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种药物防治仔猪下痢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选用氟哌酸粉剂(华中农业大学牧医系制);痢特灵片剂(天津动物药厂制);复方敌菌净片剂(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兽药厂制)。3种药物治疗仔猪下痢试验。每组10头母猪,共分3组。1 预防试验 仔猪初生至7日龄,每天灌服,氟哌酸按仔猪10mg/kg,每天2次;复方敌菌净20mg/kg,每天2次;痢特灵按25mg/kg,每天2次。用药后观察至20日龄,结果如表1。  表1药物名称仔猪头数20日龄内下痢头数下痢率(%)氟哌酸10576.7%复方敌菌净1032524%痢特灵1002727%2 治疗试验 按同窝耳…  相似文献   

2.
试验分4组。1组生后即口服Em制剂5ml,2组生后口服5ml,12h和24h后再各服5ml,3组出现下痢后口服10ml,4组对照,下痢后用常用抗菌药治疗。结果1组发病率46.3%,治愈率84.44%;2组发病率35.92%,治愈率97.2%;3组发病率58.58%,治愈率94.82%;4组发病率54.44%,治愈率50.9%。试验表明Em制剂治疗仔猪黄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制备制痢康的4种生态菌对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均有拮抗作用;制痢康对犊牛、羔羊腹泻有良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犊牛发病率下降20%、死亡率下降25%,羔羊发病率下降21.5%、死亡率下降11.1%;长期应用有促生长作用区域试验中,预防犊牛腹泻407例,有效率为94.6%,治疗羔羊腹泻6485例,治愈率95.3%。  相似文献   

4.
应用复方羔痢宁口服液、青霉素、复方敌菌净口服液3种药物进行羔羊痢疾的预防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方羔痢宁口服液预防羔羊下痢的有效率为90.0%,较青霉素提高22.0个百分点;复方羔痢宁口服液治疗羔羊痢疾的治愈率为86.9%,与复方敌茵净相比,高出21.2个百分点。复方羔痢宁口服液对防治羔羊痢疾效果明显,适宜在养羊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用研制成的慧通得痢王对仔猪大肠埃希氏菌性腹泻进行实验室和田间试验。在实验室试验中,慧通仔痢王对仔猪大肠 氏菌性腹泻治疗的有效率为96.55%。在田间试验中,慧通仔痢王的治愈率为88.89%,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治愈率为59.20%;用慧通仔痢王对3日龄仔竿进行预防,其发病率为28.82%,对照组仔猪发病率为57.74%。用慧通仔猪王分别与其他5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其治疗效果均比单一种药物应用好。  相似文献   

6.
用纯中药制剂菌毒康对仔猪黄,白痢进行了治疗对比试验。其有效率为98.4%,痊愈率为90.95%,较痢特灵对照组分别高16.6%和21.3%,差异显著。结果表明,菌毒康对仔猪黄,白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为规模猪场中影响仔猪发育及育成率的重要疾病之一。据统计,仔猪黄白痢发病率为45.8%~73.7%,黄痢为50%以上,白痢为60%左右,黄痢多集中于3~5日龄仔猪,死亡率为1.6%~2.5%。1病因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①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8.
1引起仔猪下痢的原因 1.1传感染性下痢 1.1.1大肠杆菌感染动物体在正常情况下即携带该菌.但不发病,当机体受不良外界环境刺激、消化道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后,大肠杆菌乘机繁殖,产生致病作用。大肠杆菌感染可引起仔猪白痢病、仔猪黄痢病和水肿病。仔猪白痢以仔猪排出具有特殊气味的乳白色、灰白色或青白色糊状软便为特征,有时可见吐奶。仔猪黄痢以仔猪排出带有腥臭味和黄色糊状软便或黄色半透明稀便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制剂"百痢净"治疗仔猪下痢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白头翁、秦皮等十余味中药通过部分浓缩制成复方制剂“白痢净”,对治疗仔猪下痢进行了研究。本品经抑菌试验,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经10倍治疗量作动物试验未见不良反应;临床观察治疗仔猪黄痢、白痢、水泻等18831例,治愈18309例,有效率达97.23%;对比试验明显优于庆大霉素和微生态制剂促菌生。  相似文献   

10.
宋四胜 《畜牧与兽医》1998,30(4):172-173
仔猪黄痢是工厂化养猪场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它不仅造成猪的死亡和大量药费开支,而且还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养猪业效益。近年来我场对仔猪黄痢的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发生率由过去的18%降到5%以下,尽管仔猪的数量不断增加,但黄痢病的发病率则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成药“母仔安”给分娩前3d、产仔后7~10d的母猪喂服、“仔痢宁”给已产黄白痢仔猪的母猪喂服3~5d,观察其发病率、病死率及双月仔猪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服用“母仔安”的产仔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下降11.56%,病死率下降15.58%,双月成活率提高9.61%,非病死率下降1.1%;服用“仔痢宁”的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下降6.9%,治愈率占发病数的88.9%,病死率下降18.93%,双月成活率提高8.72%,非病死率下降1.86%。  相似文献   

12.
仔猪下痢是养猪业生产中的一种多发症。据广大养殖户反映约有20%~25%的仔猪在分娩到断奶之前由于下痢而死亡。 仔猪下痢多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生产中最常见的是仔猪黄痢、仔猪白痢。 仔猪黄痢:多发生在3日龄以内的仔猪,5~10日龄以后的仔猪很少发病。它的特点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痢疫苗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猪场仔猪粪便中分离出10株大肠杆菌制备成疫苗,用于母猪免疫。免疫后仔猪死亡率由30%降到5%,仔猪黄痢发病率由70%降到20%.10株大肠杆菌血清型中O50,O64,O101,O18为可能的致病菌株。  相似文献   

14.
益生素(活菌和死菌)防治哺乳仔猪下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自行研制的益生素乳剂和粉剂,采取喂母猪、灌仔猪的方法,综合防治浦乳仔猪下痢。经50头母猪,525头仔猪,30d试验,结果表明,仔猪发病率减少一半,哺乳期增重试验组比对照提高8%~13%,对下痢仔猪使用益生素乳剂3次治疗即可达到90% 治愈率,在试验中,活菌和死菌的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在海盐县的7个点对41头具有连续黄痢病史的母猪在预期前前21天左右应用大肠杆菌K88、K99、987P、F41四粘附联合苗进行免疫,结果受试的7个点中的5个点共计24胎322头仔猪无一例黄痢发生,平均黄痢发生率为5.1%,比前一胎下降57.5%,相应的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0.7%和13.8%,比前一胎分别下降23.5%和24.9%。  相似文献   

16.
哺乳仔猪白痢和黄痢在通称为下痢。该病发病率高,传染迅速,虽大部分可治疗,但愈后常转为生长迟滞甚至成为“僵猪”,严重影响生产性能。仔猪下痢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仔猪下痢主要发生仔猪在出生至断奶这时期,较多发的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多发生于7日龄前的仔猪;仔猪白痢,7日龄至断奶的仔猪易发,约占仔猪死亡数40%~70%,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治疗困难,损失较大。因此,把握好仔猪下痢的防治,就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如下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用纯中药制剂菌毒康对仔猪黄、白痢进行了治疗对比试验。其有效率为984%,痊愈率为9095%,较痢特灵对照组分别高166%和213%(P<005),差异显著。结果表明,菌毒康对仔猪黄、白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在海盐县的7个点对41头具有连续黄痢病史的母猪在预产期前21天左右应用大肠杆菌K88、K99、987P、F41四粘附素联合苗进行免疫,结果受试的7个点中的5个点共计24胎322头仔猪无一例黄痢发生,平均黄痢发生率为5.1%,比前一胎下降57.5%。相应的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0.7%和13.8%,比前一胎分别下降23.5%和24.9%。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仔猪下痢为特征的传染病。但感染此菌也由于不同的日龄而呈现不同的病型 ,生后数日可发生仔猪黄痢 ,也叫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 2~ 3周龄发生的叫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发病率高达10 0 % ,且病死率很高 ;白痢发病率达 6 8 3% ;黄白痢病死率达 6 2 %。笔者在畜禽良种养殖场一年来观察研究 ,针对黄白痢发病因素及其有关引起发病原因 ,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取得明显效果。从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间 ,产仔4 96胎 ,平均产仔 11 6头 ,共产仔 5 75 3头 ,仔猪发生黄痢 5 5 2 3头 ,发病率达 96 % ;白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