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试验用15%毒·辛磷颗粒剂等4种药剂处理土壤,观察其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15%毒·辛磷颗粒剂对马铃薯地下害虫黄地老虎和金针虫防效为85.64%和81.71%,与其他药剂的防效达到极显著水平,折合鲜薯产量46 125 kg/hm2,且对马铃薯无药害。  相似文献   

2.
10%二嗪磷颗粒剂防治小地老虎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验证10%二嗪磷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效果,确定最佳剂量,进行了糯玉米地块防治小地老虎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二嗪磷颗粒剂对小地老虎的最佳用量为400~500 g/667 m2,药后7 d的防效达到89%左右,21 d时防效达到100%,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3.
进行乐斯本15%颗粒剂防治菊花地下害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乐斯本15%颗粒剂对菊花地下害虫蛴螬和小地老虎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最佳处理剂量为11.25kg/hm2.  相似文献   

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5%噻虫胺颗粒剂在甘薯苗移栽前整地时全田撒施,能有效控制甘薯地下害虫(主要是小地老虎和蛴螬),对地上斜纹夜蛾等为害后保叶效果也较好,其药效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 05%噻虫胺颗粒剂60 kg·hm-2移栽后25 d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为957%,移栽后50 d的保叶效果为846%,与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60 kg·hm-2,3%克百威颗粒剂60 kg·hm-2的效果相当,且持效期较长、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使用几种药剂防治稻田福寿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d,5%梅塔颗粒剂7.2kg/hm2、5%梅塔颗粒剂(水稻加强型)7.2kg/hm2和石灰375kg/hm2的防效较好;药后3d,45%百螺敌可湿性粉剂600g/hm2的防效最好达89.80%,5%梅塔颗粒剂7.2kg/hm2和6%嘧哒颗粒剂7.2kg/hm2防效也较好,达到86.91%和83.39%;药后7d,各种药剂的防效都较差。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用内吸杀虫剂处理棉籽毒杀小地老虎的效力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50%甲胺磷、50%久效磷及75%三九一一乳剂浸种和30%呋喃丹颗粒剂拌种,都有较好的毒杀效果.毒杀力高低与棉苗生长期(出苗后天数)及虫龄有密切关系。经简单效应方差分析,各生长期和各龄虫的组合,其毒效差异都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以出苗后5-15天的子叶期对1、 2、 3龄幼虫和16~26天的1~2片真叶对1、 2龄幼虫毒效最高;3~4片真叶期对2、 3、 4龄幼虫毒效差。对1龄幼虫残效期长达出苗后39天。  相似文献   

7.
为控制福寿螺在湘南稻田中的危害,选择3种防治福寿螺的高效、价廉、低残留农药进行了防控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福寿螺的整体防治效果为45%百螺敌WP〉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5%梅塔颗粒剂。但5%梅塔颗粒剂的药效较前两者更持久,且一定时间内其防治效果呈递增趋势,而45%百螺敌WP和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杀螺速效性更强,一般在3d内即能达到最大防效。因此,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建议使用45%百螺敌WP,其推广浓度为45g/667m2。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小而其周围水渠等环境中密度较大,以预防为主要目的时,建议使用持效期较长的5%梅塔颗粒剂,推广浓度为400g/667m2。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轻者可致小麦减产10%-30%,重者减产50%左右,甚至绝收。当前防治吸浆虫已进入关键时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对水5公斤,喷在20公斤干土上,拌匀制成毒土撒在地表,进行划锄,把毒土混入表土层中,杀死幼虫。也可用0.04%除虫精粉或4.5%甲敌粉或4%敌马粉2公斤,掺细土30公斤,撒于麦田地表,进  相似文献   

9.
采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制生产的3%辛硫磷.凹凸棒颗粒剂,对胡萝卜地下害虫小地老虎进行了梯度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苗期、采收期均以3%辛硫磷.凹凸棒颗粒剂105 kg/hm2防效最高,分别为75.0%、84.5%,较对照药剂3%辛硫磷颗粒剂75 kg/hm2提高8.9、32.3百分点,产量增加0.59%,且防效高、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0.15%印楝素颗粒剂30 kg/hm2分别与10%噻唑磷颗粒剂30 kg/hm2、5%丁硫·毒颗粒剂50 kg/hm2、0.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37.5 kg/hm2、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60 kg/hm2等4种药剂混配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印楝素与4种药剂混配均能提高其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其中0.15%印楝素颗粒剂30 kg/hm2+10%噻唑磷颗粒剂30 kg/hm2、0.15%印楝素颗粒剂30 kg/hm2+5%丁硫·毒颗粒剂50 kg/hm2混配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0.15%印楝素颗粒剂30 kg/hm2+0.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37.5 kg/hm2、0.15%印楝素颗粒剂30 kg/hm2+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60 kg/hm2、0.15%印楝素颗粒剂30 kg/hm2单剂。从不同药剂组合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来看,混配药剂处理均能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0.15%印楝素颗粒剂30 kg/hm2+10%噻唑磷颗粒剂30 kg/hm2、0.15%印楝素颗粒剂30 kg/hm2+5%丁硫·毒颗粒剂50 kg/hm2混配处理增产率分别为17.52%、15.48%,显著高于印楝素单剂。  相似文献   

11.
王祥勇  周光爱  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5):631-632,656
研究了拌种剂、喷雾剂及颗粒剂等不同剂型、不同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 ,结果表明 :各供试药剂对小麦纹枯病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用量为 15 g/ 2 0 kg、12 g/ 2 0 kg和 9g/ 2 0 kg的颗粒剂 ,包衣剂 ,三秀拌种剂 ,三福拌种剂及拔节期三敌喷雾的控病效果分别为 :5 6 .33%、5 4.8%、5 0 .36 %、49.10 %、5 1.80 %、49.6 5 %、49.90 %。同种药剂 ,拔节期喷雾的控病效果优于孕穗期的控病效果。此外 ,三秀拌种剂和拔节、孕穗期用三敌喷雾对小麦白粉病的控病效果较好 ,分别为 6 3.32 %、5 5 .2 4%和 6 4.0 2 %。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中草药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防治效果,利用鱼腥草18.75%、蒲公英15%、甘草12.5%、当归10%、金银花18.75%、黄芪12.5%、生地黄12.5%,分别粉碎过80目筛,与玉米淀粉充分混匀,干燥制成颗粒剂,选取1日龄健康肉鸡160只(公母各半),按常规饲养至18日龄进行攻毒防治试验,研究中草药颗粒剂对法氏囊炎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中草药颗粒剂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攻毒后不喂服中草药颗粒剂的发病率达100%;在攻毒前3天开始喂服中草药颗粒剂的发病率仅为15%,保护率高达95%;自攻毒第2天开始喂服中草药颗粒剂的保护率达88%。  相似文献   

13.
《浙江农业科学》2007,(5):503-503
5%紫丹颗粒剂是新农化工有限公司新近研制,专治地下害虫的新型高效杀虫剂,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能有效防治韭菜韭蛆、花生蛴螬、蔬菜和棉花地老虎等地下害虫。5%紫丹颗粒剂低毒,无内吸性,对作物无残留污染;持效期长,在推荐用量及施用方法下,一次用药持效期可达60天左右,是取代呋喃丹等高剧毒农药的理想产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浙江农业科学》2004,(6):306-306
5%紫丹颗粒剂是新农化工有限公司新近研制,专治地下害虫的新型高效杀虫剂,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能有效防治韭菜韭蛆、花生蛴螬、蔬菜和棉花地老虎等地下害虫。5%紫丹颗粒剂低毒,无内吸性,对作物无残留污染;持效期长,在推荐用量及施用方法下,一次用药持效期可达60天左右,是取代呋喃丹等高剧毒农药的理想产品。  相似文献   

15.
40%敌毒乳油(敌敌畏+毒死蜱)防治灰飞虱试验结果表明,40%敌毒乳油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低龄若虫期用药1次,防效可达95%以上;其经济有效的使用剂量以1200mL/hm2为好,若在水稻中后期防治灰飞虱,要适当加大用药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控制福寿螺在湘南稻田中的危害,选择3种防治福寿螺的高效、价廉、低残留农药进行了防控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福寿螺的整体防治效果为45%百螺敌WP>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5%梅塔颗粒荆.但5%梅塔颗粒剂的药效较前两者更持久,且一定时间内其防治效果呈递增趋势,而45%百螺敌WP和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杀螺速效性更强,一般在3 d内即能达到最大防效.因此,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建议使用45%百螺敌WP,其推广浓度为45 g/667m2.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小而其周围水渠等环境中密度较大,以预防为主要目的时,建议使用持效期较长的5%梅塔颗粒剂,推广浓度为400g/667m2.  相似文献   

17.
窑灰钾颗粒剂在芦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窑灰钾颗粒剂在芦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芦柑上使用窑灰钾颗粒剂效果优于氯化钾,与使用硫酸钾效果相当,比不施钾肥增产5 239.0 kg/hm2,增幅达39.5%,且使用窑灰钾颗粒剂成本低,产投比达5.59。  相似文献   

18.
百草敌在冬前施药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使用安全、方便,且除草效果显著。每公顷用70%百草敌颗粒剂150-180g、48%百草敌水剂180-375g,药后40天的总体鲜重防效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研究结果表明,3.6%杀虫双颗粒剂、6%毒.辛(地富丹)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具有明显的防效,药后40 d以后的防效达到50%以上,且药后20~60 d,药效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对甘蔗和天敌安全。建议生产中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3.6%杀虫双颗粒剂112.5 kg/hm2、6%毒.辛(地富丹)颗粒剂75 kg/hm2。  相似文献   

20.
小地老虎是黔西北高寒山区六盘水市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地下害虫,各地常年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玉米幼苗,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玉米生产。调查发现在种植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下小地老虎危害程度有所不同,而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品种之间小地老虎危害程度没有显著差异。药剂防治试验发现,1%阿维菌素水分散颗粒剂喷雾结合50%辛硫磷乳油毒饵诱杀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达90.33%,而当地长用的50%辛硫磷乳油毒饵诱杀效果最差,平均防治效果只有57.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