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川市黄坡镇某养鹅专业户于2005年2月10日购进雏鹅800只,3日龄时注射小鹅瘟疫苗,20日龄突然发病,次日开始有雏鹅死亡,第4天达到死亡高峰,4天共死亡雏鹅130只,死亡率达16.2%。曾用氨苄氰霉素、亚莫西林等药物饮水治疗,效果不理想。报我所后经派人诊断,用药3天后不再出现雏鹅死亡,鹅群健康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2.
雏鹅曲霉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霉菌病是幼禽常见的一种霉菌病。各种禽都能感染,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临床上表现以呼吸困难为主的症候群。雏鹅发生该病时,多呈急性发生。2004年兴化市某养鹅专业户饲养的雏鹅发生曲霉菌病,请笔者诊治,现将诊治结果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4年7月13日购入1 200只雏鹅。购  相似文献   

3.
小鹅瘟是初生雏鹅的一种急性、慢急性败血病,在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养鹅区都有流行。如果防治不及时,能引起大批雏鹅发病死亡,给养鹅农户带来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 高刘镇是皖西白鹅养殖基地,每年养鹅几十万只,曲霉菌病是危害雏鹅,造成死亡率高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几年时有发生。2003年某养鹅户有一批800只雏鹅暴发疾病,并导致大批死亡,经综合诊断为曲霉菌病,现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高刘某养鹅户  相似文献   

5.
农村养鹅,往往鹅雏很多,但到成鹅时却所剩无几。雏鹅死亡率高是困扰广大养鹅户的一大难题,那么影响雏鹅成活率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提高鹅育雏成活率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养鹅中最细致的技术环节,提高雏鹅成活率、重点应抓好几项技术:(!)保温降湿,在南亚热带地区,早春育雏舍内温度第1周为25-26℃,以后每周降2℃,至第4周为20℃;秋季白天以常温(24-27℃)即要,夜间控制在22℃(2)提供充足营养,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20%、代谢能12.12WJ。kg^-1的饲料可满足雏鹅生长的营养需求。(3)做好疫病防治,雏鹅出壳后24h内,每只皮下注射抗小  相似文献   

7.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25日龄以内雏鹅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和剧烈传染病。该病只感染鹅和番鸭,对其它畜禽无致病性。发病以4-20日龄的雏禽为主,发病的日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多为急性,患病雏鹅见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  相似文献   

8.
王有保 《新农村》2005,(10):8-8
缙云县新建镇马渡村村民陶永新,于1989年开始养殖灰鹅。经10多年的经营,他从当时饲养10来只种鹅发展到现在存栏种鹅800只。2004年又在村里租用10亩土地,扩建鹅舍1780平方米,当年繁育商品雏鹅1.27万只,在向本县以及周边县市农民提供鹅苗的同时,自繁自养商品鹅1100只,全年养鹅总收入达到10余万元,成为全县发展规模养鹅致富的示范户。  相似文献   

9.
严仕刚 《农家致富》2005,(13):39-39
“草——鹅(炕孵)——鱼”模式。2000年7月开始,养鹅大户魏正中承包某养鹅示范园区鹅舍840平方米。鱼塘11亩,种植多花黑麦草约5亩。饲养四季鹅种鹅500只,以牧草喂种鹅.控制母鹅就巢,提高母鹅产蛋量.种蛋人工炕孵,繁殖雏鹅8000只(其中对外代孵雏鹅4000只),利用鹅粪及鹅草下脚料放养链鱼5000尾,泥鳅500千克。  相似文献   

10.
李玲 《中国畜禽种业》2013,9(9):142-142
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松凤村第六生产队王世平家住在溪河镇凤凰山下,他于2010年开始养鹅。他饲养的雏鹅150只,4周龄只死亡1只,成活149只,成活率为99.9%。1育雏方式他用垫草平养、自温育雏。2雏鹅的饲养2.1"开水"和"开食"雏鹅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开水"或"潮口",雏鹅出壳24h左右,当大多数雏鹅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就可进行开水,水温以25℃为宜,可用0.05%高锰酸钾液或5~10%葡萄糖水。  相似文献   

11.
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力很差;雏鹅生长快而胃肠容量小,消化力弱,同时生活力、抗病力较弱。容易患病。影响雏鹅死亡的主要环境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12.
《当代农业》2010,(1):54-54
【案例】龚某从邻村王某处购进雏鹅300只.3天后大量雏鹅死亡.经诊断.确认为“鹅沙门氏菌病”。龚某认为这些鹅在买时就已经生病了.而王某认为龚某买后才染的病.后经调查.王某鹅苗确系染病。其应返还龚某购鹅款.并赔偿其他方面损失。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04,(12):29-29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小鹅病毒性肠炎。各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此病治疗均无效。预防措施是①病雏鹅及时隔离、消毒.防止污染环境。②母鹅在开产前1个月.每只注射1毫升小鹅瘟疫苗.注射2周后母鹅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具有很强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淮安市部分养鹅专业户饲养的雏鹅相继发生一种精神沉郁、严重下痢,引起雏鹅大量死亡的传染病,发病多为20日龄以下的雏鹅,15~20日龄为发病高峰,发病日龄越小,病情越严重,有的养鹅专业户雏鹅发病率高达90%左右,死亡率达60%,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经诊断为小鹅瘟并发沙门氏菌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2003年8月份,诏安县一鹅场孵化了3批种蛋,发现种蛋孵化率极低,仅为41.2%-50.8%,尤其是胚胎后期和雏鹅早期出现大批死亡,出蛋壳5天以内,雏鹅死亡率达56%。根据供种蛋鹅群状况和种蛋孵化、雏鹅发病等临床症状,经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认该病是鹅胚、雏鹅大肠杆菌病。现综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农村科学实验》2005,(10):37-38
我叫蒋军,是农安县柴岗镇引松农场农民,2004年看到《农村科学实验》关于种草养鹅的信息后,就从长春市沃野农科所购鹅1500只,我又利用沃野农科所提供的技术,发酵一些玉米秸,降低了成本,到秋天一算帐,平均每只纯挣25元左右。今年我又购进5000只鹅雏,由于春夏之交时雨水特别大,鹅的疾病又非常多,沃野农科所的工作人员劝我少养一些,怕出现疫情,造成损失,但我还坚持要5000只。送雏时,沃野农科所工作人员给我送来3500只鹅雏,并告诉我,如您养5000只也可以,您先养这3500只1个月,如您条件允许,再给您送1500只雏。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仪征市马集镇某养鹅户所饲养的800只14日龄的锥鹅.因为转舍的原因一夜未饮水.转舍工作完成后饲养员立即给雏鹅喂料加水。喂前鹅群精神活泼.喂料时采食正常.加水时鹅群抢水很凶,饮水很猛,喂料加水半小时后.发现鹅群突然发病.半小时后开始出现死亡.2天内死亡285只.死亡率达35%.  相似文献   

18.
农村好多农户由于育雏存在误区而造成养鹅失败。误区一、没有准备就养鹅养鹅要有育雏舍、成鹅舍,事先没有做准备,抓来鹅雏就放炕上,因屋内不能保证温度,使鹅扎堆,常常被压死,料槽、水槽都对付着用。垫料、药品、用具都不做准备到时乱放。雏舍不消毒,不预热,使雏鹅生长受到影响,有的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6日,仪征市马集镇顾某饲养的800只14日龄的雏鹅,以饮水后突然死亡为主要症状前来就诊。病症稍慢者,倒地抽搐,瘫软昏睡,半小时到1时内死亡。2天内死亡285只,死亡率达35%。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诊断为雏鹅水中毒,现将综合判断及治疗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欧秀群 《油气储运》2009,(11):29-31
雏鹅绒毛稀薄,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忽视防疫免疫,极易引起发病和死亡。要确保雏鹅成活,必须了解引起雏鹅死亡的管理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