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吊瓜属葫芦科,学名栝楼,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是武宁县近年才引进的经济作物,吊瓜的营养价值丰富,市场前景和种植效益好,一次性投入,多年收获,投资少,见效快,可当年投入当年收获,发展潜力大,是农民致富的首选,目前武宁县吊瓜种植面积迅速扩展,已成为清江乡、石渡乡等几个乡镇的效益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
吊瓜是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木植物。吊瓜子粒大肉多,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是食用瓜中的上品。其根、果实、瓜皮、瓜子也是重要的中药材。吊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既适合零星种植,又可成片种植,对成片的吊瓜地还可以进行间作套种,且一年种植投入,多年收获受益,省工、省本,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  相似文献   

3.
吊瓜,学名栝楼,属葫芦科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适宜大田栽培和农家小院种植。吊瓜根、茎、叶、瓜皮、种子均可供药用。近年来,随着吊瓜开发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吊瓜子己成为炒货中的佳品,它浓香扑鼻,深受消费者喜爱。一、绥阳县吊瓜产业现状吊瓜是绥阳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涌现出的一大新兴产业,发展吊瓜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自2010年引进示范种植,近年来逐步扩大推广应用面积,到目前吊瓜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并创建了一个以吊瓜为主的高新农业示范园区一一风华吊瓜产业园。仅吊瓜就投入1200万元,种植吊瓜2300余亩。但由于才投产,目前效益较低,就如何在搞好吊瓜主打产业的同时开发立体农业,使其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又一大致富产业。  相似文献   

4.
吊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吊瓜,学名栝楼。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在坡地、林边、庭院前后,既适应零星种植,又可成片种植和套种;具有适应性强、一年种植投入,多年收获受益的特点。吊瓜的根、茎、叶、瓜皮、种子均可人药。吊瓜籽粒大肉多,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食用瓜中的上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吊瓜开发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5.
吊瓜是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木植物。吊瓜籽粒大肉多,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食用瓜中的上品。其根、果实、瓜皮、瓜籽也是重要的中药材。吊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既适零星种植,又可成片种植,对成片的吊瓜地还可以进行套种,且一年种植投入,多年收获受益,省工,省本,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1生长习性吊瓜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好,不耐旱,怕水涝。吊瓜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8~32℃,10℃时生长基本停顿。宜选择在深厚、疏松湿润但又不涝渍的土壤上种植为好。不宜在干旱或低洼地栽培。2繁殖方法2.1种子繁育9月下旬至10月上…  相似文献   

6.
正吊瓜,又名栝楼,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根、果实、瓜皮、瓜籽也是重要的中药材,吊瓜籽粒大肉多,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也是食用瓜中的上品。吊瓜籽已成为炒货中的佳品。吊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既适零星种植,又可成片种植,且一年种植投入,多年收获受益,省工、省本、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建阳区书坊乡自2005年从浙江引进种植,经过10多年人工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武宁县食籽吊瓜有病虫害16种,主要病虫害有7种。近年武宁县在食籽吊瓜上开展了以健身栽培为基础,以农业、物理、生态调控为主,生物农药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吊瓜从当年10~12月或次年2~3月种植,次年8月下旬以后采收至打霜,生产期长,病虫少,对土壤要求不严,最适宜于零星杂地、沟旁种植,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达到少占地、多占天的目的。而且对成片种植的吊瓜地,还可进行套种,如蔬菜、花生、马铃薯、小麦等。吊瓜一次播种,多年收获,投资少,见效快,2年即可亩产籽100kg以上,省工、省本,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很适合山区乡镇发展。为此,特将吊瓜生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参考:1选种育苗1郾1种根及种子的选择种根要选无病虫害块茎作种株,种子应选单株坐果多,瓜型大,产籽量高,子粒饱满,千粒重200g左右,品…  相似文献   

9.
宁蒌1号是由江西省武宁县巨农吊瓜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大籽粒吊瓜新品种,2014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赣认吊瓜2014001)。该品种具有早结果、瓜大、籽粒大等优良性状且易栽培、产量高、食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眼下正是吊瓜子炒制上市旺季,在素有“吊瓜之乡”美称的江苏省高淳县桠溪镇观溪村,吊瓜种植大户、吊瓜协会副会长陈松玉炒制加工的瓜子一路畅销,仅几天时间销售收入就达数万元。如今在观溪村象陈松玉这样通过协会发展吊瓜种植的农户就有50多家,亩均效益2000元以上,吊瓜已经成为该村村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1.
吊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吊瓜学名栝楼,又名药瓜,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作物,吊瓜全身都是宝,根、茎、叶、瓜及种子均可供药用,瓜子除了医用于治喘、润肺、化痰外,它成为炒货中的佳品.且一年种植投入,多年收获受益,省工、省本,单产一般在100kg以上,经济效益好.不愧为一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品种,现将高产栽培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长兴县白蚬乡党委、政府、乡成校在发展效益农业中,选择了开发前景看好的吊瓜,作为“燎原计划”项目。几年前,白岘乡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几棵吊瓜,吊瓜子作为招待来客和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如今,小小吊瓜成了大产业,白蚬乡成了“万亩吊瓜之乡”。全乡吊瓜种植面积达10 300余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吊瓜子产量350吨,产值1600万元;种子种苗基地面积800亩,种苗收入250万元,两项合计人均增收1200元。白岘乡党委政府把燎原计划项目——吊瓜,纳入本乡经济发展规划,成立了党政领导牵头、农科教结合的“燎原计划”领导小组,把吊瓜作为致富农民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武宁县从浙江湖洲引进食籽用栝楼(吊瓜),采用直播栽培,当年平均亩产干籽126kg,第2年平均亩产干籽149.2kg,第3年平均亩产干籽161.6kg,高产田达到亩产190.8kg。栝楼有1年种多年收,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现已成为武宁县农业支柱产业,全县栽培面积0.1万hm^2。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无公害食籽用栝楼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吊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吊瓜,学名瓜楼,又名药瓜,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我省各地均可种植,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吊瓜根(天花粉)、茎、叶、瓜皮、种子皆可药用,其籽除药用外,主要是食用,是瓜子界中的极品。2006年,建阳市书坊乡饶坝村毛金华从浙江引进吊瓜种植4亩,当年亩平均产量120公斤,收购价32元/公斤,亩产值3840元。经过三年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桐庐县自2001年引进吊瓜种植,由于其种植效益较好,发展迅速。吊瓜虽是雌雄异株植物,但苗期分辨不出雌雄株,因此大田中经常存在过量雄株,影响其产量。为此,我们开展了吊瓜嫁接试验,在部分雄株上嫁接雌穗,以期提高其产量。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安排在瑶琳镇百岁村潘家自然村的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黑龙江)》2013,(14):I0008-I0008
每年的9月、10月,信阳市平桥区甘元村的村民都开始满怀喜悦地收获、加工着吊瓜。吊瓜又叫栝楼,原产于江苏、浙江一带,本来是野生的,当地人把里面的瓜子取出炒制之后发现味道很香,开始大规模地人工种植,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01,(12)
“吊瓜”目前在国内外市场属稀少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开发前景看好。吊瓜属于瓜子利用系列的作物,既可食用,也可药用。在瓜子系列中属保健类瓜子,且味道好,为瓜子中的佼佼者,是目前尚未大面积种植的新品种。吊瓜不仅其瓜子作为稀有食品,销路好、前景广,而且其瓜、茎、叶、根都可作为药材原料。此外,吊瓜易种,抗病力强,属多年生草本藤质类植物,房前、屋后、溪边、荒山、荒滩,庭院和阴湿山谷中都可以种植,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种植1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地吊瓜(一般每亩种植25株),一次性投入成本1600~1800元,因  相似文献   

18.
头顶是结果累累的吊瓜,脚底是生长茂密的山野菜,这是浙江省松阳县竹源乡小竹溪村农民潘安清在吊瓜棚下种植山野菜的场面。据他介绍,采用这种方式种植吊瓜和山野菜,既不影响两者产量,而且还具有优势互补的功能,种植效益更高,预计亩(1亩=1/15公顷)产值可达6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正>每年的9~10月份,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甘元村的村民都开始满怀喜悦地收获、加工着吊瓜。吊瓜又叫栝楼,原产于江苏、浙江一带,本来是野生的,当地人把里面的瓜子取出炒制之后发现味道很香,才开始大规模的人工种扩大,逐渐降到每千克40多元。可与江浙一带相隔千里植。最初1千克吊瓜子能卖160多元钱,随着种植面积的之遥的甘元村是如何开始种植吊瓜的呢?这就要从当地一个叫张光学的农民说起。  相似文献   

20.
菜事     
充分利用地力资源松阳农民吊瓜棚下种野菜头顶是结果累累的吊瓜,脚底是生长茂密的山野菜,这是浙江省松阳县竹源乡小竹溪村农民潘安清在吊瓜棚下种植山野菜的场面。据他介绍,采用这种方式种植吊瓜和山野菜,既不影响两者产量,而且还具有优势互补的功能,种植效益更高,预计亩(1亩=1/15公顷)产值可达6000元左右。吊瓜种植是松阳县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一般亩产值达3000元,但是,除了少数农民在吊瓜棚下种植大豆、蔬菜及养殖土鸡外,大部分吊瓜棚下仍然是空闲的,而马兰头、苦叶菜等是适宜荫凉环境生长的山野菜,目前全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