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好瘦肉型猪,提高瘦肉率,关键要抓住如下几点: 1、猪种目前我国各地方猪种瘦肉率只有41%左右,而通过外国引进的公猪与地方母猪配种产生的二元杂交猪,再将二元杂交母猪与外国的公猪交配而产生的三元杂交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各地方猪种瘦肉率只有41%左右,而通过外国引进的公猪与地方母猪配种产生的二元杂交猪,再将二元杂交母猪与外国的公猪交配而产生的三元杂交猪,其瘦肉率可达50%乃至50%以上,比当地猪高出10个百分点,增重速度提高10%,少耗料5%。  相似文献   

3.
陈自峰 《猪业科学》2006,23(3):72-75
所谓二元杂交母猪,即长白公猪与大白母猪或者是大白公猪与长白母猪杂交所产生的一代杂种(长大或大长)母猪。如果再与杜洛克杂交,所生产的杜长大或杜大长叫三元杂交商品猪,由于二元杂交猪的父母属于国外引入品种,在饲养管理上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达县曾引进国外的长白猪、约克夏猪改良本地黑猪,具体办法是先用一个国外品种的公猪与本地黑猪交配,生产内外二元杂交商品猪,其瘦肉率由原来的38%提高到49%,再用内外二杂母猪与另一个国外品种的公猪交配生产内外三元杂交商品猪,其瘦肉率达55%左右。但还没有等  相似文献   

5.
1选好品种不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比其双亲具有更高的生活力和生长强度,这就是杂交优势。可以选用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的长白公猪和大约克母猪杂交生产出"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其母性好,繁殖力强,窝产仔12头左右,泌乳性能好,瘦肉率达65%,是生产商品猪的优良母本。公猪可选择杜洛克来生产纯正的洋三元(杜×长×大),这样的三元猪增重快,同时也可以选用本地猪种作母本,与长白、大约克公猪杂交所得长×本二元母猪  相似文献   

6.
二元杂交猪是国外大白公猪与长白母猪或长白公猪与大白母猪的杂交后代,它结合大白猪和长白猪的品种优势,具备繁殖力强、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和抗逆性强,生产性能好的特点,被广泛用做基础母猪来生产三元杂交猪。但由于选种、配种和饲养管理等方面不科学、不规范,生产经济技术不足,出现配种困难,受胎率低和产仔数少的情况,使得二元杂交母猪的优势没有完全体现,直接影响养猪者的经济效益,作者通过多年养猪经验结合大  相似文献   

7.
LY二元母猪是目前国内外最为流行和倍受欢迎的一种优良二元杂交母猪,它是利用国外优良种猪长白公猪为父本,以约克母猪为母本,通过杂交而获得的一种新型杂交组合体。LY二元母猪与杜洛克公猪作为终端父本进行杂交,便产生了人们认为最佳的DLY三元商品仔猪,以体质健壮,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料肉比强等特点而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  相似文献   

8.
赵贤武 《养猪》2007,(3):11-13
笔者所在猪场年均存栏长大二元杂交母猪1200余头,杜洛克公猪5~6头,年出栏商品猪2.5万头,猪场在如何提高生长肥育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上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多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生长肥育期间(20~100千克)成活率98%,平均日增重为730~800  相似文献   

9.
1杂交 杂交是解决猪瘦肉生产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最重要的措施。我国地方猪与培育品种,大多早熟易肥,臀部发育差,瘦肉率低,但具有分布广、产仔多、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点,而外国品种的猪则与此相反。在生产实践中,可引入瘦肉型品种公猪与当地母猪或培育品种母猪进行杂交,一般可提高瘦肉率2个百分点以上,使瘦肉率大多达到或超过50%~55%。  相似文献   

10.
袁宝 《当代养猪》2004,(1):31-31
二元杂交母猪是外国瘦肉型公猪与我国地方良种母猪的杂交后代,要使二元杂交母猪多产仔,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1.
1农家养殖猪的品种滞后,应进行改良1.1农家养殖的猪品种现状农村养猪形势主要是以户为单位,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体,主要品种是以地方母猪为主,如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雅南猪或以地方猪改良后的含内血缘的二元杂交猪;再选用长白或大约克公猪为父本生产二元杂交或内三元杂交仔猪育肥;这种猪生长速度非常慢,饲料转化率特别低,屠宰率低,胴体瘦肉率在55%以下,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差。1.2品种改良有步骤的进行目前我们农村不少的地方出现饲养技术差,猪的营养得不到保证,结果母猪枯瘦如材,种猪年龄到了7.5~8月龄了,可猪体重才75kg左右,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60头二元杂交母猪、良良母猪^**、沙子岭母猪的主要繁殖性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探讨和分析了不同类型母猪间在繁殖性能方面的特点和差异,从而寻求适合于目前农村大力推广的母猪类型,结果表明:二元杂交母猪在产仔数,初生重、断奶窝重以及受胎率、哺乳率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杂交优势。特别是仔猪双月断奶窝重比沙子岭猪高26.55%,差异极显著(P〈0.01)。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用大·沙型或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槐猪品种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利用中约克、大约克、杜洛克公猪分别与槐母猪进行二元杂交试验,并对试验猪进行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槐猪二元杂交试验组在胴体肉质性状的主要指标上均好于对照组,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四川丘陵区猪三元杂交与二元杂交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测定了我省丘陵区以本地内江猪,雅河猪为基础母猪,与引起长白,大约克夏公猪进行三元与二元杂交的杂交效果,结果表明,三元杂交与二元杂交平均产活仔数,窝重,育肥日增重,瘦肉率分别提高12.1%,23.8%,11.9%和11.2%,仔猪窝平增收133元,肉猪头平增收34.60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最广泛应用的繁育计划是A×(B×C),A是终端公猪,B是母系父本,C是母系母本,其中A多为杜洛克,B多为长白猪,C多为大白猪。在许多情况下,B、C也可以互换,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在中国有超过500家种猪场可以提供杜洛克,大白猪和长白猪,这些种猪场可以提供纯种或二元杂交母猪,其基因质量和健康状况各不一样。这样的以纯种体系杂交而成的商品猪为三元猪。三元杂种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适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长大二元杂交母猪与准猪繁殖性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饲养标准、不安全的饲料、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及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二元杂交母猪的繁殖能力,从而影响养殖效益.本试验通过对长大二元杂交母猪繁殖性能的测定,并以淮猪为对照,旨在筛选出优秀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为大面积推广三元杂交猪提供母本.  相似文献   

17.
郑小明  林克团 《猪业科学》2021,38(3):122-123
玉山黑猪,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饲养历史,像国内其他地方猪种一样,都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家庭养猪以饲养地方猪种为主,以玉山黑猪为例,1981年调查时有生产公猪52头,生产母猪9700头,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大量引进外国瘦肉型猪后,为追求高产肉量和短期经济效益,养猪户纷纷转向养殖外来品种猪只,地方猪种饲养数量急剧下降,同样以玉山黑猪为例,除保种场(现有存栏玉山黑猪生产公猪32头,生产母猪121头,后备公猪16头,后备母猪36头,共有8个血缘)外。  相似文献   

18.
1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不同品种杂交所得到的杂种猪,比纯种亲本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在生长育肥过程中,具有好喂养、生长快、抗病力强、育肥周期短等特点。采用二元杂交猪的日增重可比纯种提高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提高25%左右。目前国内多采用长白与大约克杂交母猪,再与杜洛克、皮特兰或汉普夏公猪交配,从而获得最佳的三元杂交组合。坚决不能进病、弱、残猪,这是保证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外来长白公猪、大约克公猪和皮特兰公猪与嘉兴黑猪新品系母猪进行二元杂交并进行育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1)嘉兴黑猪新品系母猪与外来公猪杂交 ,可显著提高杂种猪的瘦肉率 ,平均为 5 5 .4 5 % ,与当前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的杜长嘉三元杂种猪瘦肉率 (5 5 % )相当。 (2 )在所有杂交组合中 ,以长白公猪×嘉兴黑猪新品系母猪的杂交组合效果最佳 ,表现为生长快 (日增重 6 34.15 9g) ,每 kg增重耗料最低 (3.0 73kg) ,瘦肉率较高 (5 5 .4 3% )。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80年代初,达县曾引进国外的长白猪、约克夏猪改良本地黑猪,办法是先用一个国外品种的公猪与本地黑猪交配,生产内外二元杂交商品猪,其瘦肉率由原来的38%提高到49%;再用内外二杂母猪与另一个国外品种的公猪交配生产内外三元杂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