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家兔的营养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着重于家兔常用饲料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营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肉兔和皮兔。进入21世纪,皮用兔(獭兔)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其营养需要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研究得到广泛开展。笔者就近年来獭兔蛋白质营养研究成果作一综  相似文献   

2.
我国家兔饲料的营养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研究,家兔饲料营养的相关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养兔业的规模化发展,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主的全价颗粒饲料被广泛的推广应用。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饲料原料供不应求,特别是玉米和豆粕等常规饲料资源缺口日趋严重,价格居高不下,养殖成本剧增,对兔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开发饲料资源、减少玉米和豆粕等用量,降低饲料成本的研究是当前兔业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总结了国内2011年家兔饲料资源开发与营养研究取得的进展,旨在丰富相关知识,便于业内人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1家兔营养发展现状我国对家兔饲料及其营养需求的研究起步较晚,当前研究仍以肉兔、獭兔和长毛兔的营养需要量为主(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及其组分、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近年来,随着养兔规模的扩大,以及在饲料资源不足、价格高涨的形势下,我国加强了新型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此外,分子营养研究也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不同阶段猪对赖氨酸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氨酸被确定为猪的必需氨基酸已有50多年.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赖氨酸就一直是动物营养研究的焦点.总结关于猪对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结果,有这样一种趋势,随着年代的变迁,各阶段猪对日粮中赖氨酸的需要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我国家兔的营养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着重于家兔常用饲料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入90年代以后,营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肉兔和皮兔。进入21世纪,皮用兔(獭兔)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其营养需要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研究得到广泛开展。现就近年来獭兔蛋白质营养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的山羊数量虽然很多,但有关山羊的营养需要量的研究迄今为止很少,至于肉用山羊营养研究的文献资料就更少了。应用于山羊营养需要量的大部分数据来源于牛和绵羊的营养参数。本文着重就山羊的消化代谢特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需要量的研究进展及现状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正> 家免是一种有较大盲肠的食草动物,盲肠是微生物发酵的场所。象反刍动物一样,家兔可以食入大量的纤维素。盲肠消化过程的效率因盲肠内容物的消耗而得以提高,这个过程叫盲肠营养作用。盲肠营养作用使家兔能在盲肠内合成细菌性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数量充足的所有B族维生素。蛋白质繁殖期和哺乳期家兔对蛋白质的最佳需要量,比生长期家兔的需要量要多。研究证明,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为16%即可满足幼兔生长最快时的需要量。而对繁殖和哺乳家兔来说,日粮中蛋白质的最佳含量应达到18%。生长期家兔的氨基酸需要量不易确定,有关哺乳期需要量的材料也很少。对家免生长来说,赖氨  相似文献   

8.
饲养母兔的目的在于繁殖出量多质好的仔兔,合适的营养水平是充分挖掘母兔生产潜力的前提。世界各国对兔的营养需要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制定了各自的饲养标准,这些研究成果在兔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营养标准所规定的需要量是许多试验的平均结果,不同类型、品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适宜的肉兔(种兔及生长兔)饲料配方,以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法]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饲料配方对家兔生长速度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根据符合家兔消化特性的日粮,设计肉兔的饲料配方,通过测定配方营养指标及肉兔的生长速度来确定适宜的肉兔饲料配方.[结论]简化肉兔阶段性饲料配方,营养需要可用投饲量来满足,这样不仅能促进肉兔的快速生长,而且能节约劳动成本.  相似文献   

10.
余有成 《饲料工业》1997,18(5):25-26
中国肉鸽营养需要研究概况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余有成我国自70年代开始规模饲养肉鸽以来,有关科技工作者在肉鸽营养需要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现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1能量需要量目前尚没有见到有关肉鸽能量需要量度量单位的研究,多数在研究肉鸽能量需要量时...  相似文献   

11.
兔在非洲是最早家畜化的动物。亚洲在300年前、欧洲在2000年前才开始饲养兔。现在,欧洲养兔业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兔肉在副食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匈牙利年人均消费量是4.0kg法国3.6kg,西班牙3.6kg,意大利2.8kg,葡萄牙2.0kg。与此相比,美国年人均消费量少得可怜,只有57g。1兔营养需要量的研究1.1意大利的研究意大利帕杜拉大学D.bolari发表了肉兔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成果。R.Blair在美国专业杂志上介绍了“青年兔维持和发育的代谢需要量”(表1)。如表1所示,从体重0.8kg到3.2kg分表1每日青年免维持和发育的能量需要量为7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续上期)4家兔益生菌的研究进展4.1兔肠道正常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特性研究常维山等[25]用稀释滴种的方法,对健康成年家兔回肠及结肠中消化球菌、韦荣氏球菌、梭状芽胞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兔球虫病一直是困扰养兔业的一大难题,尽管对该病的研究在防治、营养、管理和遗传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兔球虫病仍然是目前养兔生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原为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艾美耳属,共有17种之多,常见的就有8种,给预防、治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1]。轻度球虫病就可导致家兔营养不良及生长受阻,严重的球虫病则导致家兔脱水,形成僵兔,甚至死亡,给养兔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很多兔场的倒闭便是球虫病所致[2]。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对兔球虫病流行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养兔多以单一饲料或简单几种饲料混合喂兔,不能满足家兔的营养需要,饲料营养不平衡,必定影响家兔的生产性能。因为任何一种饲料都不可能满足家兔不同生理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而只有多种不同营养特点的饲料相互搭配,取长补短,才能满足家兔的营养需要,克服单一饲料营养不全面的缺陷。现将配合家兔饲料的六大原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是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是组成机体结构物质、体内代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更新、修补的原料,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作用[1,2]。长期以来,动物营养学家都致力于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的研究,预测蛋白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3],特别是在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中广泛结合数学模型[4],对畜禽体重或组织器官等进行动态的描述和分析,从而预测畜禽在实际生长条件下的营养需要量,以建立最佳饲喂方案[4]。  相似文献   

16.
影响家兔生产的因素很多,如品种、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其中饲料营养是影响家兔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科学合理地利用饲料。是提高家兔生产效益的根本保证。碘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需要量很小,但对机体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并通过甲状腺激素发挥多方面的生理作用。家兔缺碘时,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毛皮质量下降,新陈代谢紊乱等症状,从而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家兔摄碘过多会发生中毒症,影响生长发育。为了更好地在家兔生产上发挥碘对动物的营养作用,笔者就微量元素碘对家兔的营养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猪营养需要量》是在美国全国研究理事会(NRC)农业处家畜营养委员会指导下发行的一系列家畜营养需要量出版物中的一本,由委任的猪营养分委员会定期编写.第九次修订版于1988年春出版,它将取代1979年发行的前一版.新版《猪营养需要量》的格式与以前各版有很大不同.文字部分有所增加,而且第一次收录了引用的科学文献.法些改变有助于饲料公司的营养学  相似文献   

18.
动物的营养需要应随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美NRC认为,动物的营养需要量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料,它确定了动物对各种养分的最低限量.本文主要探讨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和改变营养需要量的各种因子。要保证日粮配方中各种养分平衡,比推算的要复杂得多。饲养场的管理水平、环境条件、气候、防疫和饲养法都与动物生长密切相关。要想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实际中去,上述条件就尤为重要。在试验条件严格时得到的营养需要量,应尽力修正到与养殖场外界因素相适应的营养需要量。国內外不同条件的研究表明,科学家在不同的研究条件下得到的各种养分的推荐量也不一样.这样就要求把实践经验、良好的判断和科研成果密切结合起来。并根据不同的动物品种和各个生长阶段制定出动物的营养需要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牧业通讯》2005,(15):90-90
精准系列兔用预混料系列产品(仔兔宝、幼兔宝、壮兔宝、奶兔宝。以下简称四兔宝。)是由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北京精准动物营养研究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专家借鉴国际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家兔营养现状,转化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多年科研成果潜心研制的高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20.
家兔属于依靠植物性饲料为营养的单胃动物,其消化过程独具特点,突出表现为食粪行为,通过食粪可以补充大量的B族维生素,但尚不能完全满足家兔机体的需要。家兔因采食的饲料、生产性能、饲养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其对维生素的利用、需要量以及供给方式的差别。1 家兔的维生素营养1.1 营养作用维生素在家兔体内容量甚微,但对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必需的。多数维生素参与酶分子构成,发挥生物学活性物质作用。如果不能获取足够的维生素,则酶的合成遭到破坏,由于酶的缺乏就不能发生催化作用,致使机体出现不良反应。脂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