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某饮水隧道工程,采用开敞式TMB施工,根据招标文件、钻孔补勘报告、CSAMT和TEM物探报告等的分析,确定区域存在不良地质地段。文章针对不良地质地段TBM掘进施工,提出合理匹配掘进参数,包括适当降低推进速度、推力和刀盘转速等参数,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减轻或防止围岩出现坍塌。并且针对各种不良地质体的性质、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施工地质灾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广州市地质复合型的特点,区间隧道一般都会遇到上软下硬地层情况,在掘进施工过程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本文主要以广佛线土建12标菊西区间通过珠江水产研究所地段上软下硬地层为例,提出了在该类地层掘进施工风险控制的对策,并对该类地层的施工有关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李庞 《油气储运》2001,20(8):27-28
铁岭-抚顺浑河隧道输油管道穿越段因腐蚀穿孔严重对其进行施工改造。针对隧道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制定了新管道布管的设计方案,介绍了隧道施工中旧原油管道拆除、布管、焊接和防腐保温阶段的施工方法,并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对机具进行改进,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4.
西气东输山区管道施工的管理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建国 《油气储运》2004,23(2):27-28,35
以西气东输管道工程19标段为例,介绍了山区管道施工的总体计划、不同地段施工方案和各项施工工序的内容及其相互间的组织协调关系.针对山区段管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管道施工安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提出了平原地段管道实行沟上焊接,山区地段管道全部采用沟下焊接的施工方案.南留沟峡谷和坂河峡谷管道施工的实践表明,轻型轨道运管法比较适宜在山区管道施工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兰州-成都原油管道工程、中卫-贵阳联络线康县隧道穿越段管道双管敷设难度大,传统的隧道管道安装施工设备、机具无法在隧道内使用.针对隧道内管道双管施工空间狭小问题,研制出隧道专用自行龙门架、机械运管炮车和隧道焊接小车,并针对两种不同管材提出焊接施工要求.详细介绍了隧道管道安装流水作业施工方法中施工前准备、运管、布管、管道组对和焊接等安装流程及操作要点.同传统的隧道轨道安装法相比,该管道安装施工操作方便、施工进度快、经济效益显著.(表1,图5,参4)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井暗管整治隧道内排水不良施工是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针对隧道内侧沟堵塞,排水不畅,道床翻浆冒泥严重并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害情况,探索采用密井暗管进行隧道病害整治,并按要求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这次隧道病害整治施工为采用密井暗管法整治隧道内排水不良施工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1、灌浆施工技术在岩溶地段施工的应用岩溶发育地段的灌浆一般多凭经验或参考同类工程的实践和灌浆试验成果进行。岩溶地段灌浆根据有无充填物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但是有填充物施工更加困难一些。面对有填充物的岩溶地段,应该以岩溶的深浅及大小来确定不施工技术。(1)采用高压灌浆进行岩溶地段的施工。处理岩溶的时  相似文献   

8.
隧道工程的施工对于我国公路和铁路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进行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堵水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工作内容。在进行隧道堵水施工的过程中,大多数是应灌浆施工方式进行的。本篇文章通过某隧道工程的施工以及其中运用灌浆施工进行隧道堵水工作进行解析,并探讨了固结灌浆法的浆液如何制作,对其中的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文章的最后对进行灌浆施工在隧道堵水中的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其中存在的特殊情况处理办法进行了阐述,进而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以及能够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9.
魏田 《农家科技》2011,(Z1):108-109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交通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水电工程中,隧道方案被大量采用并逐渐朝深埋、超长、特大方向发展。本文以言滩水电站二期扩建工程地下发电厂房为例,简要的说明锚喷支护在水利引水隧洞施工支洞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泥巴山隧道全长10007m,是雅西高速公路线上最长的隧道,单口掘进5130m,为全国单口掘进之最,最大埋深1648m,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受高压、富水、岩溶等诱导因素影响,多次突发了大规模的涌水、涌砂和涌泥等工程地质灾害,给工程的安全顺利施工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对快速通过泥巴山隧道左线K61+773高压涌突水地段处治技术作了详细叙述。该技术保证了结构安全稳定,节约了工期,对同类地质灾害处理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