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问:水稻分蘖结束即将破口,请问如何适期用药防治病虫呢?答:稻田可以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信息及时防治相关病虫害,也可以在水稻关键时期主动用药防治。水稻分蘖末期是防治纹枯病的适宜时期,水稻破口前5~7天是用药防治稻曲病的适期,水稻破口初期是用药防治穗颈瘟的最佳时期。生产上可以在水稻分蘖末期施药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病虫害,兼治稻叶瘟,在水稻拔节中后期再次施药防冶这些病虫害;在水稻破口  相似文献   

2.
正问:水稻抽穗扬花期在什么时间用药防治病虫害?答:水稻破口抽穗前后,应重点防治稻曲病、穗颈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等病虫害,视纹枯病发生情况及前期防治效果兼治纹枯病。水稻破口前7天是用药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时期。水稻破口期是防治穗预瘟的关键时期,使用三环唑、稻瘟酰胺等持效期长的农药时可以提早到防治稻曲病时用药,等到齐穗期再用一次药巩固防治效果。两次用药均酌情加用杀虫剂防治害虫。  相似文献   

3.
<正>部分种植区的水稻即将进入破口期。所谓水稻破口期,是指水稻稻穗抽出约1厘米左右,而且田里有30%~50%以上的稻穗都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就是破口期。最佳水稻病虫害防控时期是在水稻破口期(破口前的5~7天左右,也就是水稻的剑叶和倒二叶的叶枕齐平时),水稻齐穗期(破口后5~7天)进行。这个时期也是水稻管理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产量。能否丰收高产,关键时机到了。那么我们来看看现阶段,要重点防治哪些病虫害?  相似文献   

4.
正问:水稻破口初期每亩用25%嘧菌酯40克防治水稻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答:水稻破口初期是用药防治穗颈瘟的关键时期,可以用药兼治稻曲病和纹枯病。水稻破口初期每亩用25%嘧菌酯40克,通常难以取得理想的穗颈瘟防治效果,适量加用三环唑、稻瘟酰胺等药防效更稳定,对稻曲病和纹枯病有一定的兼治效果;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应加用噻呋酰胺或己唑醇等唑类药防治,同时注意用足水量喷雾。问:每亩用30%三环·氟环唑(含三环唑22.5%、氟环唑7.5%)80克,在水稻穗期第二次防治"三病",用药量够吗?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江苏省水稻穗期病虫害发生形势严峻,预计以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及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为主的"三病二虫"呈偏重发生趋势。江苏省植保站要求各地加强监测,做好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江苏省植保站指出,各地要把握主攻对象、重发区域、关键时段,科学合理地开展防治。对8月底至9月上旬破口抽穗的粳稻,首先打好以稻曲病、稻纵卷叶螟、螟虫为主的总体防治战;其次  相似文献   

6.
正问:水稻后期防治稻曲病用什么药防效最好也最经济?答:稻曲病病菌以菌核、厚垣孢子在土壤、稻种越冬,次年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为初侵染源,侵染水稻引发病害。水稻孕穗期是易感病期,孕穗末至破口期是稻曲病厚垣孢子主要侵染时期。水稻破口后9~12天即灌浆期开始发病,发病过程表现为先急后缓,在前期有一个发病高峰,一般  相似文献   

7.
<正>6月中下旬,南方早稻已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也是病虫害发生防控的关键时期。当前,稻飞虱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发生区域集中在华南、江南稻区,局部地区灰飞虱虫量偏高;稻纵卷叶螟总体偏轻发生,华南局部发生较重;二化螟经防治后,虫口密度下降。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发生程度接近常年。近期南方稻区出现了明显降雨过程,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各地植保部门需加强监测,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时间长,常年中等至偏重以上发生,不仅对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且显著加重了防治上的负担,使得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同时乱用药、滥用药现象相当普遍,导致害虫抗性加速上升。为了搞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水稻重大病虫害无害化治理工作,2013年南通市通州区进行了水稻病虫害用药技术组合示范工作,主要研究以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穗期是多种病虫集中危害的重要时期,也是防病虫夺丰收最为关键的时期,预计以稻瘟病、稻曲病及稻纵卷叶螟为主的"二病一虫"总体呈偏重发生趋势,尤其是穗稻瘟、稻曲病流行风险大。抓主要防控对象要以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为重点,兼顾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抓住防治适期重点抓好水稻破口初期和齐穗期用药。对8月底至9月上旬水稻破口抽穗的地区,近期结合稻  相似文献   

10.
正问:水稻破口期能用三唑类药吗?答:水稻破口期可以施用戊唑醇、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但应注意施药后短期内不能出现强降温及低温天气,且短期内不能多次过量施用,否则容易对水稻抽穗结实造成不良影响。问:50%嘧酯·噻唑锌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细菌性基腐病都有效吗?答:嘧酯·噻唑锌为嘧菌酯与噻唑锌的混配剂,其中的嘧菌酯能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适期足量施用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有较好防效;噻唑锌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记者顾旭东)8月19~20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与拜耳作物科学在扬州联合举办了新型水稻杀虫剂稻腾技术研讨会暨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拜耳机防队"安全用药培训与现场防治观摩会,来自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农业部药检所、11个主要水稻生产省(区)植保站、农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60多名代表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正>问:我们这里的水稻正在抽穗,气温低,天天下雨,怕有灰粉病,想预防一下,请问用什么药什么时候防治合适?答:上述所说的"灰粉病",应是稻曲病。防治稻曲病,应在水稻破口前1周左右施药,到水稻抽穗期再施药偏迟,防效会下降。到水稻抽穗期,结合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使用咪鲜胺、嘧菌酯、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等药,对稻曲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问:稻曲病用什么药防治效果最好,是否可以用噻呋酰胺防治,用唑类杀菌剂防治怎样避免造成包颈?答:在水稻破口前1周左右适期使用井冈霉素、咪鲜胺、己唑醇、戊唑醇、苯甲·丙环唑、氟环唑、碱式硫酸铜等药,均能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品种抗性水平、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预计2013年全省水稻穗期病虫偏重发生(4级),水稻病虫害全年发生面积6000万亩次,以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稻纹枯病为主。1.水稻二代螟虫预计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4(5)级)。水稻螟虫全年发生3200万亩次。其中二化螟发生2900万亩次;三化螟发生300万亩次,重发区域为川西、川中北、攀西地区。  相似文献   

14.
<正>湖北省植保总站日前发布预报,预计下半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趋势,虫害重于病害,其中主害代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玉米螟、棉花枯(黄)萎病等病虫害偏重发生,稻飞虱、二化螟局部稻区有大发生的风险,部分高感品种上的稻瘟病、稻曲病流行风险较高。一、水稻病虫1.稻飞虱。预计稻飞虱第四(2)代鄂东南早稻4级;第五(3)代3级,鄂东、江汉平原南部4级;第六(4)代中稻5级、晚稻4级;第七(5)代迟熟中稻、晚稻5级。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抽穗期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应普遍用药防治稻瘟病,对易感病品种,应在破口期(全田水稻破口10%~15%)和齐穗期(全田水稻80%穗子抽出),两次用药防治。适用药剂有稻瘟灵、三环唑、咪鲜胺等。其中稻瘟灵、三环唑等药有极强的内吸传导性,一般施药后有2~3小时不下雨,防效就能得到保证。雷阵雨天气可以根据情况,趁雨隙喷药。雨后稻叶上有水时,宜适当减少用水量,细喷雾或者用弥雾机喷药。这样,高浓度的药液落到有水的稻叶上,  相似文献   

16.
正针对杂交水稻易感染稻曲病问题,现专家作出如下指导,以供参考。稻曲病重点在水稻破口前5~7天用药预防稻曲病病菌以菌核、厚垣孢子在土壤、稻种和其他基地或寄主上越冬,次年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为初侵染源,从而侵染水稻引发病害。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是稻曲病厚垣孢子的主要侵染时期,从水稻破口后9~12天即灌浆期开始发病,发病过程表现为先急后缓,在前期有一个发病高峰,一般为害稻穗上的个别谷粒。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省植保总站近期召集该省水稻主产区部分测报技术人员,针对当前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会商,预测单季中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单季中稻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7100万亩次,需要防治面积约6700万亩次。水稻害虫专家预计,以白背飞虱为主的五(3)代稻飞虱混合种群全省将中等发生,其中皖南部分稻区、沿江局部稻区偏重发生,低龄若虫高峰期在8月上旬,全省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五(3)代稻纵卷叶螟将偏轻发生,其中皖西南和皖南部分稻区偏重发生,低龄幼虫盛期在8月上旬前中期,全省发生面积约600万亩。二代二化螟将中等发生,其中"四稻"混栽区的单季稻将偏重发生,低龄幼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正>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17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重发生态势。那么,今年水稻病虫害该如何防?全国农技中心日前发布了《2017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非药剂预防技术有哪些农艺措施(1)翻耕灌水灭蛹。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2)健身栽培。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3)清洁田园。晚稻收割后立即翻耕,减少落谷稻冬季病毒寄主  相似文献   

19.
<正>问:戊唑·噻霉酮对稻曲病有防效吗?水稻破口期使用嘧菌·噻霉酮对稻曲病、稻瘟病、纹姑病防效如何?还要加用其他杀菌剂吗?答:27%戊唑·噻霉酮水乳剂,含戊唑醇25%、噻霉酮2%,登记用于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和小麦赤霉病。该药没有在水稻稻曲病上登记,但在水稻破口前5~7天合理使用,对稻曲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同时能兼防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性病害和纹枯病。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中稻已经进入穗期,晚稻进入分蘖拔节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及病虫害高发、重发期。针对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重大病虫严重发生流行态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近日在湖南长沙组织召开了"全国中晚稻病虫害防治现场会"。分析了水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态势,观摩了绿色防控与专业化防治相融合控制病虫害现场,动员和部署中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实农业部科学抗灾夺取秋粮丰收行动,确保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