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州市湖泊面积有60.33万亩(不包括太湖)占全市内陆水面的43%,其中万亩以上湖泊有10个,水面34.94万商,占湖泊面积的57.9%,已养殖的万亩以上湖泊9个,养殖面积21.44万亩,养殖产量8200吨,平均亩产38.2公斤,每亩养殖水面平均利润21.92元。  相似文献   

2.
通鱼 《海鲜世界》1990,(1):17-17
通县徐辛庄水产养殖场是I987年建成投产一个大型淡水商品鱼基地,全场共有养鱼水面2000亩,1989年养成鱼水面1510亩,总产110.8万公斤(其中:食用商品鱼100.05万公斤,转塘鱼种10.75万公斤),平均亩产734公斤,培育鱼种水面409亩,总产20.05万公斤,平均亩产409公斤。成鱼、鱼种总产量为130.85万公斤,按全场总水面计算,平均亩产达654.5公斤。是本市第一个大面积突破千斤渔场。  相似文献   

3.
荣获1984年北京市模范集体的通县梨园乡渔场,成鱼生产连续八年获得丰收。1985年又取得可喜成绩,成鱼总产达186713.5公斤,比1984年增长16.7%。全场350亩水面平均亩产,533.45公斤,每亩水面比上年增产70.6公斤。若按280亩成鱼养殖水面计算,平均亩产666.8公斤,比上年每亩增产88.45公斤。  相似文献   

4.
丹江口水库于1969年建成蓄水,横跨豫,鄂两省四个县(市),水面积113万亩,可容水209亿立方米,是闻名亚洲的第一大水库。水库在淅川县境内与10个乡镇346个行政村相连,面积达54.8万亩,可养殖水面36万亩(占境内总水面的65.7%)。近年来,淅川县利用库区,发展渔业生产,共投放鱼种2400多万尾.产成鱼68够万公斤。年平均捕鱼量30多万公斤(最高年份达100多万公斤),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鱼15万公斤.并开始向国外出口鲜鱼。但是,水域利用率不高,单产很低(年平均亩产鱼仅有0.8公斤,远远低于1990年全国年平均亩17公斤的水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高,库区水资源优势远没有发挥。  相似文献   

5.
南海市养鱼历史悠久,是珠江三角洲塘鱼主产区之一。全市池塘面积131,445亩,池塘面积和产量仅次于顺德市居全省第二位。1993年全市塘鱼亩产达474公斤,总产值47,173万元,比1992年分别增加11.4%和11.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优质鱼类养殖获得了蓬勃的发展。1993年名优养殖面积16,980亩,比1992年增加11.3%,优质鱼类总产值29,023万元,占鱼塘总产值的16.5%,其中又以养殖鳜面积为最多,共10,995亩,占优质鱼养殖面积的64.7%。1994年我市战胜了各种特大自然灾害,塘鱼生产仍稳步发展,预计塘鱼亩产比1993年增长4%。  相似文献   

6.
新乡市可养鱼面积6万亩。截止1990年底已利用养鱼面积3.0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为3223吨,除天然捕捞的434吨外,平均每亩产鱼90.6公斤,其中,池塘亩产101.8公斤,水库亩产4.2公斤。全市人均占有鱼量为0.7公斤。只是全国人均水乎的6.5%。新乡市确定到“八五”末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035吨。  相似文献   

7.
信阳地区水库养鱼水面30多万亩,平均亩产鱼只有12.6公斤,水面利用水平低。为了改变这个状况,从l989年开始在全区进行大面积网箱养鲢鳙鱼推广试验.1990年网箱养鲢鳙达到63亩,平均亩产达到5700.00公斤,被列入1990年农业部。丰收计划”的8.4亩网箱,亩产鱼7701.2公斤,亩均获利2.29万元,亩均投入1.08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农牧渔业部1986年下达我省“珊珀湖养殖增殖技术研究”课题.课题要求从1986年至1988年三年.2.2万亩水面的珊珀湖,鲜鱼亩产在10.5公斤的基础上提高N40公斤,吃食鱼比重由18%上升N52%,水草复盖率由8%提高N15%.课题由湖南省水产局承担。湖南省水科所、安乡县水产养殖总场协作.经共同努力.使大湖鲜鱼产量三年翻了二番.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超额完成.湖泊养殖技术和生态功能的研究都有了新的突破.现将研究情况摘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经历了湖泊渔业由酷渔滥捕到资源衰减的曲折经历后,人们选择了由捕捞逐步转向养殖,积极发展围网养鱼的正确道路。江苏省金湖县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在水位相对稳定、水生植物繁茂的宝应湖内进行大面积开发,至目前已发展围网养殖15000亩,约占该县境内宝应湖区总面积的1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1年围养区鱼产量达160万公斤,平均亩产106.7公斤,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各级政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利用政策导向,把稻田养鱼工程建设纳入低产田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认真实施“重庆市稻田养鱼技术规范”,使稻田养鱼成为重庆农业“三绝之一”和渔业四大支柱之一。1996年全市稻田养鱼面积达174万亩,总产成鱼3.89万吨,占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4.07万吨的276%,平均亩产223公斤。其中亩产“千斤稻、百斤鱼”的规范化稻田达50万亩,占总面积的287%,产成鱼2.73万吨,占稻田养鱼总产量的702%,平均亩产鱼546公斤。重庆市稻田养鱼上新台阶@任敏政$重庆南川市水电局!648400…  相似文献   

11.
苏州市境内湖泊众多、河道纵横、水面资源丰富,1989年湖泊、河道等外荡养殖面积约74万亩,约占全市养殖总面积的73%,占外荡可养面积的83%。1980年以前,外荡养鱼的方式是粗放粗养,产量很低,平均亩产15公斤上下。1980年我们把池塘养鱼技术移植到外荡养鱼上,在吴江县八坼镇的一只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绥化市共有水面14万亩,其中可利用养殖水面为8.8万亩,分布于全市27个乡镇。近年来,在有关农业政策的贯彻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下,渔业发展迅猛,放养水面已达7.5万亩,其中精养面积为2.2万亩;鱼产量逐年提高,由1978年的468吨增加到1988年的4173吨,年均递增24.5%。稻田养鱼面积由1986年的500余亩扩大到1988年的2万多亩,占全省稻田养鱼的2/3还强。  相似文献   

13.
绥化市太平川镇西太平村是全省先进养鱼村。全村总水面3365亩,其中养鱼水面3000亩,占总水面的81.8%,人均养鱼水面近一亩。在养鱼水面中,精养水面2876亩,占养鱼水面95.8%。1990年全村生产鱼种2万多公斤,产商品鱼29万公斤,渔业产值18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渔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鲻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大力推荐的海淡水养殖良种,具生长快、适盐性广、食物链级次低等优点。根据鲻鱼摄食底栖硅藻、池底有机碎屑这一特点,1996年我们在福建省龙海市丰港特种水产养殖场进行罗氏沼虾与鲻鱼混养试验,共收获成虾46225公斤,产值23.11万元,平均亩产虾231.1公斤,亩产估1.16万元,亩利润0.46万元;在不增加投饵的条件下,并增收鲻鱼610公斤,平均亩增产鱼30.5公斤,亩增利润590元。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一、池塘准备试验池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九龙江畔,共四口,面积分别为3.0、4.5、5.5、和7.0亩。每池排水闸一个,养殖…  相似文献   

15.
徐州市有100多万亩水面,20多万亩荒废地,有发展水产生产的条件,但是,水产生产水平却较低,1983年养殖单产全市平均只有每亩32公斤,池塘养殖平均亩产也只有38.5公斤,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缺乏养鱼技工。因此,我们决定开展“南北对话”,引进苏南地区的养鱼技术,以加速本市水产生产的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我市属丘陵地带,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湖泊、水库及人工渠道纵横交错。全市现有各类池塘三万余亩,水深大多不足1.5米,平均单产仅203公斤。为在现有养殖条件基础上,突破产量大关,我们选择了本市洋洲水产场一面积为2.4亩,水深1.3米的池塘进行微流水精养试验,取得了亩产鲜鱼867.7公斤,亩平纯收入5675元的好收成,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收获根据5—11月份轮捕记载统计,共收获鲜鱼2082.5公斤,亩产867.7公斤。其中各品种鱼收获量分别为:草鱼1200公斤,鲢、鳙鱼100公斤、鲤鱼20公斤、彭泽鲫鱼250公…  相似文献   

17.
兴安县护城乡南沅村有526户2256人,水田2132亩,1985年稻田养鱼面积1310亩,产鱼2096公斤,平均亩产8公斤。1987年我们在该村进行大面积稻田养鱼提高单产的试验,稻田养鱼面积达1700亩,占总水田面积的79.7%。经130天双季稻鱼同作,共产鱼34000公斤,平均亩产20公斤,比1985年增产1.5倍,总收入163200元,  相似文献   

18.
水库鱼—鸭综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80年代开始,为了提高山塘、水库、湖泊、河沟养鱼产量,进行了鱼禽综合养殖,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5~1996年我站承担了市、县农科教下达的“水库鱼─鸭立体养殖技术”项目,利用水质清瘦、产量低的小(一)型、小(二)型水库进行鱼──鸭立体混合养殖。1995年,全县推广面积1012亩,平均亩增产鲜鱼56.5公斤,亩养鸭869只;1996年推广面积1115亩,产鱼286.4LI吨,平均亩产256.9公斤,亩增产鱼89.6公斤;养鸭115.59万只,亩产鸭1042只。鱼鸭总产值1939.42万元,总利润296.83万元。获得了鱼鸭双丰收。实践证明.实施鱼鸭…  相似文献   

19.
位于江苏西南的高淳县,水面资源丰富。全县拥有水面32.5万亩,可养水面25.5万亩,其中湖泊14.5万亩、河沟6.1万亩、池塘4.5万亩,发展水产养殖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进入九十年代,高淳县水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水产养殖产量逐年增加,水产经营机制不断完善,水面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发展质量越来越高。1992年进入全国水产品万吨县,之后又相继成为省级商品鱼基地县、省级稻田养殖示范县,在苏南脱颖而出。1998年全县水产品总量突破对皿万公斤,比1992年翻了一番;产值达36亿元(90年不变价),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5%,比1992年…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湖南有可养殖的中、小型湖泊134万亩,约占全国同类水面的4.8%。加上洞庭湖有545万亩。这些宝贵的国土资源,目前仍处于低利用、低产、低效状态。全国五大湖泊亩产2.5—4.5公斤,一般中、小型湖泊亩产10—15公斤,湖泊的生产经济效益很低。为改变这种局面,国内外在对湖泊进行粗放式开发,的同时,开始重视湖泊渔业资源粗养式开发,以提高大水面的生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