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缩短移栽棉缓苗期王玉东(山东菏泽地区棉办274005)1.影响移栽棉缓苗的因素。分析移栽棉缓苗期长的原因,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四:第一,棉苗素质差。瘦、弱、病苗本身生活力不强,移栽后缓苗期长。第二,移栽质量差。移栽过程中断苗伤根,影响了根的正常吸收活...  相似文献   

2.
棉花育苗移栽,由于移栽时棉苗根系受损和生态条件的改变,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滞长现象,通称缓苗。从移栽至长出第一片新叶的历期,谓之缓苗期。生产实践表明,移栽质量直接影响到缓苗期的长短和棉苗素质的好坏,进而影响到移栽棉增产优势的发  相似文献   

3.
春棉麦后大苗移栽增产技术韩海江,杨证明河南虞城县棉办476300棉花麦后大苗移栽,是利用中早熟春棉品种在麦收前育苗在麦后移栽的一种麦棉两熟种植方式。1989年4466.7公顷麦后大苗移栽棉,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032kg,产小麦4125kg,比夏棉麦后...  相似文献   

4.
棉花移栽后僵苗不发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解决了棉花同前作争地争季节的矛盾,是棉花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但生产中常出现棉苗移栽后僵苗不发现象,给棉花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如何防止棉花僵苗、实现早栽早发,对于棉花优质高产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 ,移栽后由于棉苗自身素质、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 ,常会出现僵苗迟发或僵苗不发现象 ,严重影响棉苗生长及最终产量。现将几种僵苗类型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冷害型主要发生在寒潮期间移栽的棉苗 ,一般连片发生 ,棉苗青黑色、生长点下陷 ,子叶脱落 ,属突发性生理症状。待冷空气过后 ,才能逐步恢复生长。俗称“伤风苗”。预防措施 :1 )注意天气预报 ,杜绝低温阴雨天移栽 ;2 )采用地膜覆盖移栽 ,提高地温 ;3)深沟抬田 ,防水降渍 ;4)未覆膜移栽棉田栽后应及时中耕松土 ;5 )对受僵棉苗可适当喷施叶面肥促其生长。2肥害型俗称…  相似文献   

6.
对棉花油后直播、油后基质育苗移栽、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以及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四种种植方式下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以油后营养体育苗移栽产量最高;在总投入上.油后基质育苗移栽最少,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最多;在纯收益和除人工成本收益上均以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最高。  相似文献   

7.
杨磊 《江西棉花》1997,(2):32-33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植棉史上的一次重大改进,但是,在棉花育苗时能保证苗体质量,而在移栽后,棉苗却不能迅速生长,出现红茎到顶,叶片黄枯状态,亦即出现了僵苗现象。缓苗期延长,有的是部分棉苗出现,而有的是在整个棉田中出现,这样不但没达到早熟、增产的目的,反而还会出现减产、减收的现象。1.僵苗的成因分析移栽后出现僵苗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l病虫危害移栽前,棉苗在苗床就受到了苗病(立枯病等)和棉蓟马、蚜虫、官鳝象等害虫的危害,而没有及时防治,或移栽后,棉苗受到病虫的为害,造成了棉苗出现生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裸苗移栽棉花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6年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裸苗移栽棉、营养钵移栽棉和直播棉的产量、品质和效益。4年平均,裸苗移栽棉的子棉和皮棉产量分别比营养钵移栽棉增加了7.5%和5.2%,2005—2006年净产值较营养钵移栽棉增加了11.9%,较直播棉增加了9.6%。试验结果还表明,裸苗移栽对棉花早熟性和主要纤维品质指标均无不利影响,4年平均霜前花率达到88.5%,与营养钵移栽棉相当;裸苗移栽能明显增结早秋桃,提高成铃数。分析认为,裸苗移栽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移栽相比,具有一定的增产、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棉花无土旱育苗技术--带拮抗菌和带基质移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棉花无土育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裸苗移栽的无土旱育苗技术,在生产上又有使用育苗盘与不使用育苗盘之分,但基本原理均是在育苗时使棉苗下胚轴木质化,移栽后靠木质化的下胚轴使棉苗挺立。由于在下胚轴木质化的同时根部也基本木质化,棉苗移栽后需长出新根才能使其继续生长,所以缓苗期较长,并且由于各棉株缓苗期长短不一,导致整体长势不平衡,大小苗现象比较严重;另一种是带基质移栽的水育苗技术,棉苗移栽后主要依靠基质内的水分使其挺立,但也存在成本较高,棉苗易旺长、虚长,移栽后成活率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棉苗移栽到大田之后,一般很快就会正常活棵生长.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常常会有部分田块的棉苗,特别是前茬空闲地的早棉花,棉苗移栽后,不但不长,反而萎缩;看不到新叶生长,苗床带去的老叶脱落;茎秆由圆变扁,茎皮色由青变红变黑;毛细根少且黄.即形成了"僵苗不发"现象.大大延缓了棉花的生育进程,严重影响棉花早发和早搭丰产架子.  相似文献   

11.
因杂交抗虫棉花品种价格较高,用种量极少,培育棉苗难度大又烦琐,为探索棉花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005年进行棉花无土苗移栽试种。试验设在余姚市黄家埠镇十六户村倪水林棉地,0.13hm2,采用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无土棉苗。对照采用地膜覆盖直播,品种、面积均同无土移栽田,4月22日播种,密度每公顷均为2.55万株,试验与对照的常规管理方法一致,前作均为榨菜。1移栽先施基肥,再翻耕棉田及平整,喷施除草剂,然后覆盖地膜(土壤墒情好),5月9日下午移栽,先用小锹按规定的株距打孔,然后分苗移栽。栽后即用1000倍液的“杀毒矾”药剂水点根保墒防病,…  相似文献   

12.
棉苗移栽是缩短棉花与前作物共生期,缓解棉苗与前作物争光的矛盾,培育壮苗,争取早发的有效措施。但由于棉苗根病及叶病的危害,限制了移栽棉的推广。以往多报道  相似文献   

13.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近几年,我国主产棉区均推出新的栽培技术途径,在各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产,并显示出较高的产量潜力,促进棉花产量再上新台阶。1移栽地膜棉(双膜棉)移栽地膜棉是棉花在苗床育苗移栽大田后再进行地膜覆盖,也叫双(两)膜棉。针对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14.
刘学堂 《中国棉花》2005,32(4):36-37
无土育苗技术是利用棉花苗期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 ,科学合理地配备适于棉花苗期发育的人工营养液 ,使棉花得以健康的生长发育 ,并在培养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技术增强棉苗的抗逆性 ,使棉苗便于移栽后成活 ,并能抵御不良环境 ,移栽前用生根剂蘸根 ,移栽后迅速生根、快速成活、成活率高、根系发达 ,达到壮苗早发的目的。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从 1 991年开始集中所内最优秀的专家重点攻关 ,经过近十年的艰辛努力 ,终于攻克了棉花无土育苗这项国内外棉业界具有革命性和划时代意义的实用型农业高新技术 ,打破了国内几十年来营养钵育苗…  相似文献   

15.
《江西棉花》2010,32(3):54-54
棉花移栽,既要掌握移栽适期,又要配合良好的移栽技术,这样才能发挥育苗移栽的增产优势。移栽期的早晚因生态类型、熟制和茬口等不同有所差异。首要决定因素是温度,温度过低,移栽后棉苗不发生新根。同时应根据茬口和苗龄掌握移栽适期。早茬棉于5月上中旬棉苗有3。4片真叶时移栽,主要以5cm地温稳定在18℃时为移栽适期。中晚茬棉在5月下旬或6月初棉苗有6-7片叶时及早移栽。棉苗移栽常用的方法有打洞移栽和开沟移栽两种。  相似文献   

16.
太湖县属沿江丘陵棉区,光热资源丰富。90年代以来,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得到了全面普及,但由于5、6月份棉花移栽后,常常遇到干旱少雨天气,造成棉苗晚发,不能早发争高产。近两年来,开始进行移栽地膜棉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汪铁锁 《中国棉花》2008,35(7):38-38
在新疆兵团农五师89团,棉花温室育苗移栽技术试验已初获成功.2008年,采用育苗移栽技术温室培育棉苗50万株,试验移栽棉花3.3 hm2.  相似文献   

18.
在沙壤土和粘质土壤棉田,研究了两种移栽方式、地膜覆盖的不同处理对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成活率及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质土壤移栽苗成活率较低,缓苗期长;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移栽苗成活率,缩短缓苗期。裸地移栽时,沙壤土更有利棉苗株高生长,覆膜条件下粘质土较有利。  相似文献   

19.
当前,棉花无土育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裸苗移栽的无土旱育苗技术,在生产上又有使用育苗盘与不使用育苗盘之分,但基本原理均是在育苗时使棉苗下胚轴木质化,移栽后靠木质化的下胚轴使棉苗挺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普及推广棉花大苗移栽,并掌握其配套技术,从1987年开始,采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棉花大苗移栽的有关技术进行了探索,并总结出了相应的配套技术。1、棉花大苗移栽的增产效应1987年示范面积2030亩,平均亩产皮棉59.8公斤,比直播棉亩增皮棉10.8公斤,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