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属半干旱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区,生态十分脆弱,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森林草原生态的严重破坏,降雨量大减,风沙干旱日趋严重,植被盖度降低,河水断流,湿地水泡相继干涸,沙化面积呈上升趋势。文章就提高通辽市森林生态效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生态经济学的方法,对通辽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通辽市近20 a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高115.9%。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各分量的价值量依次为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环境、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护田增产、护牧增草。其中,防风固沙、护田增产和护牧增草等分量,充分反映了通辽市的基本特点和独特的生态需求,其价值量占总价值的11.21%,显示出森林对于该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3.
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关于"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决策部署,通辽市确定了在主城区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在城区周边建设百万亩森林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生态建设框架,制定了《通辽市2013年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加大重点区域绿化美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着力建设美丽通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城郊百万亩森林工程,让城市拥抱森林。为打造良好人居环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辽市启动实施了城郊百万亩城防林工程,利用两年时间,在以主城区为中心方圆50公里半径范围内,在现有40万亩森林的基础上,新造林绿化60万亩,城郊森林面积达到100万亩,使区域森林覆盖率由14.7%提高到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通辽市在抓好山、沙两区治理,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不断调整造林绿化布局,大力推进人居环境的绿化美化.特别是近两年来,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启动实施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作,建设美丽内蒙古”的安排部署,通辽市迅速行动,积极安排落实.制定了《通辽市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启动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从2013年开始,通辽市实施了城郊百万亩森林工程,围绕主城区50公里半径范围,在已有40万亩森林的基础上,利用两年时间新造林60万亩,使主城区森林面积达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4.7%提高到26%以上.  相似文献   

5.
一、通辽市国有林场现状通辽市现有国有林场55个,土地总经营面积716万亩,其中森林面积377.79万亩,蓄积量378万立方米,分别占全市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32%和27.5%。这些森林资源是国有森林资源重要的储备和林业生产基地,对维护通辽市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有林场风景旅游  相似文献   

6.
通辽市始终把建立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特别是实施“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平原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以后,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为构筑林业产业化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通辽市森林面积已达到1878万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超过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属于集森林、草原、湿地于一体,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境内野生动植物丰富多样,是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拥有国家一、二级等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每到春秋两季都会有大量侯鸟从此过境迁徙。为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辽市森林公安坚持预防与严打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通辽市森林公园建设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 ,就如何建设高标准“通辽市森林公园”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通辽市林种进行最优设计,旨在决策时合理安排全市的林业生产和取得最大的经济、生态、社会等森林综合效益,为确定最佳的林种比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森林可持续的理念,通过分析通辽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其经营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通辽市今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原则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