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牛"闪膊",又叫"掉小膀"、"脱膊",是牛常见多发的前肢病之一,日久不治或治疗不当,多成残疾。1发病原因该病的发生,多因闪、扑、撞、跌等使肩部气滞血瘀,而影响正常功能。患牛前肢呈现瘸腿,肩胛骨紧贴于躯干,患侧肩胛骨低于健侧1~2厘米,患肢迈步向外划弧,有的患肢前伸呈稍息状,触之稍有痛感,行走患肢拖地,以健三肢呈跳跃式前进。  相似文献   

2.
脱膊又称塌膀、错胛,是肩胛部的筋、肉过度剧伸,致使肩胛脱离原来位置的一种疾病。肩胛骨上移,叫冲膊,临床上较少见;肩胛下移,叫肩胛骨下沉,较多见,现总结于后。病因及症状:道路泥泞,凸凹不平,跨沟过桥,前肢被卡住用力上提,跌扑踏空等常致本病。日久气滞血凝,肩外侧肌肉萎缩,呈现运动机能障碍。站立时,患侧肩部有塌陷,患肢长于健肢,外伸、不愿负重,肩关节以下  相似文献   

3.
脱膊是牛肩胛部软组织损伤引起肩跛行的总称。俗称塌膀、错胛。因在行走过程中,患肢受外界强刺激所致,如跌倒、角斗、过沟渠、跳跃、路滑上下坡时,在使役中陷入墒沟等,均可致使肩部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组织过度牵引而损伤发生本病。1诊断要点本病都是在行动过程中,患肢突然跛行,呈跳跃式行走。患病多是前脚单肢性。在站立时患肢虚踏于地,伸向前方或后方,见外展姿式,以减轻患肢负重,患肢的肩胛骨下陷,下移一二指,患肢明显长于健肢,臂骨的大结节向外突出,显得比较粗大。行走时呈悬混跛,患肢外撇划弧前进,肩胛骨不能随健肢运行而呈冲和活…  相似文献   

4.
牛脱膊是近期来我县耕牛外伤病最常见的一种,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主要是耕牛(劳役牛)摔跌或上下坡滑倒,或过桥、急走时脚陷隙洞中,或因角斗中互相碰撞引起肩胛骨脱下变位。症状患肢不敢负重,站立时弯曲或伸直轻轻放于前方。患肢有时发热、稍肿、疼痛,患肢肩骨部有掌大陷凹,患肢较健肢稍长,下端发麻带冷,步行时三脚走路,患肢拖地而走。背拱起,毛粗逆,全身抖动,食欲减退,白睛呈红色,卧地时不易起立,健肢多集于腹下。诊断牛患脱膊,其特征为三条腿走路,患肢稍长,肩部有掌大陷凹,发热肿疼,健肢肩部特别突起。治疗先行手术整复,用一条绳捆住健肢蹄踠…  相似文献   

5.
牛掉小膀,也称牛“脱膊”、“闪膊”、“叉胛”,是耕牛常见多发的前肢病之一。日久不治或治疗不当,多成残疾。 该病的发生,多因闪、扑、撞、跌等使肩胛部气滞血瘀,而影响正常功能所致,患牛前肢呈现瘸腿,肩胛骨  相似文献   

6.
<正>脱膊,也称闪膊。是牛肩部肌肉伸张过度,致使患侧肩骨上端脱离原位而出现跛行的一种综合症。主要特征为病肢肩胛骨向下后方移位,患肢出现跛行。1病因本病役牛多发。常因跳越障碍,放牧奔跑,急转弯,或道路泥泞,凹凸不平骤然滑跌,耕作时一肢陷入深泥中用力猛拔,或因使役时一前肢跨出带犁的链绳外还在用力等引起。  相似文献   

7.
耕牛脱膊是耕牛四肢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兽医叫闪膊、跌膊、挫胛、塌膀等。西兽医从解剖生理部位看,实际是肩甲部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肩关节扭挫伤和肩部肌肉、神经损伤的综合症。主要特征为病肢肩胛骨向下后方移位,  相似文献   

8.
脱膊,也称闪膊,是牛肩部肌肉伸张过度,致使患侧肩骨上端脱离原位而出现跛行的一种综合征。主要特征为病肢肩胛骨向下后方移位,患肢跛行。1病因役牛多发,常因跳越障碍,放牧奔跑,急转弯,或道路泥泞,凹凸不平骤然滑跌,耕作时一肢陷入深泥后用力猛拔,或因使役时一前肢跨出带犁的链绳外还在继续用力等引起。2发病机理主要是一前肢突然向前、后外方撇开,导致肩胛骨、肩关节、神经、肌肉、韧带等组织的过度牵拉而发病。中兽医认为,是因奔闪跌滑,或因使役不当,撕伤筋骨,损及经络,使血气壅滞,不得宣通而致。3症状患牛表现跛行,患侧肩胛软骨上缘稍低于…  相似文献   

9.
耕牛脱膊是耕牛肩胛韧带损伤引起的前肢跛行疾病。1 脱膊原因 在耕牛急走下跛打滑或使役不当 ,进栏打滑等原因所致。2 病状 脱膊耕牛精神状况良好 ,食欲正常 ,但走路时呈悬肢跛行。3 治疗 用侧卧法固定病牛 ,患肢向上 ,用木棒平面捆绑于病肢上 ,助手在病肢蹄腕部用两条细绳 ,经缺口固定木棒后双手拉紧 ,术者在肩胛部位木棒下垫一薄板或稻草 ,用木榔头在木棒顶端猛打即可 ,病肢肩胛上端能够牵动则说明手术成功。为使病牛提早康复 ,可服用行瘀活血、壮筋骨中药 2~ 3剂。处方 :当归 30 g,川芎 30 g,川断 30 g,川乌 40 g,桂枝 6 0 g,木瓜…  相似文献   

10.
耕牛前肢脱膊的简易整复法耕牛前肢脱膊又称叉胛,在兽医临床中此病并不少见。本病多因牛滑跌或前肢陷入泥潭中用力猛拔所致。得病后出现跛行,站立时见两前肢胛部不平衡,牛常卧不愿走动,强行时可见患肢无力,拖拉前进且前伸缓慢,有敢路不敢抽的症状。保定与整复保定前...  相似文献   

11.
脱膊,俗称叉甲。本病牛、马多发生。常因越障碍物,奔跑急转弯,骤然滑跌或役用时一肢陷入深坑泥潭之中用力猛拔等所引起。脱膊多在伤后突然发病,出现跛行,患肢肩胛肌(或后肢髋关节处)凹陷,站立时,患肢比健肢长,不能正常负重、常伏卧,不愿运动,强行步行时,抬举前伸缓慢无力,拖拽前进。笔者从1980年以来,用局部穴位麻醉与手术整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大家畜脱膊105例。其中马骡56例,牛49例,除2例黄牛因  相似文献   

12.
<正> 脱膊是肩部跛行的总称,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肩部软组织损伤所引起肩关节扭伤和肩部肌肉、肩胛上神经损伤的综合症。主要特征是病肢肩胛紧贴胸壁并下塌,俗称云头低下,患肢似变长。本病是水牛常发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适当,病程延长,引起肩部肌肉逐渐萎缩,从而失去劳役能力,其治疗  相似文献   

13.
闪膊是役用马、骡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在间接外力作用下,使前肢肘关节以上部位肌肉、神经受损,呈现跛行的疾患。中兽医称为闪膊。一、病因运输等役用骡马,由于套车不当,挽具不适;或所驮物品过于向前;或辕上坐人过多;或突下斜彼,致使重量移向前方,压迫肩膊或前肢;或猛上高岗、滑走、踏空、扭转等原因造成前肢肩膊受损。以及使役后卒至卒拴,失于牵散,以致发生肌肉功能和血液循坏的改变,引起某一前肢的运动障碍,因此中兽医认为闪膊是血凝气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牛的四肢疾病,特别是役用牛的四肢疾病,长期以来重视不够,报道甚微。但在我国南方广大农村中,水牛是主要役畜,因使役和管理不当引起四肢疾病是累见不鲜的。近10年来发表了一些有关牛“脱膊”的论述,引起了我们极大的注意。关于“脱膊”的概念问题,大多数作者认为“脱膊”是肩部周围组织的损伤,引起肩胛骨移位与跛行。有的通过实验表明,麻醉或切断肩胛上神经所出现的症状与“脱膊”相似。有  相似文献   

15.
<正>犬桡神经麻痹是因风寒侵袭,或长时间卧于较硬地面之上,或受外力作用所致。主要表现为跛行,肩关节以下关节松弛,爪尖着地或爪背着地拖行。久之爪背侧皮肤被磨破、感染,患肢不能负重,较健肢长。触诊患肢肌肉松软,对针刺痛觉减弱或消失。2013年11月,一泰迪犬,雄性,一岁,跟主人去超市走丢2h后被找到。找到后发现该犬左前肢不能着  相似文献   

16.
<正> 脱膊病是耕牛的带发病,我们在长期的兽医临床工作中,摸索并掌握了治疗耕牛脱膊病的“简易整复法”,现就我们多年来对47个病例(前肢左25例、右前肢22例)进行整复,治愈45例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牛脱胛也称牛脱膊,是牛特别是役牛的常见病。本病由于肩胛骨内外侧的肌肉发生严重的剧伸,使肌肉的应有弹性减低,从而使肩胛骨下垂,并出现严重的混合跛。一、病因本病表面看来为外伤所致,实为因风寒湿三气杂感侵入肌体,郁塞经络,凝滞气  相似文献   

18.
耕牛脱膊又名吊膀,是贵州耕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因雨天放牧,坡道拥挤滑跌,或转弯过急,拉套过猛,道路泥泞,凹凸不平,负重过量,翻车轧压、闪、滑、扭、挫等致使肩部股肉剧伸,筋脉受损,肩部上端下移,健患两只对比,患肢肩部凹陷,健肢肩部凸起。患肢不敢负重,昂头点跛,严惩时,用三条腿走路,以致停牧、停役,耽误生产,影响健康,而且要专人护理,误工、停产,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肩胛骨移位即脱膊,亦称吊膊子。多由肩胛部软组织损伤或肩部神经麻痹,致使肩胛骨上端脱离原位而出现跛行的一种疾病。(一)病因本病多因受到强烈的外界刺激所引起,如摔跌、撞击、压伤;或因套绳长短不均,一侧用力过猛;或因趴槽、系部卡于槽沿,或僵绳兜住系部几经挣扎;或  相似文献   

20.
笔者用中草药结合针灸等治疗家畜风湿性腿痛1 3例 ,治愈 1 1例 ,治愈率 84.6 %,效果满意。1 病因本病常发于使役后有汗而受风或雨淋 ,厩舍冷湿 ,夜晚拴于潮湿之处 ;或于寒冷季节 ,受贼风侵袭 ;幼畜久住温暖之圈 ,移居时圈舍温度骤然下降 ,寒湿之邪侵袭引发此病。2 症状患肢跛行 ,不能承重 ,肌肉疼痛、颤抖 ,痛处不定 ,运动时前行后拽 ,步履不协调 ,随运动增加则症状减轻或消失 ,上下坡或软地行走 ,症状加重。3 治疗初期治疗 ,前肢火针抢风穴 (2 .7cm)、膊尖穴 (2cm ) ,后肢火针百会穴 (2 cm)、掠草穴 (2 cm) ,起针区各用樟脑油 9~ 1 5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