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如何发展好棚膜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安市棚膜经济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庭院经济,大多发展于2003年开始实施的万元田(棚)工程。为破解干旱多灾、单季生产、增收乏力的实际,瞄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狠抓棚膜生产,走出了一条少种高产、精种高效的农业经营之路,提高了农业特色产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棚膜产业效益近年来,大安市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培育以西甜瓜、黄菇娘、花生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大安市棚膜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安市棚膜经济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庭院经济,大多发展于2003年开始实施的万元田(棚)工程。是立足干旱多灾、单季生产、增收乏力的实际,瞄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狠抓棚膜生产,走出了一条少种高产、精种高效的农业经营之路,提高了农业特色产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棚膜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大安市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培育以西甜瓜、黄菇娘、花生为主的特色棚膜经济产业。一是大棚发展数量。2013年,全市大棚发展到14000栋,其中:冷棚12560栋、暖棚1440栋,有效使  相似文献   

3.
大安市龙沼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狠抓特色产业,深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繁荣,全镇常规农业、畜禽生产、庭院经济、棚膜经济四大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安市龙沼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狠抓特色产业,深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繁荣,全镇常规农业、畜禽生产、庭院经济、棚膜经济四大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稳步发展。2009年全镇农业经济总产值1亿元,同比增长4.74%;农业经济纯收入2500万元,同比增长4.21%;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300元,同比增长3.77%。  相似文献   

5.
正涿鹿县多措并举,创新发展模式,调顺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推广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带动特色种植业提质增效。一、现代园区带动特色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涿鹿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面积18.5平方公里,覆盖矾山镇6个行政村,园区以"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经营,尝试通过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带动葡萄、杏扁等农业产业化项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淮安市淮农薯业专业合作社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服务入社农民、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为宗旨,组织基地农民开展种植、加工、销售农产品。入社成员从种植、加工、就业、销售、盈余返还等环节获得收益,人均年增收2000元。放大合作优势,增加成员收入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把基地农户、加工大户、龙头企业组织到合作社为核心的组织中来,实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  相似文献   

7.
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8月,单位成员1个,农民成员107个,合作社以江苏省泰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化市双平禽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周边11个乡镇、491户农民。合作社下设种鹅养殖场、孵化场、肉鹅示范养殖场、蛋鸡养殖场、屠宰冷冻加工厂等5大基地,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大安市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使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市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9户,市级11户,年销售收入均在2000万元以上;市级龙头企业24户,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2%以上,2013年龙头企业总销售收入达25亿元,有机产品实现产值1.1亿元,带动了3.6万户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基地规模持续扩大。全市建设棚膜生产园区26个,大棚总数14000栋,棚膜面积发展到30万亩,各类高效特色作物面积达46.2万亩种植专业村屯发展到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2015,(7):23
<正>经过多年的发展,集安市农民合作社已初具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特色鲜明,示范引领作用明显一是专业大户领办型。由种养及加工大户牵头发起,以"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依托种植养殖及加工大户的管理经验、资金、技术、销售等优势进行带动;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由企业牵头发起,以"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在连接基地和市场的服务环节上,发挥合作社的桥  相似文献   

10.
正白城市始终坚持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增强"造血"机能、建立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紧紧围绕"因地制宜,制定方案;深入调研,选准项目;筛选对象,结好对子;同步启动,搞好对接"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贫困户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以及棚膜经济和庭院经济,推进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促进贫困户增收,加快脱贫步伐,使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实现"双赢"。近年来,白城市依托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长岭县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多元创办、典型示范"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呈现出合作社数量不断扩大、覆盖领域不断拓展、规模层次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县合作社已发展到1924个,合作社成员达到25000多人,带动7万多农户。该县重点采取三种方式加快发展各种类型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兴办合作社。兴源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  相似文献   

12.
记者明天从海口市林业部门获悉,海口去年花卉种植面积3600hm2,产值达6.7亿元,比2010年增长62%。海口市采取"龙头企业+花卉合作社+农民+标准化"的发展模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作,带动花卉合作社及周边农民,扩大种植规模,逐步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使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一些合作社还与龙头企业紧密连接,与龙头企业一道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经营、开拓大市场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农业发展找到了良好出路。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仍面临着缺乏发展资金、运行机制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完善、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能力弱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湖南阿香茶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集"阿香美"安化黑茶和"阿香"柑橘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公司以库区茶果资源为依托,以做成龙头、打造品牌、带动产业、致富农民为目标,大力发展茶果农业产业化。公司在茶园基地就近建设黑毛茶原料加工厂,提高了茶农收入,联结农户每公斤鲜茶叶增值3元,户均增收3650元,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  相似文献   

16.
吴绍学 《农技服务》2014,(2):159-159
<正>山东省昌乐县农兴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潍坊市第一家拥有外贸出口产权及观光旅游的合作社,共有10个绿色认证产品、20个有机转换认证产品,同时注册"祥泽"、"圣凯"牌蔬菜专用商标.该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示范园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做强龙头企业,拉动示范基地建设,解决农民卖菜难问题,辐射带动周边20多个村8600多位村民致富。  相似文献   

17.
正一、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周口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依靠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民从事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帮助农民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降低农民从事市场活动的风险,较好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目前,全是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辐射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家、市级26家。  相似文献   

18.
正为深入推进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增强农业发展新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201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壮大农业小巨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农业是百业之基、立国之本,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农业小巨人是具有领军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是"龙头"中的"龙头",只有培育具有领军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小巨人,才能提高云南  相似文献   

19.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头雁,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区按照"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大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思路,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户"多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带动农户进入产业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和产品加工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长白县按照"因地制宜、优势开发、示范带动、扩大规模"的思路,大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做足"特"字文章,逐步形成以人参产业为支柱,食(药)用菌、中药材为主导,棚膜经济、林蛙、经济动物、经济果林等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的产业布局。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致富。人参产业已发展成为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