润存在不确定性;中国是大豆原产地并具有独特的消费结构,而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隐患会对中国大豆产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生产转基因大豆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建议:继续禁止在中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  相似文献   

4.
<正>已知大豆根瘤菌都是慢生型菌株。1982年,美国H.H.Keyser等人首次报道从我国采集的试样(土壤和根瘤)中分离出快生型大豆根瘤菌。1985年我们也从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种植的晋豆83大豆的根瘤中分离到两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编号为QXA001和QXA019。以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专业快生型大豆根瘤菌USDA205和慢生型大豆根瘤菌USDA6为对照研究表明,QXA001和QXA019的许多特性基本与USDA205相似。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全国种植大豆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远不如玉米和水稻,导致大豆的种植面积严重下滑。针对当前大豆的紧张局面,通过选用合适的品种,配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大豆产量、降低成本,维持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势在必行。文中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希望对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着悠久的大豆种植历史,大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我国环境污染加剧,气候出现极大变化的背景下,想要提高大豆产量,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则需不断提高大豆种植技术。此篇文章,主要介绍大豆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非常广泛,是重要的油料和粮食作物,为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以多根瘤及无根瘤的2个大豆突变体为材料,分别取大豆正茬、连作1年和连作2年根际土壤,对根际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豆连作使土壤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明显减少,种植多根瘤和无根瘤大豆的土壤之间变化趋势相同,但种植无根瘤大豆的土壤中微生物减少幅度大于种植多根瘤大豆的土壤;放线菌数量在种植无根瘤大豆的土壤中表现为递减趋势,而在种植多根瘤大豆的土壤中则表现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8.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油料及饲用等多用途作物,但是由于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生产加工比较落后及受国外大豆的冲击,影响了大豆种植户的积极性,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因此,调整大豆种植结构、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发展大豆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七台河地区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全国种植大豆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远不如玉米和水稻,导致大豆的种植面积严重下滑。针对当前大豆的紧张局面,通过选用适宜的品种,配套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大豆产量、降低成本,维持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势在必行。文中主要从良种选择、精耕细作、综合防控、大豆收获等方面对七台河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在不断的栽培过程中,劳动人民总结了丰富的种植和管理经验,为大豆的高产、优质、高效提供了生产基础。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除了地块整理、种子选择、播种等环节,大豆生长期的田间管理,对于大豆高产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俗语有“三分种七分管”的说法,所以加强大豆的田间管理是大豆取得高产的根本保障,大豆的田间管理,主要任务是疏松土壤、消灭杂草、追肥、灌水等。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海伦农场主栽的农作物,为提高大豆品质,农场积极发展有机大豆种植,使大豆种植效益稳步提高,推动农场大豆产业稳定、协调、健康发展。2006年农场种植有机大豆3333hm^2,平均公顷产量2625kg,公顷产值7875元,公顷效益3375元,平均公顷效益比普通大豆高1125元以上。有机大豆生产从种到收,必须突出一个“专”字,即专车播种、专车收获、专车运输、专用工具、专场清理、专库储存,坚决避免与普通大豆混杂。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生产中,大豆是我国种植的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我国大豆的产量始终偏低,主要受限于种植技术、生产条件和病虫害的干预影响。下面文本将结合大豆的种植过程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希望对提高大豆的产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也是油料产物的主要原材料,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较为广阔,但是我国大豆种植的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偏低,无法保证大豆种植质量以及产量,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大豆种植人员应采取科学种植技术开展种植工作,同时做好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提升大豆种植经济效益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也是全世界大豆的重要产区之一。2013年整个东北地区大豆总体种植面积为650万hm2,其中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为243万hm2[1]。由于近年来受到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大豆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探讨大豆产业的栽培模式、提高产量,是提升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竞争力也是  相似文献   

15.
大豆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种植历史,我国部分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较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大豆不但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富含人体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近些年来,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在逐年不断地减少,尤其是大豆的平均单产和其他大豆主产国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因此可以说有非常大的增产空间,大豆种植过程中,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方式方法是显著提高其种植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文章就简要对此加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大豆常年种植面积10万公顷左右,种植上以春、秋大豆为主,面积各占一半。由于我省大豆育种较薄弱,大豆科研人员少,育种上以春大豆为主,因此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主要是春大豆品种,秋大  相似文献   

17.
孔庆伟 《新农业》2022,(20):5-6
作为一种粮油兼用作物,大豆的生产种植始终是农业发展当中的重要环节,大豆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因此大豆种植技术尤为重要,将会影响大豆质量,并且由于大豆种植过程中常见多种病害,因此本文基于大豆的种植与病虫害防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是大豆理想的种植区域。新疆南疆地区大豆种植面积约占全疆大豆种植总面积的32.52%。通过长期在南疆开展大豆高产栽培试验发现,因连作、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使得大豆在种植过程中易遭受病虫危害,鉴于此,本文主要介绍南疆大豆生产过程中大豆花叶病、根腐病、菌核病等主要病害和大豆红蜘蛛、豆天蛾、大豆卷叶螟等主要虫害发病症状或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期降低大豆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率,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抗除草剂大豆是目前我国大量进口但尚未开放国内种植的转基因大豆品种。本文围绕着我国发展抗除草剂大豆产业的争论,集中分析了影响我国抗除草剂大豆种植决策的五大因素:大豆市场分类选择、消费者购买意愿、进口与国内自行生产选择、食品安全生态环境考虑和生产者的种植意愿,认为在没有证实其存在食用危险与环境危害情况下,伴随科学监测发展抗除草剂大豆产业将是我国大豆产业走出困境的合理尝试。  相似文献   

20.
大豆是重要的蛋白质油料作物,多年来在黑龙江省广泛种植,是黑龙江省主要种植的优势作物之一。但由于商品大豆的品质油分含量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大豆商品的质量等级,同时在育种上很难获得产量好、油分含量高又适宜各地种植的大豆新品种。因此,选育适宜我国中早熟区域的高产、优质、广适应大豆新品种是提高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