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县苎麻生产发展迅速,1984年亩产和总产均达历史最高水平,万亩新老麻园平均亩产84.5公斤.其中范镇乡4个高产村1169.77亩麻园,平均亩产达159.3公斤,有一百余户平均亩产200公斤左右,并出现了亩产250公斤的亩产地块。1985年全县发展到30827亩,在三麻严重受旱的情况下,原有万亩老麻园平均亩产仍达123公斤。  相似文献   

2.
《大豆科技》1995,(3):20-21
百万亩大豆高产栽培综合技术措施的运用黑龙江省农场局九三农管局农业处张1994年我局大豆种植面积125.9万亩,实现总产2.3亿公斤,亩产182公斤;创产值3.98亿元(1994年现行价),占今年种植业总产值的60%,大豆总产、亩产、产值三超历史,是九...  相似文献   

3.
《再生稻》1995,(1):117-125
1992至1995年在永川,铜梁,巴南,大足和九龙坡等区进行了《再生稻亩产250公斤栽培技术规范》中试,累计面积14,667.45亩。平均亩产:头季稻569.96公斤,再生稻244.84公斤,比同地区示范前的1991年头季509.92公斤,再生稻151.7公斤分别增产60.04公斤和93.11公斤,两季亩增产153.15公斤。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浦江县是一个苎麻新发展区,1986年苎麻面积超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岩头镇飞轮村18个农户连片的二龄麻园10.28亩,平均年亩产210.01公斤,其中头麻亩产79.17公斤。二麻亩产65.95公斤、三麻亩产64.89公斤,最高亩产达360公斤。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湖南省从1986年至1988年三年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吨粮田开发,吨粮田建设每年以100万亩左右的速度增长。省、地(市)联办的13个示范基点乡,三年累计增产2573.7万公斤,亩增124公斤,全省138个县级以上吨粮田开发基点,三年累计增产粮食1.88亿公斤,亩增92公斤。三年全省双季稻田过吨粮面积累计为934.8万亩,吨粮田比常规生产田亩增93.2公斤,加上对大面生产的辐射影响,累计增粮10亿公斤以上。本文论述了吨粮田开发的巨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总结了进行吨粮田开发工作的四条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6.
杂交中稻再生技术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川东南低海拔一季中稻区光热土地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现状,研究和推广了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1986~1989年收获再生稻1459.18万亩,平均亩产96.8公斤,共计生产稻谷14.12亿公斤。在适宜地区利用现有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是进一步发挥水稻杂种优势,增产稻谷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豆亩产305.8公斤高产栽培总结1993年五九七农场4分场23队播种大豆13800亩,平均亩产205公斤。其中13号地345亩实收大豆105.5吨,亩产305.8公斤。这是继我队1990年大豆生产千亩攻关亩产超250公斤后的又一突破。一、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8.
一、低产原因及现状县位于闽北山区,现有茶园54379亩。是福建渔则史要茶叶产区之一。1993年全县茶园采摘面积37717亩,总产量1575吨,产值1049万元。平均亩产41.7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亩产最高58公斤,最低仅17公斤,亩产低于们.7公斤的茶园面积18753亩,占可采面积的49.7%,如能将18753亩低产茶园改造成亩产58公斤的水平,按1993年全县平均价每公斤6.66元计算,那么,全县茶叶总产值可增加200万元.如果再进一步全面改造.增加产值将更可观。二、改造措施1.改良土壤。松溪县茶园有50%是在25-45度的荒山上开垦做梯、等高种植.…  相似文献   

9.
“单二”是中国农科院遗传所用日本啤酒大麦与中国啤酒大麦品种杂交的,对年通过大麦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而后加倍选育而成。经过多点种植比较,产量较好。1993~1994年连续两年在我场(即地处南黄海沿海之滨)进行示范和推广,产量均居首位,平均亩产426公斤,比当家品种苏引麦2号增产14引%.目前已成为我场啤酒大麦的当家品种。一、产量表现今年在我场种植1108亩,平均亩产430.3公斤,比当家品种苏引麦2号亩增588公斤,增产162%。其中十支场连片种植660亩,平均亩产448.6公斤;十二支场连片种植448亩,平均亩产439.7公斤,其中一块…  相似文献   

10.
林新来 《福建热作科技》1994,19(2):20-22,32
适龄荔枝树持续丰产技术措施林新来(龙海市农业局经作站,363100)荔枝适龄树“花而不实’、“产量低而不稳”问题普遍存在.据调查:1989-1992年,龙海市近2万亩适龄树一年平均亩产仅160.3公斤,折株产量8公斤。为提高适龄荔枝树产量水平,我们于...  相似文献   

11.
益阳是湖南和全国的主要苎麻产区。1986-1995年,全市年平均种植苎麻27.60万亩,累计生产原麻34.84万吨,新老麻园年平均亩产126公斤。这10年,面积较前10年扩大2.5倍,产量增加3.1倍,单产提高16.70%。单产较全省同期每亩91公斤高38.50%,较全国同期每亩73公斤高72.60%。1995年,全市种植苎麻25万亩,其中当年新扩6万亩,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新老麻园平均亩产仍达128公斤,实现了连续10年持续高产稳产。1益阳10年甚麻持续高产稳产的技术动因1.1推广“三当”栽培技术80年代初,全市针对“一年种麻三年穷”的状况,开始…  相似文献   

12.
适龄荔枝栽培技术翁和荣(漳浦县绥安镇人民政府363200)86年以来,荔枝作为漳浦县绥安镇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进行外向型水果开发,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仅87年全镇就发展荔枝4800亩.其中大埔村626亩荔枝,94年一般株产8—15公斤,最高株产sl公斤...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水稻生产发展很快, 1949年水稻总产仅 4亿公斤,1990年达27亿公斤,增长近7倍;单产由75公斤提高到415公斤,增长5.5倍。1985年以来,推广汕优63等杂交稻组合,仅3年发展到550万亩,亩产550公斤左右,比常规稻每亩增产150公斤,占全省水稻总产的72%。预计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水稻面积可发展到1000万亩,稻谷总产将超过50亿公斤。  相似文献   

14.
早熟早籼“558012”陈向阳(晋江市农技站)“558012”是福建省稻麦所选育的常规良种。1991年,参加泉州市早稻品种区试,折亩产462.5公斤,比对照种“11g”亩增86.4公斤,增产25.2%。1992年晋江市扩大种植2000亩,平均亩产43...  相似文献   

15.
刍议江苏大豆生产孟鸿道江苏省农林厅江苏大豆生产,在60年代前,每年种植面积在69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71.6公斤,总产50万吨左右;70年代平均种植467万亩,亩产84.5公斤,总产39.4万吨;80年代平均种植458万亩,亩产量114公斤,总产量5...  相似文献   

1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4师66团是伊犁垦区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团场1953年建场,1954年开始种稻,现有耕地10.05万亩,其中水田2万亩左右。由于地多人少,66团自1984年始普及推广机械旱直播技术,1986年单产进入中产阶段,1989年全团水稻单产突破500公斤大关,1991年全团1.5万亩水稻单产达到5872公斤,1995年团场遭受近30年不遇旱灾,2万亩水稻单产仍达525公斤。总结几年经验,主要体会是:1建立高标准条田1.1按地形条件、机械作业和灌溉系统要求改建条田。改建后的条田长SOO~1000m,宽200~300m,面积2O0~300亩。格田按条田垂直方向布…  相似文献   

17.
我县关口区王坳村七组何宝清种植的1.52亩苎麻。1985年亩产204.3公斤,1986年亩产达257.5公斤,连续两年创全县苎麻高产纪录。其主要栽培措施是:  相似文献   

18.
1990年宁乡县示范种植杂交晚粳76优312和台杂2号,面积为809亩,平均亩产529.1公斤,高产丘亩产达624.7公斤。平均产量比同季种植的常规晚籼湘晚籼1号,常规晚粳盐粳2号、H808及杂交晚籼成优64亩增86~48.8公斤,纯收入亩增68,33~40.4元。发展杂交晚粳除选用高产抗病组合外,还必须注意育带蘖壮秧、合理密植及科学运筹肥水。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迅速提高新扩苎麻产量,1985年我们在位于资水以北,洞庭以南的张家塞乡农科站进行了新扩苎麻速生丰产栽培示范试验。11亩苎麻共收干麻1270公斤,亩平115.5公斤,其中高产的达130公斤。据调查,比当年一般产量要高50~60公斤,从而做到了当年栽麻,当年高产。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的黄麻、红麻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推广已有四年。1981年仅萧山棉麻研究所、余杭县农业局二个试验点,面积2亩,平均亩产369.5公斤,比露地麻增产30%以上,初步显示了地膜植麻的增产潜力。1982年省统一组织各主产麻县开展试验,101个试验点,地膜覆盖面积71.96亩,平均亩产522.19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