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选择适于山东栽培的Chen属树种,特收集,引种本属13个种进行苗期栽培观察研究。经2年试验,得到了苗期的形态,物候和生物特性材料,依据苗期枝叶特征做了苗期分类检索表;观测结果表明这些种的物候和年生长进程有较大差异;对13个种2年生木的高生长量进行比较,白Chen、绒毛白蜡,欧洲Chen,绿Chen生长速度较快,宽叶Chen,尖叶Chen,白蜡树,尖果Chen,红Chen,花曲柳生长速度中等,狂  相似文献   

2.
不同西南桦种源的苗期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选择西南桦中国分布区内的13个种源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原生长、地径生长、苗木全株生物量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种源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经苗期物候观察,各种源除发芽始期遗传差异不明显外,发芽盛期、发芽末期地出现期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苗高、地径、全株生物量等指标,确定云南西畴新马街西畴莲花塘、腾冲、潞西为苗期生长快、生物量大的种源;云南镇源、屏边、广西田 苗  相似文献   

3.
1983年至1985年在四川省资中县林场对泡桐属9个种的16个苗期性状进行了观测,并通过两两性状的相关分析和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13个性状之间的着显著的表型相关性;各种间、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和重复力的差异显著。与苗高相关紧密的主要因子有节数、地径、维管束痕长、叶痕宽、叶宽和叶柄夹角;影响地径的主导因子为维管束痕宽、叶长和苗高。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种源试验幼林期生长性状变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樟子松在五台,宁东,太白三个地点的苗期和幼林期的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高生长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种源内个体变异也十分明显。高生长是随纬度增高而递减的渐变模式,而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则无明显的地理变异。初步选择出生长良好,稳定性强的13、16、20、15、2号种源。  相似文献   

5.
柏木属树种及种源引种苗期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柏木属树种及种源苗期试验结果.在苗期试验中墨西哥柏表现良好,尤以湖南种源表现最佳,平均高35.3cm,并对柏本属树种及其种源的高生长和物候相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秃杉种源试验与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3个不同种源的80个家系苗期和5年生幼林调查的基础上,观测了不同产地种子性状,苗木高生长,分枝,根系性状,生物量。;幼林生长变异以及生长状,生物量;幼林生长变异以及生长适应性等规律。  相似文献   

7.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期物候观测与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个2年生银杏半同胞家系10个物候相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家系间物候相出现早晚有较大差异,家系间以封顶期变异幅度最大;(2)家系物候型可被划分为3类:Ⅰ.早展叶晚停长型;Ⅱ.中间型;Ⅲ.晚展叶早停长型;(3)各家系年平均生长速度与生长初期物候相呈负相关,与生长后期物候相呈正相关,生长后期的物候相对生长量影响更大;(4)通过物候相可以对银杏半同胞家系进行早期选择,其中芽鳞绽开期、封顶期、叶始变色期和落叶盛期可以作为家系早期选择的重要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8.
樱桃圆柏不同种源苗期高生长与物候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定植于库布齐沙漠东北缘的7个樱桃圆柏种源的苗高生长与物候节律连续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7个种源的苗期高生长节律差异显著;种源间在春季萌动率、停止生长率和叶变色率等物候期亦存在显著差异;TY7种源萌动期和展叶期最早,展叶最晚的种源为TY4,北部种源(TY6、TY7)比南部种源(TY2、TY4)提早5~10 d展叶。...  相似文献   

9.
桉树种间杂种优势和优良杂种的评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桉树属的19个种间杂种,4个母本天然授粉子代,1个尾叶桉优良源原种为试材,在广东省新会市大泽镇进行造林试验,2年生的调查资料分析结果如下:(1)杂种间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生长有极显著的差异;(2)杂种间超亲优势的变异幅度较大,树高为59.11%~3.38%,胸径78.55%~3.20%,单株材积219.10%~13.66%,蓄积量338.23%~25.444%,保存率42.31%~3.  相似文献   

10.
广西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期变异性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燚  朱积余 《广西林业科技》2003,32(4):169-174,196
对广西6县(市)经初选的且有结实的49株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优树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优树子代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优树子代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经苗期物候观察,各家系发芽始期、发芽终期和发芽率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49个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木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等指标,确定东兰D02号等7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快的优树子代,容县R08号等11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慢的优树子代,其余31个为苗期生长中等的优树子代。同时对其种源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为:总体上生长指标问均呈正直线相关,生长指标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间呈负直线相关。6个种源可分成3类,浦北和容县种源生长较好,凭祥和东兰种源生长中等,鹿寨和博白种源生长一般。  相似文献   

11.
以湖南省13个不同地区的南天竹种群为试样,采用田间试验和对比分析的方法,首次对栽培型与野生型南天竹的物候期、生长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南,无论栽培型或是野生型的南天竹各地理种质资源物候特征基本一致;两类型生长规律基本一致,但栽培型的生长速度大于野生型;不管是栽培型或是野生型南天竹的高生长在幼龄期都比较迅速,其新梢的年生长、叶片生长规律都遵循Logistic方程的拟合曲线。  相似文献   

12.
白蜡良种选育苗期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搜集白蜡8个种(变种)、59个无性系。通过苗期测定生长最快的系号是B9220,它的径生长1.5cm年,高生长2.4m年,遗传增益达0.48。还有几个绿色期长或小枝纤细弯曲等具观赏价值的系号。在苗期试验中还进行了形态学、物候与生长量的相关性、苗期生长节律以及无性繁殖方法的研究,基本解决了白蜡优良无性系繁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互叶白千层引种与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年新引进的互叶白千层苗期和幼林生长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引种区苗期以湿润沙质壤土生长最好;盆栽施肥在本试验条例上以N:0.5-1.0;P:0.6-0.9,K:0.8-1.2g/盆为适宜施肥量;造林时,施基肥一不施基肥生长显著;林地施不同追肥2个月后,根据树高、地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得出的施肥效果排序为:复合肥Ⅱ〉复合肥〉碳氨〉尿素。  相似文献   

14.
马褂木地理种源试验苗期及幼林生长测定报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该试验为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第一期工程(NAP)之科研推广计划中的阔叶树试验内容。报告对木兰科鹅掌揪属的2个种和1个人工杂交种即鹅掌揪(马褂木)、 北美鹅掌揪、杂交马褂木共17个种源进行了育苗试验,20个种源进行了造林试验。对1年生苗高生长及造林后1、2年生的树高及年度高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对各种源苗期、1年生、2年生幼林高生长进行了对比及方差分析。测定结果初步表明各种源间的高生长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5.
滨藜属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努塌滨藜、三角滨藜和四翅滨藜三种滨藜属植物进行了物候期观察、并对其各器官的生物量以及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进行观测。其中,对四翅滨藜苗期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重点观测,并和其他两种滨藜属植物及沙棘苗期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四翅滨藜幼苗较沙棘生长更快,植株更健壮,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利用白桦21个产地的种子育苗,调查苗期2年的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方法,首次进行了白桦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变异的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桦不同种源在苗期的生长特性方面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苗高生长最快的种源与最差种源相比,高出118.84%;地径最粗的种源比最低值种源大54.33%。一同参试的光皮桦不能适应北方低温气候,于第1年冬季受冻害死亡;垂枝桦适应性较强,苗期生长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7.
观测了花叶复叶槭4个品种的形态特征、物候期、年生长规律、遗传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为花叶复叶械的栽培与繁殖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苗期试验结果表明:花叶复叶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宁波生长表现良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新洲涨渡湖林科所地处长江举水河和涨渡湖,地势低洼潮湿,梅雨季节其潮湿情况更甚。林科所1975年在此栽植水池杉4Ohm2,现已郁闭成林,树木平均高15~20m,树木平均胸径22~26cm,林内年平均气温16.3℃,温暖、潮湿,适合水湿植物生长。魔竽原产拉美,属天南星科魔竽属,具有观赏及加工制做保健食品、化妆用品等多种利用价值。引入我国后,主要栽培在广西、湖南、四川、湖北等地的丘陵山区。林科所从山区引种魔竽,对其进行了水池杉林下全郁闭环境下的栽培试验;1魔竽各物候期的生长发育魔竽地下块茎高度膨大,没有支持茎,只有硕大的叶…  相似文献   

19.
广西红锥地理种源试验初报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对红锥3个试验点5个种源3年生幼林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生红锥幼林各试点间和各种源间的差异极显著;经比较各试点的苗期生长,苗平均高都以红锥1号和红锥2号种为最好;3年生红锥幼林树高,地径生长以红锥1号和2号种源为最好,红锥3号种源最差,其中最好的1号,2号种源的树高和地径分别为最差的3号种源的130%,122%和128%,119%。  相似文献   

20.
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和林县以及二连浩特市等地区,对尖果沙枣进行播种繁育和栽培试验,观察其物候特征,调查其生长特性,并对其进行了抗逆性与适应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